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战略定位的大学质量管理

2013-08-15 00:50张会敏
当代教育科学 2013年21期
关键词:质量观定位战略

● 张会敏

大学战略定位直接影响着大学主导价值观的选择及质量目标的确立。为此,我们在进行大学质量管理时,一定要将质量上升到战略的高度上,在大学战略的基础上开展质量管理活动。

一、大学质量管理的现实困境——战略定位模糊

纵观我国大学的现状,不难发现,目前国内的诸多高校,尤其是一些地方性院校走入了发展的误区:目光向上,忙于升格;规模求大,疲于求全;学科专业缺乏竞争力;人才培养“高不成,低不就”,培养目标不明确等。诸多大学没有自己的特色,一味的追求大而全;还有一些专科性院校,不考虑实际情况以及市场的需求,竭力“升本”;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建设综合性的、研究型的大学”的字样随处可见……这些现象都是大学战略定位模糊的具体表现。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高等教育集中管理体制所造成的“官本位”意识、“行政倾向”等问题仍广泛存在。诸多高校就是为了追求行政级别,才竭力地追求学校发展的大而全。大学的行政化,本能的驱动导致大学的定位追求同质化现象,而同质化是相对的,异质化才是客观的。可见,大学的“行政化”是导致战略定位模糊的直接原因。而价值多元时代的到来,为高校管理的行政化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使得大学战略定位模糊的困境更加凸显。

质量与学校的战略定位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概念,有什么样的战略定位,就确定什么样的质量目标。大学战略的合理性、定位的适切性与否,直接影响到大学主导质量观的确立,质量目标的明确以及质量管理的开展。所以大学战略定位的模糊必然给质量管理带去诸多的不利,阻碍了大学质量管理的顺利开展,最终陷入困境之中。为此,解决大学质量管理的当务之急,是在多元价值的引领下,解决大学战略模糊的问题,大学质量管理应该上升到战略管理的高度,要在大学战略管理的引导下开展大学的质量管理,不能就“质量”谈“质量”。

二、大学战略定位——大学发展的第一要义

大学从诞生起就在人类历史中生生不息地发展着,由游离于社会边缘走到了社会发展的中心,大学的职能也渐次衍生,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于一身,大学不断地卷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及不同层面。随着这一系列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挑战向大学袭来:入学人数的迅猛膨胀、质量的下降、政府调控模式的转变、社会对大学期望的多样化等等,这一系列的压力使得大学生存境况越来越恶化,大学传统的那种管理模式(“自我为中心”地选择所设某一具体目标予以程式化操作的管理模式)已经无力应对现今大学所遭遇的诸多挑战。[1]这时来自企业界的“战略管理”的思想为大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线生机。

第一,大学战略指明了学校发展的“航向”。

“战略”一词在东西方自古有之,最早是一个军事方面的概念,到了20世纪60年代战略一词引入到企业管理中,在企业管理中有了长足发展,之后被逐渐引用到公共领域中,包括高校组织。战略一词的内涵,在企业界,不同的管理学家及管理人员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没有统一的概念。但是不管从军事领域,还是企业领域的解读来看,“定位”总是放在核心位置,“战略是从定位开始的”。那么高校的定位就是指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如何确立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无疑,打仗不能找到自己最有利的位置,这个仗是打不赢的。同样,一所大学如果不能确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办学就会走向盲目性,学校就无法办好。[2]

“定位”是大学战略的第一步,指明了大学发展的目标及方向,正如有学者提到的“大学战略管理”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中长期管理,在管理行为可以选择的前提下,战略上的定位将最终决定着一所高校的发展前景。但是定位只是大学战略的第一步,一个完整的大学战略管理,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大学战略的实质是指对大学的改革和发展的研究与管理,是对大学的教育活动实行的总体性管理,是大学制定和实施战略的一系列管理决策与行动。[3]具体来说就是要确立今后一段时期的学校的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办学定位、特色定位,以及为此所选择的办学模式和战略举措等。

