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维权机制构建

2013-08-15 00:49蔡炎辉
关键词:维权权益高校学生

蔡炎辉

(闽江学院 美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而急迫的任务。高校是整个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高校管理从根本上来说涉及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随着社会的开放变革,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显著增强,对高校如何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切实维护学生的权益提出了挑战。

一、构建高校学生权益维护的利益协调机制

高校与学生间的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这两种法律关系兼而有之。高校与学生基于平等、自由原则缔结类似兼有合同服务性质的教育契约关系,但高校又根据法律规定行使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权。因此,新时期的高校领导者必须在全新定位下认真审视管理行为,准确把握在维护学生权益过程中高校和学生利益的协调和平衡。

高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益观,加强宣传和教育,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学生理性看待高校发展变革过程中自身的权益变化,学生维权思维与行动要与高校改革步伐相协调、相一致,自觉调整利益需求,科学选择维权行为,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利益调节就是“尽可能地调整好利益体系的内部矛盾关系,把利益冲突减少到最低限度”。[1](P210)

新时期的高校领导者要遵循法治基本原则,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和行使职权,保障学生各项权益得以实现。权益补偿就是“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2](P246)权益补偿机制是指针对高校权益受损学生实行的救助制度,要与高校发展相一致、相适应。维权约束机制即以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的协同作用,约束维权行为。法律和道德是维权行动的两个必要手段。

二、建立高校学生权益维护的矛盾调处机制

高校要时刻把学生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对涉及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决策、政策,应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加大校务公开力度,落实好学生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尤其要“通过道德感召来影响利益格局,即不必通过利益驱使或者国家强制,社会成员个体自主自愿的以慈善、志愿或者帮助等形式流转社会资源和利益,这种伦理道德层面上的利益调节是能够在广泛的社会范围内形成功效。”[3](P233)加强高校调解组织建设,将信访、社团、行政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延伸到基层,深入到每个学生,防患于未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逐一化解责任。

三、建立高校学生权益维护的诉求表达机制

诉求表达就是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通过法定渠道直接或间接地向学校反映情况、提出意见、表明要求,并以合法合理的方式实现维护自身权益的参与过程,实质上也为创造一个制度环境,保证学生与高校拥有平等的话语权,使自身的权益诉求成为能够有效影响高校决策和舆论的力量。

某些部门责任心欠缺,官僚主义盛行,对学生合理利益诉求置之不理或推诿应付,极端不负责任,造成了部门与学生关系紧张,一些学生选择采取非理性的极端行为来宣泄权益诉求与此因素有关。因此,高校相关组织机构要完善学生维权机构的人员和体制建设,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做到集思广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学生的权益诉求及时、准确地进行反映、协调和解决,把利益矛盾和冲突消灭在初始状态。

高校现行的有关学生权益诉求表达的制度层次偏低,诉求表达程序缺乏具体规定,权益诉求表达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不明。因此,首先要增强学生权益诉求表达规定的权威性;其次应明确规定学生权益诉求的主体、范围、程序、方式,使学生能依法行使权益诉求表达权;最后健全学生权益诉求的司法救济机制。无救济即无权利,当学生权益诉求表达受到非法阻碍,应赋予学生通过司法程序进行救济的权利,在经过司法确认后进行行政问责或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要发挥学生个体和高校社团的作用,特别是强化共青团、学生会和其他社团权益诉求的功能,如由学生根据规定成立专门的学生维权社团组织,从事学生维权工作,建立校系两级学生民主管理委员会或学生权益保障特别组织,但不能把它等同于一般性的学生社团,不予重视或理睬,不能使维权概念泛化、维权手段滥化、维权工作无序化。还要增强校内新闻媒体的监督工作,既应当做好化解矛盾、增进理解的沟通平台,又要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形成积极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

四、构建高校学生权益维护的权益保障机制

高校的办学宗旨应当以学生为根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必须以解决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因此,切实保障和实现学生的基本权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中之重。

生命健康权是学生权益的基础,也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对学生的生命健康权负有尊重、保护和实现的义务,要开展校园健康教育,特别是性教育,要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学校在招生时不能对学生的身体缺陷过分挑剔,从而将学生拒之门外,否则便构成侵害受教育权。应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遏制腐败,杜绝教育不合理收费现象,建立收费和政策听证制度,提高透明度。

高校学生的劳动权主要包括在勤工助学、实习实训、择业就业等过程中的权益,如获取信息权、接受就业指导权、被推荐权、选择权、获得培训权、公平待遇权、违约及求偿权、获得报酬权、休息与休假权等,学校有责任保驾护航。

学生在校的公共参与权主要包括选举权、事务决策知情参与权、结社权、监督权等。学校要逐步建立、完善和提高学生对民主决策和监督的参与程度。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念日趋成熟,向着更加开明、宽容、理性的方向发展。高校要注意保护学生婚恋情感权益,重视保护学生隐私,并培养学生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帮助学生端正婚恋动机,搞好人生规划。

学生的文化娱乐权主要包括享有文化成果、参与娱乐活动、参与文娱事务管理、开展文化创造、文化产权受保护等权益。学生实现文化娱乐权离不开学校环境,高校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关键、学校文化娱乐体系的建设是基础、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是载体。

在四大机制的构建中,利益协调机制的建设是基础,诉求表达机制的建设是辅助,矛盾调处机制的建设是关键,权益保障机制的建设是主体,四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构成一个相对稳定协调的工作系统,为青年大学生的权益维护和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政府转型与社会再分配[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维权权益高校学生
意外伤害与权益保护
维权去哪里?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漫话权益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又来了个打算维权的
完美 打假维权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网购遭欺诈 维权有种法
广场舞“健身权益”与“休息权益”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