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晗
毫无疑问,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唐宋更是诗词发展的颠峰。凡稍有传统文化涵养的人,无不对中国古代杰出诗人及其名篇佳作衷心热爱,而且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于研究生、博士都会诵读学习古体诗词。然而,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新诗取代了旧体诗,更多诗人致力于新诗写作,旧体诗创作队伍大大缩小了。虽然仍有不少作者从事旧体诗的写作,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当新诗浪潮涌起,独具特色的新诗人如群星般涌现的时候,旧体诗词的创作与研究是沉寂的。因而,最近有学者认为,中国今天的诗歌不景气,是因为让新诗独家繁荣,而压制了旧体诗词的地位,因此提倡:新诗与旧诗形成竞争和互动,在压力和动力中互相繁荣,这样必将带来中华诗歌在新世纪的再度辉煌。对此观点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在笔者看来,诗歌的不景气是有着深刻原因的,仅仅把原因归于新诗繁荣,压抑旧体诗的发展是不科学的。旧体诗的沉寂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任何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都应有反映当时时代面貌和满足人们需要的文学样式,故而,无论是新体诗还是旧体诗,在特定的时代都会有其繁荣期或者沉寂期。
近代“诗界革命”的领袖人物黄遵宪在《杂感》诗中提出诗体和诗歌语言变革的主张,他很敏锐地发现了中国人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矛盾。古人所说的语言为“文言”,定为一种范式。时代变化发展了,人们的口头语也变化发展了,可是文人还以《六经》时代的语言写诗作文,于是造成书面语与口头语言的尖锐矛盾。从黄遵宪的观点不难看出,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诗歌语言的革新是必要的,所以新诗登上历史舞台也是必然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无疑给旧体诗词以重大打击,不过这也是顺应时代需求的。当时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因素有了一定积累,加之 “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与现实环境的结合,进一步促使中国人努力寻求和探索富国强民的道路,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就是探索的典范,然而均以失败告终。特别是辛亥革命的失败给国人的影响最为强烈,先进的知识分子(如鲁迅)从中清醒地意识到封建君主专制赖以生存的精神文化基础并未动摇,中国人民依旧处于愚昧、落后、麻木的精神状态之中,革命与群众存在着厚厚的精神隔膜。于是,要想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就必须首先进行思想启蒙。同时,在新文化运动前期,文化领域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全国“尊孔”的声浪日盛。当时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纷纷出现了孔教会、孔道会、尊孔会等组织,并鼓吹“孔子大一统”论、“孔教乃中国之基础”论、“中国之新命运系于孔教”等。在这些盛行的封建思想面前,原来的维新人士、资产阶级新文化的新新人物纷纷倒戈转向,如:康有为竟以“当代孔子”自居,严复也重蹈封建思想的覆辙,许多介绍过新学的先进知识分子也纷纷成为了封建主义的卫道士。总之,封建旧文化、旧思想严重束缚和阻碍着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的日益发展,一批接受西方新思潮的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以先觉者的姿态发起了一场比辛亥革命更为猛烈的反封建、反复古的文化运动,即五四新文化运动,这就使古体诗词受到排斥,而新体诗兴起。
在旧体诗词沉寂的道路上,笔者认为五四时期不仅是重大开端而且是最重要的阶段。假设一下,如果在这个阶段依旧用旧体诗词的话,五四的思想启蒙是难以进行的。所以可下结论:新诗的繁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顺应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
