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娟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基础部,安徽安庆246052)
适应是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它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人能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能动反应,从而使自己的心理活动与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达到人与新环境的平衡。[1]关于少数民族适应性问题的研究国外学者关注的比较早,主要集中在文化适应性问题研究上。国内对民族适应性问题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近来年来,心理学界、文化界以及民族学家对民族适应性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本文研究的立足点是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所谓的内地是相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地而言,通过对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校园适应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促进内地多民族学生一体化的高校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校园适应性问题,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共建和谐校园。
1.调查目的。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学生校园适应性问题的产生是少数民族学生带着本民族的文化模式进入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由于内心的“文化震荡”所带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适应性问题的解决需要调整自我认知、心理和行为,以达到对新环境的适应,但这个过程需要理性、科学的引导。适应问题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学习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适应问题以及文化适应问题,文化适应是问题的关键。针对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校园适应性现状,校园文化改革也势在必行。该项调查与研究不仅为内地多民族一体化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适应能力的提高提出建议,还为进一步研究民族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提供重要的依据。
2.调查对象。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安徽省安庆师范学院、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两所高校中的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0份,回收率达96.7%,数据真实,可信度较高,可以相对真实反映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校园适应性情况。
3.调查方法。开放式问卷调查。采取封闭式问卷形式,被调查学生在无任何压力的宽松环境下,对问卷问题如实作答。问卷问题经过精心设计,共20道题目,题目描述了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高校适应中的一些认识、行为与自我评价。题目分为三个维度展开,即学习适应方面、人际交往适应方面和文化适应方面。为了减少被测试者对题目的猜疑和回答时的倾向性,问卷中每个维度的题目被分开排列。
1.少数民族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校园不适应。从总体上看,两所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都表现出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文化适应的问题。在学习适应方面,几乎所有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校的学习环境表示满意,但有约60%的学生认为语言障碍是导致学习不适应的主要问题;在人际交往适应方面,超过半数的同学表示曾主动结交汉族朋友,但有60%的少数民族学生对汉族学生的价值标准以及语言、行为方式表现出不适应,有极少数曾因此而发生过冲突;在文化适应方面,一部分同学能积极融入校园文化中,但多数学生对文化适应表现出茫然,并有近70%的同学表示在校园中感受不到本民族文化,渴望有归属感。
2.少数民族学生适应能力强弱与学历、专业有一定关系。从两所学校的问卷答案对比看,安庆师范学院的少数民族学生校园适应能力高于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庆师范学院属于本科高校,此次所招收的新疆学生为汉语语言专业,因此学生整体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相对较强。而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招收的为护理专业,且为中职层次,整体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相对较弱。
文化建立起社会规范,规定人们应该有哪些特定的情绪反应,以及特定人群成员的哪些情绪表达是具有社会适应性的。[2]世界上任何国家、民族的任何类型和层次的教育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背景不同这是不争的事实,当一种文化的人进入陌生的文化中,首先出现的问题就是文化适应性问题,文化适应是指对一种新文化的适应过程,在此过程中往往会有文化冲击的出现。文化冲击是文化适应中的一个必然过程,往往伴随焦虑、无助、动摇等心理状态,严重的则表现为抑郁。[3]新疆学生进入内地学校后,该校的学校教育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适应场所,他们必须要接受内地高校所代表的主流文化的价值与要求,而这些价值与要求难免会与其母体文化中本来存在的某些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产生冲突。
在行为方式上则表现出:由于语言不通,新疆学生人际交往的圈子很小,往往仅限于本民族同学,与汉族同学大多是一种被动交流而非主动交流,这种固守母体文化的意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与其他民族同学友谊的建立。另外,由于本民族文化与内地文化差异性较大,又由于新疆学生相对年龄较小、心智不够成熟,在文化适应性方面,新疆学生与内地学生常互不理解,对彼此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饮食习惯甚至宗教信仰缺乏包容之心,从而容易产生矛盾与冲突,最终导致孤独、寂寞等情绪的产生,这是导致内地高校新疆学生适应性问题的根本原因。
语言障碍不仅导致人际交往的困难,更导致了学业上的困难。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多以本民族语言接受知识教育,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学生汉语的听读写能力较差,在内地学习时,教学都是直接采取汉语,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少数民族学生思维转译层次多、思维速度降低、加上思维习惯的不同,导致看书、听课、记笔记、语言表达等方面出现困难。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尤其体现在东西部地区,总体来说,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要低于内地。尽管国家给予了极大的物质上的支持,如减免学费、助学金政策等,但一些学生仍然因为经济的相对贫困而产生自卑感,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各民族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处理。在饮食与气候上,内地与少数民族地区大有差别,如新疆学生大多信奉伊斯兰教,以清真饮食为主,但内地的清真食品种类有限、味道也不一定正宗,因而有部分新疆学生因不适应内地的饮食与气候而产生焦虑的心理。另外,少数民族学生远离家乡求学,几乎每年只能返家乡一次,种思乡之情很容易诱发很多心理问题的产生,直接导致了校园适应性问题的产生。
