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县域产业协调度评价——以安徽省61个县为例

2013-08-15 02:46张士云
关键词: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

左 旭,张士云

安徽省地处中部地区,一直在 “政策洼地”和“困难高地”的背景下前行。2006年中央出台关于“中部崛起”的重要文件,安徽省作为中部六省之一,同样肩负着“安徽崛起”的重大使命。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多年来的发展正在削弱这些原有的资源优势,如何才能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安徽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安徽省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协调配合,两者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正值安徽省实现中部崛起之际,研究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协调性的问题将会有助于做好产业结构的布局、调整、优化工作。

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状体;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方式[1]。产业结构协调则是指产业间各种关系的协调,包括产值结构的协调、资源结构的协调、技术结构的协调和中间要素结构的协调等[2]。从这一点出发并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安徽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协调问题进行研究。本问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标准,对安徽省61个县的产业结构协调水平给出定量评价,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研究假说及指标的选取

(一)研究假说

(1)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职工和农民的收入水平二者之间的差距是越来越小的并逐步趋于一致。如果在一段时间中,这种差距表现出缩小的趋势,就证明产业发展是处于一种逐步趋于协调的动态过程。

(2)要素流动的结果是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趋于一致。因要素流动的趋利性特点所决定,伴随着要素的不断流动,农业、工业及服务业其劳动生产率不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否者流动就不会停止,直至均衡。

(二)指标的选取

在评价指标选取的时候要坚持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等原则。本文的指标选取在兼顾了各方面因素综合得到。在考虑到县域经济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的同时,从文献指标统计的结果中选取尽可能反映县域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指标。主要有:相对产业人均GDP之比;比较劳动生产率;城乡居民收入比;城市化水平。对于各指标的解释如下:

协调的直接体现是:人均创造的GDP差异不会很大、各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收入水平都会趋于一致。因此,这里选用相对产业人均GDP、比较劳动生产率指标、城乡收入比、城市化水平作为衡量产业协调水平。

(1)相对产业人均GDP之比,分别就两个产业的人均GDP进行比较。但由于各县的统计资料中分产业就业人口统计得非常不完整,并非所有的县都有该项统计指标,因此就局限了该指标使用的有效性,为了不影响分析结果,这里使用近似指标代替,用非农产业人均GDP与农业人均GDP比值来衡量。

(2)比较劳动生产率,用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除以农业劳动生产率,这个比值如果越接近于1,则说明非农产业与农业协调发展。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用非农产业GDP除以非农产业就业人口,农业劳动生产率用农林牧渔总产值除以农林牧渔就业人口。

(3)城乡居民收入比,用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除以农民人均纯收入。该比值如果越来越小,越接近于1,表明城乡收入不断缩小,等于1表明城乡收入没有差距。

(4)城市化水平,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的。该比值如果越大就越好,表明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

二、安徽省61个县三次产业协调度评价

(一)协调度的测算

首先,进行指标的标准化处理,并计算各指标的自然得分。这里采用极大值法进行指标的归一化处理。自然得分用xij′表示,该指标介于0~1之间,某指标的自然得分等于1,表明该指标处于优等水平。

对于正指标(属于越大越好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j=(1,2,L,61)

对于逆指标(属于越小越好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依据上节的假设可知,城市化水平指标为正指标,即城市化水平越高,县域经济协调水平越好,而相对产业人均GDP、比较劳动生产率、收入差距比为逆指标,即指标值越大,表明三次产业发展越不协调。

其次,构建三次产业协调综合评价指数模型:

式中pi为权重。这里为了简化计算,未做权重的区分,取值均为0.25。

(二)评判标准的确定

依据综合得分,参照现有关于产业结构研究的成果,把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评价标准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协调阶段(0.60~1.00)、过渡阶段(0.30~0.59)、不协调阶段(0.00~0.2)。具体标准如表1所示。

(三)结果分析

首先,全省各县产业协调水平总体变化不大,但个别县市表现突出。通过对指标的计算得到县域产业协调度综合得分结果(如表2)。61个县的平均水平在这八年间变化幅度都≤0.07;在61个县中有32个县变化幅度≤0.1;有25个县的变化幅度在0.1与0.2之间;有4个县的变化幅度是≥0.2的。其中变化幅度最大的四个县分别是:歙县、广德县、明光市和定远县。歙县从2003年的0.23上升到2010年的0.41,从“不协调阶段”进入到了“过渡协调阶段”;广德县由2008年的0.35上升到2010年的0.51,总体上是处于上升状态的;明光市由2003年的0.55变化为09年的0.66,达到了“初级协调”的水平;定远县从02年的0.55变为2010年的0.62,大体上也是达到了“初级协调”状态。尽管上述各县在这八年间产业协调水平逐渐趋于协调,然而全省的平均水平除了2008年达到0.60(初级协调阶段),其他各年都在“勉强协调阶段”波动。这与连年增加的GDP相比,产业协调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1 三次产业协调阶段评判标准