大学战略是确立大学发展的目标定位,在定位的基础上制定发展策略和资源调配的手段和方法。大学战略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目标定位;二是发展策略;三是资源调配。目标定位是大学战略的核心。可见战略对于一个组织来说非常重要,使组织能够有明确的“航向”。

第二,大学战略播下了理解、认同的种子,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

之前我们也提到,对于“战略”的概念一直没有统一的界定。有学者提到战略是一种观念,这种定义强调战略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需要战略的人们的头脑之中。没有人见过或触摸过它,但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被企业成员拥有和共享,从而变成一种集体意识,并可以成为企业员工保持一致性的思想基础。战略是一种观念的重要实质在于,它同价值观、文化、理想等精神内容一样为企业成员所共享。[4]这一观点给我们带来了思考,一个组织的战略并不是属于少数人所有,并不是某人或某些人所规定的,它凝聚着一个企业“所有员工”(至少是大多数员工)的智慧,将被所有员工所认同、接受,并渗透进头脑中成为行为的指导。正如奎因所发现的:“成功的管理者……应该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播下理解、认同和奉献的种子。”[5]对于大学这样一个特殊的组织来说更是如此,大学战略的制定过程,应该是大学的各利益群体理解、认同学校的过程,如果大学的大部分成员对学校的使命、定位有清晰的认识,且有极大的认同感,那么学校的发展就有了可持续下去的可能,学校质量目标的确立也就成了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

三、大学质量观——大学战略的具体体现

大学战略对于大学发展的重要性我们给出了详细的论证,而在文章的开篇就提到,“战略定位模糊”是大学质量管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之一。那么,“大学战略”与“大学质量”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内在联系,使得大学战略定位直接影响着质量管理的开展,在接下来的论述中将找到答案。

目前,“大学质量”的概念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学术界众说纷纭。对大学质量的不同认识及诉求,形成了不同的质量观。所谓的大学质量观就是关于大学质量的观念和认识,是一个哲学层面的问题,从不同的哲学基础和价值取向出发,所得到的质量观大相径庭。比如,高等教育教育领域先后产生了知识论、政治论、市场论三种教育哲学观,不同的哲学观推导出不同的高校质量观,如知识论引导下的大学学术质量观、政治论引导下的大学政治需求或社会需求质量观、市场论引导下的市场导向质量观。又如,从不同的价值取向出发,得到文化本位论的质量观、社会本位论的质量观和个人本位论的质量观等等。质量观不同,评判学校质量的标准就不同。[6]从当前的研究及实践来看,多样化或多元化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必须具备的质量观。

虽然对“大学质量”的概念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是对于大学质量是一个与大学使命、大学定位联系在一起的概念这一观点,确是普遍认同的。毋庸置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发展定位就不同,确立的质量标准也不同,外界对其质量的认识及要求也是存在差异的。即多样化的质量观要求在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选择和评价上应该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相适应。一所大学主导质量观的选择,应该从学校的使命、定位、理念等出发,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市场的需求,最终通过不同利益相关者间的协商、博弈而达成的。现代大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任何一所大学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领先,比如哈佛的工学院排名还在18位,所以每所大学都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给自己很好的定位,在此基础上选择主导质量观,确立自身的质量标准。这是一所高校进行质量评价及管理的前提。大学战略是大学定位、发展策略和资源调配方法的组合,定位是其核心,是大学战略的第一要素,而一所学校的主导质量观是在定位的基础上 (通过协商的方式)确定下来的,从一所学校主导质量观的选择可以判断这所学校的类型、层次和发展定位,可见大学的质量观是大学战略的具体体现。大学战略直接决定了大学质量观的确立,大学战略定位模糊了,大学的主导质量观的确立也就成了无稽之谈,大学的质量管理也就失去了意义。为此,大学战略直接影响着大学质量管理的有效运行,大学质量管理应建立在大学战略基础之上。

