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 华
(湖南城市学院 音乐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益阳弹词是一种韵味独特的地方曲艺,又被誉为“南词”,曾同常德丝弦并驾齐驱,被喻为“湘北曲艺的两朵花”。其表演形式是由艺人怀抱月琴,一边弹奏一边唱词,琴声优雅动听,唱词生动感人。其文词由书头、道白、唱词、尾声四部分组成。益阳弹词的唱词平仄押韵,琅琅上口。艺人们通常在茶馆酒楼搭棚演唱,有时也为婚丧喜庆赶场助兴。益阳弹词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和艺术特征,在曲艺发展史上展现出别样的艺术魅力。
益阳弹词的形成、发展与繁荣,与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益阳弹词蕴含了中国传统曲艺的精髓,以其独特的社会功能,被人们广为接受。
审美功能。“任何一种艺术要生存,要繁荣发展,都是具有较强的审美功能的。”[1]益阳弹词以令人心醉的声腔、物化般的词情以及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音调塑造人物形象,讲述故事,使观众身临其境,让表演和观众的审美需求达到了统一,从而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传承功能。每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都是在继承前代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的。弹词艺术的发展积累演变过程,是一个缓慢的不断演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包括新老艺人的交替。在这一传承过程中,人们把前人创作的弹词艺术保留下来,又在不断改进中历代相传。益阳弹词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了解益阳人民的风俗习惯,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内容、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益阳弹词广泛涉及了湖乡孺子、渔夫农姑、劳动生活、婚姻爱情、帝王将相、英雄豪侠等题材,充满湖区湖湘文化特征,是一个容纳了丰富的古代传统曲目和说唱音乐的信息宝库。益阳弹词的传承,实际上也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在历史文化传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宣传导向功能。益阳弹词最早的雏形是唱圣喻。明代时,官府每里选一老年书生,手持木棒,边走边诵圣喻,后来发展成为用月琴伴奏,配合益阳当地口语,用通俗易懂的道情形式,宣讲传播道德礼仪,因此,益阳弹词有“怀抱月琴,口吐圣贤”之说。益阳弹词各个时期所宣传的内容不同。清朝时期,益阳弹词用《武松醉打观音堂》等故事来宣传惩恶扬善的思想,并以道德仁义劝导人们,让人们区分善、恶、美、丑。20世纪20年代,益阳弹词通过演唱诉苦歌来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推动工农运动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益阳弹词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20世纪60年代,益阳弹词歌颂新人新风新时尚。进入新时期后,益阳弹词用生动的唱演结合的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新风尚、八荣八耻等,还传授农业生产知识、生育卫生知识等,充分发挥了其宣传导向功能。益阳弹词以艺术的形式,向人民群众传递着时代最前沿的信息。
昔日益阳十五里麻石街,有茶馆五六十家,家家有月琴,处处有人听弹词。益阳弹词曾经是益阳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可现在益阳市区有二百多家茶馆,没有一家是唱弹词的。益阳弹词基本上已经濒临灭绝状态。回乡探亲的游子,想听听儿时熟悉的月琴声,已经“踏破铁鞋无觅处”了。
益阳弹词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演唱者以盲艺人居多,因其理论水平不高,板式唱腔等的创新不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而是靠艺人自己对音乐的感悟。随着现代文明与社会科技的进步发展,地方曲艺的审美与欣赏日趋综合化、多元化,人们的音乐文化需求也有了一定层次的提高,故而益阳弹词与人们的审美需求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再加上现在弹词艺人年事已高(在益阳,只有张世安老人一人会演唱弹词,很多的曲牌都已经失传),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这种传统的曲艺形式,所以弹词艺术后继无人。笔者认为,对于益阳弹词的传承保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积极收集整理资料,逐步完善资料数据库。应成立益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建一支以文化旅游局、文化馆以及艺术高校为主的益阳弹词普查工作队,深入民间收集曲牌,并利用高科技设备记录老艺人的演唱并记录成谱,建立一个完善的资料数据库,使这种随时可能消失的宝贵的曲艺形式与艺人风采得以永久保存与传承,为益阳弹词以后的演唱与理论研究提供依据。第二,地方艺术高校应在益阳弹词的传承保护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可以把湖南城市学院作为益阳弹词的一个传承平台,在艺术学院的专业课特别是声乐课中引进益阳弹词,以此建立一个以高校为主的传承体系,使益阳弹词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第三,通过各种手段加大对益阳弹词的宣传力度,扩大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文化部门可以从曲艺爱好者中选出一部分人进行培养,利用网络资源,搭建益阳弹词传播的新平台,建立益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使不同区域的人了解益阳弹词,让更多的人接受并喜欢这种富有益阳地方色彩的曲艺。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不断创新,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使其符合时代精神,体现民族特色。[2]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传承保护并发展益阳弹词的一个重要途径。这种创新,可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重视益阳弹词的相关理论研究。益阳弹词一直由艺人们口传心授,直到解放后,这种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曲艺形式才进入学者的视野。一个脱离了理论的艺术形式,是没有长久的生命力的,而益阳弹词理论的缺乏,正是其濒临绝境的原因之一,因此,相关理论的研究,能够为益阳弹词的创作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丰富益阳弹词的板式唱腔,并将其发展成曲牌连缀体,使益阳弹词曲式紧凑,更符合剧情发展的需要,增强其艺术感染力。其次,从演唱的用嗓方式来看,益阳弹词的演唱是小嗓与假嗓的交替使用,一般以真声为主。[3]这样的用嗓方法,虽然能使观众感觉到更亲切,但却不利于演唱者持久演唱。对此,可在继承传统演唱方式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即在不改变原有行腔韵味的同时,混上一点假声,这样能让声音更具有穿透力,同时也能延长演唱者的艺术生命力。再次,益阳弹词一般以单旋律为主,音乐表现形式较为单一,旋律上往往跳跃不大,伴奏音型较为单一,如果在保持弹词特色旋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的扩展,比如伴奏上仍然以月琴为主,但适当地加入其他的民族乐器或者电子合成音乐,这样不仅不会丢失其固有的内涵和特色,而且会更吻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4]
总之,益阳弹词的传承保护要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5]的原则,在立足传统,保留其特色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益阳弹词,以使其更好地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1]唐海燕.益阳弹词音乐述略[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4).
[2]唐海燕.论益阳弹词的审美情态[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1).
[3]牟华.浅析益阳弹词音乐的艺术特点[J].黄河之声,2011(11).
[4]唐海燕.益阳曲艺特点初探[J].北方音乐,2011(12).
[5]童李君.新媒体时代弹词的传承与发展[A].新时期与新世纪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6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