表2 2010年各县三次产业协调度评价结果分布

其次,县域间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从综合得分来看,2003年得分最低的歙县为0.23,最高分为和县的0.70,当年平均水平为0.58;2007年得分最低的歙县为0.29,最高分全椒县0.76,当年平均水平是0.58;2010年最低分为霍山县0.26,最高分为全椒县0.68,当年平均分为0.56。从这组数据来看,各县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再从地理位置上来分析,表2中列出了2010年各个得分区间所对应的各县分布情况。其中,处于“初级协调”水平的12个县中,皖北和皖中分别有6个县达到;在“勉强协调”的34个县中,皖北有10个县,皖中有15个县,皖南有9个县;在“濒临不协调”的12个县中,皖北1个,皖中5个,皖南6个;在“轻度不协调”水平上的2个县全属于皖南地区;“中度不协调”阶段只有一个霍山县,其属于皖中地区。从上述也可以得出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各县,其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水平也是存在较大差异的。

表3 各县GDP分布情况

最后,县域经济越发达,产业发展越不协调。这里将表2与表3相对应来看。皖北地区:产业协调水平处于“勉强协调发展”阶段以上的县除了五河县、固镇县的人均GDP在10000~15000元范围内,皖北其余各县都在10 000元以下,而7 000元以下的有8个县;在“濒临不协调”阶段皖北只有一个凤台县,然而凤台县的人均GDP在皖北地区居于首位达到15000元以上;皖中地区:人均GDP在15 000元以上的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天长市,其协调发展水平都在“勉强协调发展”阶段,而人均GDP在15 000元以上的还有霍山县,其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度为0.26;皖南地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处于“初级协调发展”的12个县中皖南地区没有一个县达到,人均GDP在10 000元以上的县,其协调发展水平都在“勉强协调发展”水平以下。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发展与产业协调存在不同步性,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其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水平则相对较低。

三、县域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根据安徽省各县的经济、资源、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和各自具有的特点,针对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协调机制,有目的性的提出以政策建议。

(一)强化政府职能

由于县域经济的本身特点,政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政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如法制环境等;(2)健全公共设施,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努力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吸引人才;(3)解决一些地方私人活动产生的问题,如失业,环境污染等。在全省大力提倡招商引资的同时,应有区别的从各县自身出发,提出一条适合本县发展的策略。在招商引资的同时应该努力实现自身的发展,并有所取舍的招商。要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

(二)增加农业投入

对于县域经济而言,农业发展是其一切工作的核心。这里提出与城市发展相异的发展模式:第一,继续扩大农业补贴的范围,提高农民的积极性;第二,加大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倡导农民科技种田,提高农产品质量,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并加强农业科研单位与实际生产的联系;第四,增加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

(三)利用地方资源,发展二、三产业

由于各县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远近的不同,导致产业在各县的配置不同。所以,要克服县域间产业趋同及产业布局不合理的现象,以发展比较经济优势为基础,实现产业空间配置的合理性、科学性。对于自然资源丰富的县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交通便利的县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加强与外部的经济交流;也可以利用本地的农业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力丰富的县可以大力发展手工业。

(四)加快城镇化建设,繁荣农村经济

小城镇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受城市的辐射影响。在产业梯度存在的情况下,实行梯度发展战略,寻找中心镇,在接受高梯度科技成果的同时发挥扩散效应,以此带动整个县域的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将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起到拓展和完善县域市场体系,小城镇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将进一步淡化跨省形式的打工热潮,进一步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社会也更加稳定。其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要着重加强乡镇级别的公路建设,加强村落与乡镇以及乡镇之间的联系;其次,继续扩大新农村建设的范围,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使更多的农民受益;最后,增加教育投入,一方面对在校学生的教育投入,另一方面是培养农民及城镇失业人口从事非农产业工作的技能。

[1]蒋昭侠.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孙福全.产业结构调整微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
中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应该重视提高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农村非农产业就业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实现农民收入多途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