其实在新诗繁荣时期,旧体诗词也在发展,只是速度不如新诗快而已,而五四先驱写新诗、否定旧体诗词是出于特殊历史情境的需要,提出了偏狭激进的口号与主张,但五四高潮以后,很多现代作家在创作中仍具古典情怀,很多现代名家也都写古体诗词,或者进行古典文学研究。例如30年代以来,旧体诗又逐渐复苏。这次旧体诗的复苏,除了旧式文人坚守、一批“保守”的青年学生加入之外,更甚的是不少新文学家也转而大写旧体诗,如闻一多在出版 《红烛》后说:“六载观摩傍九夷,吟成鴂舌总猜疑;唐贤读破三千纸,勒马回缰作旧诗。”鲁迅、周作人、俞平伯、郭沫若、何其芳,以及后来的王统照、王礼锡等都纷纷用起了平平仄仄的旧形式。至于曾表示“我不会做诗,尤其不会做新诗”的郁达夫,则更是自少年时起就坚持做旧诗,郭沫若称赞他是旧体诗行家,认为“他的旧诗词比他的新小说更好”,“颇耐人寻味”[1]。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旧体诗词的势头又进一步得到催长,呈现出异常兴旺的景象。曾经认为旧诗代表腐朽一派的茅盾,在新形势下也发表了《大众化与利用旧形式》一文,阐述旧文学形式的价值,并亲自进行旧诗的实践。郭沫若也在《民族形式商兑》一文中说:“我觉得做旧诗也有做旧诗的好处”,因为“目前正宜于利用种种旧有的文学形式,以推动一般的大众。”[2]一时间,在大江南北、在抗战的前后方,从国共两党中许多能作诗的领袖,如毛泽东、朱德、董必武、冯玉祥、何香凝、李济深等,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沈钧儒等,到其他文艺界知名人士,如叶圣陶、老舍等,著名学者马一浮、唐玉虬、刘永济、孙雨亭等,用他们手中的笔,写出鼓舞国魂民气的诗词曲。而自80年代以来,思想解放以后,旧体诗词再度出现繁荣景象,全国各地诗社林立,诗会不断,许多老诗人重新拾起中断数十年的诗笔,许多中青年也在这种风气的感染下写起了旧体诗。到了90年代中后期,不仅中老年人通过诗词活动得到陶冶,而且在新诗陷入困境的时侯,许多意气风发的青年学生也在古典诗词的熏陶、感染下,热爱上了旧体诗。世纪更替的时候,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上BBS、博客等具有交互功能的信息发布方式,更是大大激发了人们旧体诗词写作的热情,旧体诗词成为人们很重要的一种文化需求。可见,新诗的繁荣并没有压制旧体诗词的发展,只是让它发展的速度放慢了些,而且在不同时期新旧诗体也是各有繁荣期和沉寂期。既然新诗独家繁荣,并未压制旧体诗词的地位,那么将诗歌不景气的原因归于新诗繁荣,压制旧体诗词发展也就不科学了。笔者认为应该从时代背景以及大众文化心理来进行深入分析。
尼采曾这样描绘19世纪末商业化文明的兴起对于欧洲文化传统的冲击:那条不自觉而又无疑“维系着当代和谐和持久意义的纽带”,“与大地相连接的生命纽带”,“不可剥夺的天性”已经断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商业化文明。“报纸(取代每天的祈祷)、铁路、电报,以及大量不同兴趣的高度集中,逼使人的灵魂强硬而又多变。”[3]1978年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所以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与19世纪末的欧洲一样也经历着“商业化文明”的强烈冲击。受到冲击后,社会分工有了巨大变化,这使得人们的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有了明显的分离。与带有强制性的劳动时间相比较,闲暇时间则是属于我们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社会学家弗里德曼弥指出,闲暇有着使人“重新定位的作用”:闲暇时间是社会结构中某种变化,某种新的规范,新的社会关系的源泉,它所带来的新的价值观有助于应用到个人和社会集体在时间分配上的意愿和选择,作为一种社会时间,它有着改变生活方式的巨大潜在力[4]。所以现代城市应运而生。所谓现代城市,是一个融会各种思想的大众社会,这样一个大众社会也更加丰富了我们生活的世界。视野的开阔,交流的频繁,文化融合的速度加快,使大众社会崇尚的是追求新事物、新时尚、新感觉。杰姆逊指出:“正因为这些特点,使得现代文化有了许多新的文化风格,即与旧文化的区别:旧的文化概念是以持续性为根据的,现代文化的概念则建立在多变性的基础之上;旧的文化概念推崇传统,当代的思想却是兼收并蓄。 ”[5]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在激烈的竞争与巨大的压力之下,越来越有意识地追求轻松和娱乐。所以,现代社会的人们在闲暇时间所选择的娱乐手段几乎都是为了宣泄被压抑的情感,放松紧张的心情。通俗文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样式。作为诗歌,它更接近于严肃文学的范畴。要看懂和分析一首好的诗歌,这是需要人们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的,而且还需要花费一定时间的,因而这很难满足人们消遣娱乐放松的想法,在当代中国是缺少诗歌发展的土壤。所以,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电影、流行音乐、通俗报刊、卡拉OK、舞厅以及各种娱乐性设施等通俗文化纷纷出现并高度繁荣。这些通俗文艺不仅在下层市民拥有广泛的读者和观众,而且在知识分子中也有广大的市场。琼瑶、三毛的主要读者是青年学生,武狭小说也同样为高校学生所喜欢。所以可下结论:由于时代环境的影响,通俗文学的繁荣,大大缩减了诗歌的市场,这成为当今诗歌不景气的重要原因。
