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交际下的中英茶文化对比研究

2013-08-15 00:50肖小月
长春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茶具英国人饮茶

肖小月,彭 华

(武夷学院 商学院,福建 武夷山354300)

1 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非语言交际

美国人类学家Hall首先提出了“跨文化交际”的观点,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者的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在使用时间、空间表达意义方面体现出明显的差异[1]。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文化是核心,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影响因素有民族的历史、传统、宗教、价值观念、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社会所处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等。在跨文化交际学中文化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时,要进行文化对比。人际交流中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并存,互为补充,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非语言交际作为语言交际的补充,也是人们交际中的重要工具,同样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对比,在研究跨文化交际中有着重要意义。

2 茶文化的定义与分类

文化通常是指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文化有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文化被划分成四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2]。茶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四个层次在茶文化领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态文化:指在从事茶业生产的活动和产品的总和,包括茶树的栽培、茶叶制造和储存、品茶时茶叶种类、水、茶具、桌椅、茶室等具体事物的选择。

(2)制度文化:指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比如“茶政”、“茶法”、对茶叶的纳贡、税收、内销、外贸等。

(3)行为文化:指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包括茶礼、茶俗、茶艺馆、茶文化节、茶文化研究活动等。

(4)心态文化:指从茶的使用中衍生出来的价值观、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将茶的使用上升到哲理,包括茶道、茶德等。

在中英两国文化中,茶文化都具有着重要的社会交际功能,喝茶是社交方式之一,在英国更为显著。在两种不同文明形态中的茶文化有着截然的差异,在非语言交际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在以茶文化为社会交际方式中的非语言交际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物质方面,包括品茶时对具体事物的选择;②行为方面,包括饮茶方式、茶礼、茶俗等;③精神方面,包括思想价值观。从非语言交际的角度来对中西的茶文化进行对比,能够体现出两者茶文化内涵上的一些内在与外在的差异。

3 非语言交际中茶文化对比角度

对非语言交际中的中西茶文化对比,根据茶文化的的划分层次可以相应的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对比:①物质角度,包括茶文化形成背景、茶叶和茶水的选择、茶具和茶点制配、品饮环境和场所;②行为角度,包括茶的品饮方式、茶礼、茶俗等;③精神角度,包括将饮茶与人的处世哲学相结合形成思想价值观。

3.1 物质角度

3.1.1 茶文化形成的背景

中国是最早发现茶、栽种茶、使用茶的国家,茶的使用历史已有五六千年的时间了。茶的发现始于神农时期,而茶文化萌芽于两晋、南北朝时期,兴于唐,盛于宋。中国的茶来源是农耕阶层,而茶文化却始于佛教僧侣、统治阶层和知识分子,当茶被当做一种享受和精神力量,超出了其自然使用价值时,茶文化才出现。中国的茶文化融合了儒、道、佛各家以及道教的思想精华,将这些传统的思想进行渗透、统一,就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茶文化。英国是世界上茶叶消费大国,然而茶最初却是以舶来品的身份进入这个国度。茶在英国的使用历史可追溯至17世纪,距今仅四百年左右的时间,由于昂贵的价格,茶最初以贵族阶层饮品形式进入英国市场,是中上阶层、绅士、淑女们的挚爱。随着交通的发达,贸易的扩大,饮茶也逐渐大众化,最终战胜了咖啡,成为了英国的“国饮”。茶在英国初始就被打上了贵族阶级、绅士风度、淑女风范的烙印,饮茶逐渐从药用演变成为附带品味、格调、人文内涵的产品,这些标志着英国茶文化的确立。中国的茶文化生根于长久以来的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充满了浓郁的田园气息,而英国的茶文化萌芽于工业革命时期,成长于工商工农业社会发展模式,更多地体现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这都是两国茶文化内涵的差异的原因之一。英国茶文化脱胎于东方茶文化又相异于母体茶文化,是一种集高贵、典雅、华丽、精致于一体的茶文化。

