胡玉华,王东洋
地方戏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资源,也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自古以来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这反映在戏曲上就是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地方剧种。在河南省境内则形成了以豫剧为主的六十余个地方戏曲种类,这其中就包括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对于地方戏的保护就是保护地域文化特色和多样性。
然而,今日之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与文化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食品安全、信任危机、拜金主义、家庭不和等问题屡见不鲜,而且年轻一代似乎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有时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甚至还不及外国人深入,当我们再想炫耀文化源远流长的时候,也没了底气,传统文化在今日遭到冷遇甚至濒临灭绝。本文试以洛阳曲剧的发展现状及保护对策为例,探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路。
曲剧是河南第二大剧种,是洛阳第一大剧种。从登台演唱迄今80余年,是我省一个历史短,发展快,流布广的年轻剧种。河南曲剧是由“高跷”歌舞发展而来[1],由高台曲演变而来,“高跷曲”起初无唱只有说,后来说唱兼备,形成小调曲,后又和南阳大调曲相互糅合,形成洛阳曲剧,发源地当为现河南平顶山汝州[2]。约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临汝县一带有很多踩高跷唱小曲的曲艺班,这就是洛阳曲剧的雏形。在高跷曲搬上高台形成高台曲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四个阶段:坐班清唱,地摊戏,高跷曲儿,高台曲[3]。民国15年(1926年)农历四月初七,高跷正式登台演唱,成为曲子戏,叫河南曲子[4],1950年正式命名为“河南曲剧”。
曲剧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高峰:1930年-1936年,1952年-1957年,和 1979年-1984年[5],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艺人,如张新芳,王秀玲,刘卫生,李金波,马琪,周玉珍,胡希华,海连池等。经典剧目有《陈三两》、《风雪配》、《卷席筒》、《屠夫状元》、《红楼梦》、《困皇陵》、《秦香莲》、《寇准背靴》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现代新媒体,如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的冲击下,曲剧发展情况不容乐观。
根据对洛阳市相关部门的采访和我们课题组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河南曲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市场狭小,场地不足,创新疲软,民营剧团质量差,新生力量不足,专业人才缺乏,体制不够灵活,经费不足等。以下即根据曲剧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我们要看到这一现象的实质,建议教育部门、戏曲工作者、青年一代等共同努力,肩负起文化传承的重任。
首先,要解决问题就要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缺乏认同。这与其生长环境有关,尤其是90后,他们出生伊始,接触到的就是流行歌曲、电脑、游戏等,这既是现代新媒体对传统曲艺的冲击,同时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西方进行文化渗透的结果,但是传统文化氛围的欠缺也难辞其咎。换言之,这是教育的失误,应在课本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营造文化氛围,培养青年一代的文化认同感,同时通过传统艺术进校园和演员授课形式扩大观众群体。
其次,要从戏曲本身找原因,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力的体现并由其决定,生产力的进步导致文化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戏曲太过程式化和节奏过慢,导致了它的通俗性不及流行歌曲,《梨园春》节目的走红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经验,参赛者的演唱剧目大多为经典剧目的经典唱段,也即在最短时间内展示精华,由于适合观众的欣赏要求,企业赞助也络绎不绝,达到了文化传承与企业宣传的双赢,这启示我们要在剧本、音乐等方面作创新,提高通俗性,同时和企业的联姻也摆脱了过去对政府支持的“等、靠、要”方式,减轻了政府负担,而且也为剧团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可谓互利共赢。
我们建议修建综合性演艺场所,为传统曲剧发展搭建平台。
场地不足表现为:办公场所条件差,缺乏排练大厅,歌剧院距市区较远等,综合性演艺场所的修建可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演艺场所作为艺术载体,提供一个平台,全国各地的特色艺术形式都可在此展示,无形中不仅保护了洛阳地方艺术,甚至多种传统文化都在此得到保护、弘扬,而且各种艺术之间在此可以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得到创新,文化可逐渐摆脱凋零的局面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与旅游业相呼应,在增强城市文化底蕴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
我们建议家长、学校和剧团应共同合作,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
首先,家长应转变观念,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在家庭内部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培养孩子对文化的认同和兴趣,不要仅从实用角度决定对孩子兴趣的培养,应更多地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考虑。对于有意向让孩子学习戏曲的家长,可以平时注重对孩子素质的培养,在学校选择方面可选择专业的、知名的学校。
其次,学校和剧团可以合作,学校提高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剧团严抓艺术质量,家长、学校、剧团共同承担起培养新生力量的责任。
我们提倡要做到传承与创新并重。在提倡创新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经典的传承,对剧本、音乐、舞美等方面做出创新应与曲剧的特色和经典剧目的传承并重,经典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所以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同。
曲剧的特色是长于说唱,弱于歌唱,但同时这也是她的局限,她靠这种特色别于其他剧种,如京剧、豫剧等,淡化了自己的特色就等于拿自己的弱项去和别人的强项较劲,那么失败便是必然的,况且说唱艺术带给曲剧的这种手法“吃词”多,信息量大,符合现代观众的要求,应该发扬。反过来看,若缺乏歌唱性,曲剧的音乐性即音乐美便会大打折扣。戏曲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声腔艺术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整体观众艺术素养的提高,对戏曲作品的音乐性必然有更迫切的要求。所以,二者不可偏颇[3]。
我们建议要大力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导演、编剧、音乐、舞美、演员等),稳定人才队伍。
