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探究①

2013-08-15 00:49:10
关键词:理工科英语口语口语

卓 丽

(闽南理工学院 英语系,福建 石狮 362700)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2007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理工科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个群体,其英语口语关系到他们职业的长远发展。相对于文科生而言,多数理工科学生英语基础差,词汇量小,口语能力不强,导致其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不足。美国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在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了“语言输入假说”,为广大学子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1]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对130名理工科大二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100份,女生占40%,男生占60%,受试学生均有7年以上英语学习经历,分别来自土木工程、土木工程管理、信息科学技术与经济学专业。受试学生专业分布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基础、情感焦虑程度、语言输入形式和英语语言输入等量化展开。调查表明,学生英语口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大部分理工科学生口语表达过度追求语法细则,语句生硬,文采不足;倾向于线性思维,口语表达单调乏味,句型生硬刻板;英语教材话题时尚性不足,不能吸引学生,学生学习方式被动;大班式教学难以满足学生个体的i+1输入需求;中国式英语居多,口语表达不地道,容易造成歧义。

二、结论与分析

根据语言输入假说,在语言学习中投入的时间对学习成绩有很重要的影响。调查显示,受试学生中,每天在英语学习中投入超过1小时的仅占5%,超过0.5小时的占21%,投入时间约0.4~0.5小时的占50%,而剩下的学生每天投入到英语学习中的时间为零。口语测试显示,口语成绩优秀的受试学生每天平均投入0.5小时以上的时间背诵英语。大部分受试学生英语学习时间明显不够,直接导致其英语语言输入量不足,英语口语成绩低。可见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将动机化为行动,或缺乏执行目标的能力。如何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增强理工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从而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增加语言输入,成为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

根据二语习得理论,动机越强,学习成绩越好。目前,用人单位,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均对英语有较高的要求。大部分理工科学生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并都有清晰的英语学习目标,且表现出对于目前成绩的不满意。受试学生中打算过四级或是六级的占总人数的94%,打算过雅思、托福的学生占5%,可见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强烈。有38%的学生对于如何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很茫然,并未将动机转化为正确的行动,这是目前理工科学生英语过级率依然偏低的原因之一。

克拉申在其情感过滤假说中指出,在紧张或者焦虑状态下,人大脑中的情感过滤器是关闭的,由此产生的情感屏障妨碍语言习得,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流畅性受到阻碍。因此,学习者情感过滤越低,即焦虑程度越低,动机越强,就越有利于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情感过滤高,即焦虑程度高,不仅妨碍学习者获得输入,也妨碍他们理解已经获得的输入。因理工科学生的口语水平原本就低于大部分文科生,加之英语学习基础略差,故在英语口语学习中焦虑指数普遍偏高,而焦虑感又会严重阻碍英语语言输入,降低英语学习效率,从而导致英语水平低,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调查显示,约有94%的受试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曾感到焦虑,只是焦虑强度和频率各有不同;11%的受试学生有很强的焦虑感,6%的受试学生从来没有焦虑感,其口语测试成绩均不如有时候焦虑的受试学生(占52%)和有轻微焦虑感的受试学生(占31%)。可见,没有焦虑感或是焦虑感太强都会影响英语语言输入。因此,提高理工科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一大关键,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学生降低焦虑感。

为了降低理工科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指数,必须先弄清学生焦虑的根源。调查显示,因毕业就业压力而焦虑的受试学生占42%,因不自信而焦虑的占56%,因家庭原因而焦虑的占1%,因人际关系而焦虑的占1%。紧张、不自信的学生多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即使单词积累较多,笔试成绩也不错,但口语的流利度不够,语调也存在问题,口语平均分只有60分左右。因家庭原因而焦虑的学生经访谈得知,是单亲家庭出身。此外,调查发现,焦虑强度、焦虑原因相同的学生,彼此的气质相仿,并大多是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密友。但是长此以往,此类具有相同特质的同学相吸相聚,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班级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教师在平时教学工作之余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帮助学生降低焦虑感。

以上分析均验证了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之情感过滤假说,即性格外向、焦虑感弱的学生在语言输入过程中吸收的知识要比性格内向、焦虑感强的学生多。

三、改进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口语的策略

基于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口语的典型问题,我们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定期开展英文诗歌朗诵比赛、短剧比赛、辩论赛,在课外增加英语学习时间,增加不同途径、环境下的语言信息的输入量。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内外主动接触目的语,广泛参与各种形式的语言交流活动,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教学阶段必须遵循i+1输入原则。据克拉申的i+1原则,授课内容应略高于学生现有的水平。而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每位学生各有不同的英语基础,如何做到i+1教学呢?口语部分,鼓励学生采用“三明治”英语[2],不会的英文表达就用中文代替,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开口说英语,随着水平的提高,逐步向全英文口语过渡。理工科学生逻辑性强,因此选材应重逻辑性,如理工科学生日常学习的专业内容、基因工程、机器人等逻辑性强、时尚前沿的素材。一方面,时尚性的话题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言欲望;另一方面,话题属于理工科学生的专业范畴,学生可以通过语境背景而理解语言输入,在逻辑性思维中进行语言习得。此外,学生还可以树立起学习英语的信心,降低焦虑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交流直接体现其社会文化精神。但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多差异,这也是影响英语口语表达的一个直接因素。理工科学生文史知识薄弱,直接影响其英语输入的流畅性。教师在选择可理解的语言信息材料时,还应该考虑到文化信息输入。如通过英文影片欣赏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宗教文化、文学艺术、政治信仰等,并从中学习西方委婉语、禁忌语、客套语、谦逊语的使用,了解英美文化,培养英语思维,消除因文化差异带来的交际障碍,降低焦虑感,从而避免中国式英语,提高英语口语的文采。

教师进行英语语言输入时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对于学生犯的错误要延迟批评,或是尽量少批评、多鼓励。以提问的形式展开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通过层层引导,反复复习,培养学生的记忆习惯,提高他们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逐渐改变理工科学生线性思维的习惯,拓展其发散性思维。

[1]Stephen D.Krashen.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1982.

[2]Ji Yuhua.English through Chinese:Experimenting with Sandwich Stories[J].English Today,2002(1).

猜你喜欢
理工科英语口语口语
酒中的口语诗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18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车迷(2018年11期)2018-08-30 03:20:28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学生天地(2017年10期)2017-05-17 05:50:44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口语对对碰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
汉语世界(2012年6期)2012-03-25 1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