3.1.2 茶叶及茶水的选择

茶叶按产品加工的程度可分初加工茶、在加工茶和深加工茶,如果根据茶多酚氧化状况再将初加工茶进行细分则包括:绿茶、黄茶、黑茶、青茶、白茶、红茶六类日常为人们所熟知的茶类[3]。在这六大茶类中,中国人偏爱绿茶,于是绿茶成为中国的“国饮”。绿茶在中国拥有众多追随者不仅因为名茶和好茶中绿茶数量居多,还与绿茶自身的特质有关。绿茶为不发酵茶类,绿茶茶汤颜色碧绿清润,香味清雅持久,在形、色、味上都给人以纯天然的享受,从看、闻、品上赋予品饮者置身大自然般的清新怡然之感,这些都与中国传统思想精髓“崇尚自然,推崇无为,守朴,归真,天人合一”相契合。对于茶水的选择,中国古语有云:“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由此体现出中国茶文化中对茶水选择的讲究与繁琐,同时也说明了只有茶和水的协调搭配和完美融合才算一杯好茶,也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的“和”与“合”的思想。中国茶文化中对泡茶之水的选择浓缩成五达标准:轻、清、甘、冽、活。纵观各类水源,最适宜泡茶的水当属泉水,不仅因为泉水符合五大标准,还因为泉水实属天然之物,用其泡茶也给品饮赋予了自然韵味和无限的遐想。

英国人钟爱红茶,这与红茶的贸易历史、运载方式、药用特性有关。据载,中国最早的对外贸易的港口是在福建、广东一带,这些地区的人们偏好红茶,由此英国人最早接触到的茶叶品种就是红茶,这为红茶首先进入欧洲提供了条件。其次,由于当时交通运输方式的限制,对运送的茶叶品种也只能选择易于保存,保鲜,不变质的红茶了。再者,红茶性温和,具有暖胃的功效,适宜在气候寒冷潮湿的季节饮用,红茶的兼容性也适合搭配其他辅料进行调饮,最终英国人选择了红茶,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红茶文化。对茶水的选择,英国人仅用沸水即可冲泡茶叶,没有中国人对茶水种类和茶水温度的挑剔与讲究,更干脆利落。

3.1.3 茶具和茶点的制配

茶具既可指制茶的工具,也可以指泡茶的器具,在这里仅对中英两国泡茶所用器具进行对比。中国茶具种类繁多,材质造型各异,陆羽《茶经》中将中国的茶具分为八大类,共28种,均做了详细的记载。中国的茶具是随着饮茶的发展、茶叶品种的增多、饮茶方式的变更而改进变化的,集艺术性实用性于一体,所用茶具要能衬托出汤色的清韵雅致,无损茶汤的香和味,还要坚固耐用。根据材质的不同,中国的茶具有以下几类:陶土类、瓷器类、漆器类、玻璃类、金属类、竹木类。茶具中最受茶人欢迎的是陶土类茶具,中国茶具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紫砂茶具。紫砂茶具满足了茶人对茶汤色香味的要求,且保温持久,久炖不裂,同时紫砂茶具独有的古朴质地,也凸显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茶在登陆英伦三地之初也带去了中国的茶具,英国人最早使用的茶具在外形和图案上都保留着中国的文化特色,随后英国人在饮茶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对茶具进行了改善,而且还创造了融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于一体的世界顶级瓷器——骨瓷。骨瓷不仅高贵优雅,还象征着权利与地位,茶具在英国的改良与创新和英国的固有文化、地理环境有关。英国传统的贵族情结和绅士淑女情怀使得由皇室贵族引领的饮茶风尚在茶具的选择上处处洋溢着精致、高贵、典雅的特色,英国的茶文化是一种可视的行为艺术与考究的文化特色的结合。英国地处大西洋,多阴雨,气候湿冷,缺乏阳光,金属茶具的闪闪光泽给予了英国人对阳光的渴求,而骨瓷的精致、通透、耐用与良好保温性能保证了英国人在湿冷的气候中对温润红茶的向往。

在饮茶过程中佐茶的小食品被称为茶点,中英两国茶饮中都有茶点的身影。中国的茶点种类繁多,且有地域上的差异。以南北方为例,南方广东的“早茶”茶点分为干湿两类,干点指饺子、包子、糕点等面食类,湿点指粥、肉、膏等,口味有咸甜之分。在“早茶”文化中,茶点是主角,茶成了配角,喝茶是为了暖胃消食。北方的茶点多出现在说书听曲的茶馆中,为了不影响说书听曲,且食用茶点时多不会动用碗筷,北方的茶点以瓜子、果脯,糕点居多。在实际的茶饮中,中国的任何食品都可以拿来当做茶点。