可以看出,在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无论是新体诗还是旧体诗,都在曲折地向前发展,而在发展过程中,其实并未真正的相互诋毁与阻碍过,有时仅因为政治、改革的需要,就说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可谓反古体诗词的最为激进者,他在1934年12月致杨霁云的信中写到:“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虽说他当时大力支持新诗,但那不过是因为五四特定的历史情境所决定的,而且他本人的古体诗词的水平也是相当高的。就鲁迅的古体诗词的功底而言,是很多专门研究古体诗词的学者都望尘莫及的。可见,但凡诗人都会涉猎古体诗词与新诗体,只是因时因地或者创作新体诗多或者创作古体诗多而已。笔者觉得新旧诗体他们二者是继承与被继承的关系,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我们不能片面地否定新体诗或者旧体诗词,应该让新诗和旧诗形成互动。导致中国今天诗歌不景气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时代背景的影响所引起的通俗文化的极度繁荣。
如何促进中国诗歌的再度辉煌呢?可以从唐诗繁荣的部分原因中得到启示:(1)经济繁荣为诗歌兴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2)对以往文学艺术的继承;(3)统治者的个人爱好、提倡有助于全社会重视诗歌风气的形成;(4)中外文化交流和各种艺术的发展也对唐诗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5)唐人特别是唐代文人始终有着诗人情怀,始终有着超越经济原则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坚守。所以,要促进今天中国诗歌的繁荣,首先要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充分体现出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落后,因而此时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的矛盾。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还很低,人们主要的精力仍集中在“生存”问题上,只能拼命地赚钱。试问,在这样的生存境遇之中,哪能有更多的闲心去读诗、写诗呢?其次,应加强对于古典文化的继承,要唤起大众对于古典诗词的激情,进而将古典文学作为发展与创作新诗体的重要养料。正如毛泽东1958年3月在成都会议上就诗歌发表看法时所提到的:“我看中国诗的出路恐怕是两条:第一条是民歌,第二条是古典,这两方面都要提倡学习,结果要产生一个新诗。”[6]可是现在人们几乎抛弃了诗歌最根本的形式——古体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传人,我们可以很骄傲很自豪地向全世界说,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文明。然而回到现在,我们不禁有这样的疑问——这几千年的文明到底还留下了多少呢?在古体诗词的继承方面也是如此,那就难怪中国今天诗歌这么不景气了。再次,应该营造一个重视诗歌的氛围,让人们觉得诗歌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要真正把诗歌普及到民间去。据笔者所知,很多学者现在主要把精力放在精深的研究上面,只写学术性论文、专著,而不能普及到民间去,恐怕这是急需革新的。所以,教育部门、大众传媒等都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是一个好的革新范例。还要加强与各国的文化交流,吸收别国文化的精华来丰富和发展自己。还要注重其它文化艺术样式的发展,比如绘画、雕塑、电影等,这同样可以促进诗歌的发展繁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从今天人们的“心态”上来培养一种诗意情怀。要正视今天诗歌和诗人面对的严峻命运。
[1]郭沫若.郁达夫诗词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34.
[2]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N].大公报·星期论文,1940-05.
[3]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50.
[4]沈国建.论闲暇对人的个性发展的价值[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5]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最新西方文论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344.
[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