洛阳市文化艺术研究所的编剧多为创作型人才而非知识型人才,专业知识的欠缺制约着他们创作剧本的质量,研究音乐方面的专业人才也仅仅是艺术研究所的所长梁献军等几人较出名,创作相对大型的新剧目时,大多请业界专业导演指导,由此可见专业的编剧、音乐、导演等人才不足,因此,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剧团演员的素质欠缺也影响艺术质量,大部分演员在演艺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优势,但他们的理论知识相对不足,有待提高,因此演员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修养,剧团领导也要督促这一过程的实施,共同提高艺术质量。
我们建议要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积极推行股份制改革。
由于剧团内部没有形成灵活的机制,所以在市场经济浪潮下以及与西方文化的竞争中显得无能为力。目前曲剧团正在配合政府进行股份制改革,目的是把原有体制改活。剧团内部也对机制做了相应调整,如实行多劳多得制、努力构建一套演员间的良性竞争机制、鼓励创新等,相信在政府的帮助下和剧团的努力下,曲剧可以健康有序发展。
我们建议政府要加大对曲剧等地方戏的支持力度,设置专项基金,扶植以地方戏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经费不足仍然是曲剧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且在很多方面限制曲剧的发展。市场狭小导致演员的热情降低,将谋生作为第一位,政府又没有足够的财政支持和经费补贴,很多优秀演员选择转行或者利用自身优势与企事业单位合作,造成人才流失现象。经费不足也限制着剧目的创新,经典剧目的打造要求剧本、音乐、舞美、导演等方面都必须是一流的,毫无疑问这些都必须以强有力的财政支持为后盾。从近几年曲剧团在牡丹花会和其它演出活动中都是以传统的经典剧目为主,新剧目虽有创作(1998-2012年新剧目更新20余部),但影响力远远不如经典剧目(只有新版《寇准背靴》影响力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制于经费的欠缺。如果经费到位,演员们可以轻装上阵,没有后顾之忧,艺术质量自然也会提高,同时新创经典剧目受制于经费不足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我们建议,民营剧团要提高演出质量,同时要努力在政府的扶持和市剧团的帮助下适应时代潮流,寻求发展出路。
根据2006年民营剧团资料分析,洛阳市周边县市的民营剧团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年收入1万元左右,只有两个达到5万元),而大多数民营剧团并没有经营许可证 (38个剧团只有两个豫剧团有经营许可证,曲剧团都没有经营许可证),这说明民营剧团的演出质量存在问题。剧团固定资产不足,硬件设施不达标,演员素质不高等因素制约演出质量,在市场狭小的大潮流下,剧团经营举步维艰。所以民营剧团应积极对剧团内部机制作改革、调整,同时要和市剧团进行艺术交流,政府也应承担起帮扶民营剧团的责任,共同努力使剧团摆脱困境。
由于曲剧唱得是民俗俚调,通俗好学,所以自产生之初就深受群众喜爱[6]。近年来虽然发展情况不容乐观,但戏曲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河南省拥有丰厚的戏曲文化底蕴,在这片土地上也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曾经的辉煌不应永远成为过去,我们应努力让曲剧复兴,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为群众创造丰富的精神财富。
洛阳曲剧尽管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但我们在调研中也能深深感觉到作为传统文化的曲剧发展的春天必将到来。各曲剧剧团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努力寻求发展机遇,政府的投入虽然不多,但在演员的努力和剧团领导的严格把关下,创造的艺术财富较其它地区丰富,而且剧团从2010年开始自己培养导演、舞美、编剧等,并请老艺术家把关,力求创新。
非物质文化虽然形式各异,五彩纷呈 ,每种文化形式的传承与保护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毫无疑问的是,国家应切实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并采取实际行动来进行保护。
首先,教育部门应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让青年学生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培养他们的兴趣。
其次,应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逐步转变年轻人的观念,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让他们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自觉担负起文化传承的责任,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再次,现有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也应转变只在家族内部传承或者传男不传女观念,认识到目前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从文化角度而非传统固有惯例考虑。
最后,国家应深入乡土社会内部做实地考察,将部分文化确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支持力度,并成立专门的传承机构,确保传统文化的延续,使传统文化摆脱凋零和濒于灭绝的局面,至少是保存一份文化标本。
中华民族在千年的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我们曾长期以文明之国、礼仪之邦自居。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视了对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出现了经济发展与文化不协调的局面,中华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竞争时,也逐渐丧失优势,而且社会上存在的很多问题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途径,正所谓“以史为鉴”,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归。弘扬传统文化不仅是对先民智慧的传承 (非物质遗产的继承)、中华文明多样性的例证,也是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载体,更是与西方国家竞争的需要。文化可以展示一个民族的内涵,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洛阳曲剧曾经的辉煌并不能掩饰如今的凋零,我们期待在政府、剧团、演员、家长等社会各界力量的努力下,实现曲剧的复兴,继续为群众提供精神盛宴,并且使剧种历久弥新。当然,以洛阳曲剧为代表的地方戏,其本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的发展现状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冷落的鲜明例证,它的保护对策也同样适用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我们希望通过对洛阳曲剧保护对策的探讨,寻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路,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有机平衡,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基础之上实现与世界文明的接轨。
[1]马紫晨.河南曲艺史论文集——河南鼓子曲渊源概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7.
[2]纪俊娟.河南曲剧渊源考辨[J].韶关学院学报,2007(5).
[3]郭秋芳.浅谈河南曲剧的形成、发展和现状[J].魅力中国,2009(12).
[4]盛长柱,董广欣主编.洛阳艺术论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40.
[5]纪俊娟,马紫晨.剧种生存发展之道:守住个性—河南曲剧诞生[J].四川戏剧,2007(3).
[6]张付中.对河南曲剧音乐的感悟与思考[J].中国戏剧,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