英国饮茶时的茶点追求精致,但选择少和变化小,远不及中国的丰富多样,以英国最具代表性的“下午茶”为例,点心通常装在有三层托盘的金属架上,点心的摆放也有既定的顺序,最底层通常是味道重或咸味点心,如熏鲑鱼、火腿和小黄瓜搭配制作的三明治和手工饼干、牛角面包;中间层甜咸搭配,有传统的英式松饼,再配上果酱和奶油;最上层则是时令水果和精美小蛋糕。传统正式的英式下午茶茶点的配制严格有序,食用的顺序遵循由淡至重,先咸后甜的规则,这也体现了英国人保守的一面。

3.1.4 品饮环境和场所

在中国历代关于饮茶环境描述的茶诗茶画中,体现出人们对饮茶环境和场所选择的两个层次:通俗与高雅。通俗是指普通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饮茶。古语有云“粗茶淡饭”,“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普遍存在于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茶于随处可见,茶于随处可饮,在通俗的环境中饮茶,人们注重的是茶的药用性,对环境并无特殊的要求,例如煎茶出售的“茶摊”、“茶亭”都仅为喝茶解渴而建。文人雅士爱“琴棋书画诗酒茶”,他们爱置身幽谷深林中,品泉煮茗,观云听籁,寄情于山水,超脱于世俗,得优雅之趣。这种对高雅品茶环境的选择显现出文雅之士对回归自然与造化同流的精神,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幽谷深林的品饮环境不可多得,为了相应的市场需求,出现了一些专供文人雅士谈论风月,休闲娱乐的“茶馆”、“茶室”、“茶室”、“茶居”等。中国的“茶室”历史悠久,至今依然随处可见,茶室的装修以古朴典雅,自然简洁居多,在这些地方饮茶,不仅品茶的色香味,更品的是高雅的氛围。

英国饮茶环境和场所有两种——家庭茶会和公共茶室,无论在哪种环境和场所中,饮茶都是为了社交。饮茶作为社交的途径,最早出现于贵族阶级妇女的家庭聚会中,后来慢慢演变成了上流社会的主要社交手段。,在18世纪出现的“茶室”是专供上流阶层品饮的社交场所。无论是家庭茶会还是公共茶室,场所都装潢的典雅、精致、华贵,茶具配饰的选择都将英国人的贵族情结发挥到极致。

3.2 行为角度

3.2.1 品饮方式

饮茶有“清饮”和“混饮”之分。“清饮”指在茶中不加入任何配料,仅用开水冲泡,避免茶的色香味损失,这是中国汉民族特有的一种品茶方式。“清饮”喝的是茶的清雅芳香,品的是饮茶趣味,享的是饮茶意境,“清茶在手”体现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超脱世俗的“清高”。“混饮”指根据个人的口味在茶中加入一些配料,对单纯的茶味进行调和的一种饮茶方式。中国一些少数民族饮茶会加糖、盐、奶、葱、橘皮、桂圆、红枣、酥油、枸杞、冰糖等,如:回族的“三香茶”、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擂茶”等。英国人选择红茶,喜欢“混饮”。英国人在茶中加牛奶、蜂蜜、桂圆、威士忌、黄油、鸡蛋、柠檬汁等,但是对添加顺序极为讲究,如:喝茶一定要先倒牛奶,再加糖,且茶水不能泼出。英国人的饮茶方式体现出英国人注重礼节修养,崇尚淑女绅士风度,处事严谨,从细节处表达对客人的尊重。英国人在饮茶的过程中,对茶叶的形态进行改造,将整片茶叶碾碎成末,置于袋中,创造了“袋泡茶”的饮茶方式,这与中国人将整片茶叶置于杯中冲泡,欣赏氤氲升腾的热气,渐变的汤色,盛开的茶叶花的品饮方式截然不同。

3.2.2 茶俗

茶俗是指日常饮茶的风俗和习惯。茶在中英两国都有着待客的用途,除此之外,茶在中国还有着更深的含义,是历千年来所形成的风尚和习俗。在中国茶被当做是订婚和结婚的重要物件,古时认为茶树不宜移植,婚姻也应如此“从一”。在中国人们称订婚为“受茶”,彩礼为“茶金”,结婚为“吃茶”,敬公婆茶为“媳妇茶”等。茶也被用于祭祀中,《红楼梦》第十三回中王熙凤吩咐仆役守灵时曾说“在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贡茶,随其举哀”,古人用茶祭祀是用茶的纯洁来表达对逝者的恭敬与哀思。茶还出现在姓名和地名中,用茶命名来比拟人性的高洁,女子的纯净美好,孩童的可爱活泼,诗人陆游和张久可的诗中曾分别出现过“小茶”“茶茶”等名字[4]。