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民族问题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并且复杂多变。当前,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已经超过一个亿,处理好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对于国家的稳定与民族的繁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否同样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内地各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当民族关系和谐时,内地少数民族学生自然会有一定的心理归属感,而每当本民族地区局势不和谐时,他们心理上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冲击。在面临这些社会问题时,有些学生不能客观看待和分析问题,他们以非理性的方式思考问题,过分片面化、极端化,加之处理生活事件的应对策略较差,常常会导致不良情绪体验。[4]如:2008年西藏“3·14”拉萨事件、2009年新疆“7·5”乌鲁木齐事件等,加上社会媒体的大肆渲染与一些网友的过激言论,使得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倍感心理压力,甚至出现较强的预防心理,表现出对本民族的维护以及对外族的抵触情绪,这些都非常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校园适应能力的健康发展。
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文化环境的影响力极为重大,在内地高校,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是维护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内地高校应积极的利用并创造条件,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融入到整个校园文化环境中去,例如:教学方面,应加强汉语的教学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语言适应能力,在思政课教学上,可更多的涉及民族文化的教育与引导。宿舍管理方面,可将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混合安排在一起共同生活,这样不仅有利于增进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交往的机会,还可以在学习上互帮互助,更有利于彼此建立友谊,增进了解,改善人际环境。在校园文艺活动方面,给少数民族学生创造一定的机会,让他们利用校园文化活动这个平台向内地主流文化展示其本民族文化特色和个人才艺,这样就可以加深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从而增进彼此的相互尊重与欣赏。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扩大了少数民族学生交往的圈子,对改善他们人际关系、提高交往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内地高校的老师要主动加强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是少数民族学生直接接触的对象,辅导员平时更应该多学习,积极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少数民族的民族风俗、民族语言、民族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民族价值观等等。了解越详细,越有利于增进新疆学生对内地学校的信任感与亲切感,从而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其次,要加强对民族学生学业的辅导。在内地学校,语言是影响内地少数民族学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学校可针对这种情况为少数民族学生开设专门的汉语言文化辅导课程,强化语言教育,汉语言语功底的增强不仅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也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处理。最后,要关注经济困难的学生。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学校要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他们。如:学校勤工助学部门可拨出专款,在关键的时候为少数民族学生发放困难补助;设立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奖学金制度;校园可以多为她们提供一些勤工助学岗位,让少数民族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取劳动报酬,这更能教育和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学会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精神,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应该在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承担更多的任务,首先要认真开展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普测工作,建立少数民族学生心理档案,为能够及时、有效的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心理辅导而奠定基础。其次,对发现有人际关系、生活、学习等方面存在不适应的民族学生,应主动与他们交流,为她们提供适合自己的的输导办法。最后还要要加强民族学生的心理培训教育工作,使少数民族学生能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技巧,遇到小的问题时能自行开展积极的心理调适,有效化解不良情绪。
首先,学校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积极的宣扬我国的民族政策,普及民族知识教育,培养出民族团结、各民族和谐共处的校园文化环境[5]。其次,要利用好各种校园媒体,如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等多种宣传手段,积极开展民族教育,让少数民族学生在校园中能找到归属感,这将更有利于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适应能力的提升。
[1]王祖荣,肖君政.和谐校园视域下的高校民族学生适应性教育 [J].现代企业教育,2010(8):178.
[2][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王磊,王甦,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354.
[3]白亮.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都影响[J].民族教育研究,2006(3):82.
[4]张小远.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78.
[5]刘海,李晓明.大学管理文化的生态学建构[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