英国人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饮茶习俗。从英国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为打发晚餐前饥饿的时光创造了下午茶开始,到维多利亚时期“下午茶”这个名词的最终确立,英国人的饮茶都与时间紧密相连,英国人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用于饮茶上,英语词汇中也出现专门的“Teatime”一词。英国人早晨醒来,首先会靠在床头享受“床头茶”(Early-morning Tea);早餐时会喝一杯“早餐茶”(Breakfast Tea);上午工作间歇会来一杯“休息茶”(Break Tea or Eleven’s Tea);午餐时间配一杯奶茶;下午四点左右是英国著名的下午茶时间(Afternoon Tea);睡觉之前要喝告别茶(After Dinner Tea or Night Tea);周末外出郊游野餐还会有野餐茶会(Picnic Tea),可见饮茶在英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正因为英国人重视饮茶才成就了其优雅、精致、恬静而又高贵的红茶文化。

3.3 精神角度

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学者们认为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可以说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不理解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就不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际。价值观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5]。

中国的茶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吸取并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的精华,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把单纯的饮茶这一行为上升到了精神层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儒家”讲求“中庸和谐”,主张通过饮茶沟通思想,增进彼此情谊,加强相互了解,创造和谐气氛,以集体利益为上;道家讲求“天人合一”,崇尚“自然无为”、“淡泊宁静”、“返璞归真”,茶生于山野,“茶”字象征着“人在草木中”,道家通过饮茶来表达回归自然的渴望,对自然充满着崇敬与依赖;佛家推崇“静心、自悟”,佛家有坐禅和定禅,通过“坐、禅、定”来祛除错觉和妄念,使内心回复平静,充满光明和希望[6]。茶消除了佛家坐禅而产生的疲劳,饮茶时所追求环境、心境的安宁与清净同坐禅时的禅心是天然交融的。

英国人在饮茶历史中也融入了自身的思想文化与价值观体系。英国人饮茶注重的是茶的实用性,用以抵制餐前饥饿,在茶中体现的是个人利益,希望通过饮茶来展示自己的能力与修养;饮茶用具——骨瓷的创造以及饮茶方式——混饮的选择展示了英民族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气魄;英国人饮茶环境使得饮茶犹如一场社交盛事,精致而繁琐。英国人通过饮茶将自由,勇敢、务实、认真崇尚个人主义的思想观念一展无遗。

4 跨文化交际中现代中英茶文化的发展与影响

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饮茶成为了全球化的风尚。茶文化发展至今,在跨文化交际中又呈现出新的特色:茶为学术交流提供了自由随意的氛围,为中西文化融合提供桥梁,中西方文化在茶香与书香中绽放出智慧之花;茶让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在无拘无束、和谐的饮茶氛围中公开、平等、坦诚的交流而达到心灵的沟通,茶文化增强了商业社会中企业的凝聚力[7]。在全球化的今天,茶文化在跨文化交际领域呈现出国际化、多元化特点的同时,也逐渐相互渗透、融合,袋泡茶,瓶装茶在世界范围内饮用,茶文化也在世界各个角落扎根。我们要正视中英两国茶文化的异同,尊重彼此的文化,帮助我们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我们相信,茶以及茶文化的传播将会带给我们一个更美好和谐的未来。

[1]Hall.E.T.超越文化[M].居延安,等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

[2]简伯华.茶与茶文化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王同和.茶叶鉴赏[M].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22-23.

[4]王国安,要英.茶与中国文化[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0:45.

[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6]张忠良,毛先颉.中国世界茶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258-265.

[7]韩运哲.下午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15-117.

猜你喜欢
茶具英国人饮茶
《香林德水》茶具设计
极简主义在坭兴陶茶具设计中的应用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英国人的姓氏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英国人的性格
美轮美奂的茶具
年销过2亿英镑!!英国人竟然都在买这种玩具……
四季饮茶与健康
月下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