四、基于大学战略定位的质量标准

大学的定位是有层次性和差异性的,这是多元时代的客观要求,正如美国的教育家弗兰斯·F.范富格特所说,复杂的社会和分化的经济市场显示出种类繁多的需求,这些需求恐怕是单独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所不能满足的,所以需要多样化。[7]正是由于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体系才有“分类”和“定位”的必要性。有的大学可以集教学、科研和服务于一身,各方面都做好,但是大多数的大学则只能偏重其中的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所以当今大学出现了各种的性格与形态,如综合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博雅学院、社区学院等等……进入大学越来越多而且性格殊异,每一间大学要办的好,要有卓越的表现,则不能不在定位上把握的紧,不能不在理念与角色上找到自己的位置。[8]可见,高校要根据社会的需求确定自己的角色定位,针对学校的区位、行业和传统优势找准在服务面向、专业取向、人才导向上的独特地位,发展自己的特色。总之,大学战略定位的选择是异质化的、多元化的、不断发展的,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客观的存在。

大学战略定位的多元化选择,固然为学校的质量管理带去了更多的挑战,但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开展的依据。马建富在《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及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中将教育质量标准分为基本的质量要求、具体的质量要求、个性化的质量要求,即各级各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共同性的要求、各级各类教育具体的培养目标所决定或规定的质量要求、各级各类学校个性和人才培养特色要求三个层面。[9]基本要求是高等教育的规律及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所决定的,具体要求是培养目标决定的,个性要求是社会需求所决定的。这一观点也充分的反应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及质量观是与学校的战略定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学校战略的具体体现。为此,应在大学战略的基础上进行质量管理,将质量管理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在大学战略的基础上选择主导的质量观,确立合适的质量标准及开展科学的管理活动。本研究探索出两种管理模式:一是目标导向的大学质量战略管理;一是市场导向的大学质量战略管理。

(一)目标导向的大学质量战略管理

所谓的“目标”通俗地讲就是个人或整个组织所期望的成果。目标对于学校的质量管理乃至学校的所有方面的管理都极其的重要。我们制定大学战略的过程实际就是明确学校定位,清晰学校目标的过程,有了战略就有了方向感,即有目标性;有了战略就有了准绳和标杆。准绳、标杆确立了,评判大学质量高低的标准自然就能确立。大学应该在自身发展目标的导向下选择主导质量观,确立质量目标及构建质量评判标准。

在当前多样化的时代,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有不同的发展目标,质量战略显然是不同的。比如学术战略的高校主要以学术水平来衡量质量;规模战略的高校主要是坚持社会需要为导向的质量观;效益战略的高校主要是坚持满足导向的质量观,如美国的社区学院。对于此类高校,学生满意是目的,社会需要是手段。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规划来选择主导的质量观,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质量战略。从宏观方面讲,现代大学的职能已经有了更多的分化,从单纯的教学职能,逐渐演变为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多种职能,不同高校的主导职能是不同的,学校的培养目标也是不同的。从现有的大学分类来看,多种多样,主要有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职业型大学等,不同类型的高校在质量上是不能进行比较的,而且同一类型的高校不同层析之间也不能用同样的质量标准进行评定。所以国家在进行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时,一定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上,根据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及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培养目标,有层次地、有区别地进行质量评价及质量管理。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细分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目标”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所谓的细分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目标,就是根据各高校的类型、所在的地区和学科专业来进行区别认证。这样细分教育质量管理目标,才不会偏离各个类型和各层次的高等教育应有的发展方向,才能保证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10]同时,大学的质量标准不是一层不变的,要根据学校的战略定位、培养目标,适时地革新主导质量观,修改质量评判标准。

(二)市场导向的大学质量战略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学从早期的独立于社会的机构,逐渐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与社会的联系紧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大学的关注与投入群体越来越多,大学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大学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投资者、管理者、学生、教师及社会用人单位等,不同群体对大学利益诉求是不同的。他们衡量高等教育水平高低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各自从各自的需求出发对高等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诉求,这样以来就为我们大学的战略定位、大学的质量管理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从大学的输入和输出来看,大学的输入主要是高中毕业生,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毕业生则是其向外界的主要输出。高等教育能否健康持续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输出相对于输入的增值,即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毕业生相对于中学毕业生对社会贡献大小的差额。差额越大,则说明高等教育被社会的认可度就越高。因此,大学输出的毕业生被市场的认可程度是高等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而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实际上就是要完善这一体系,提高“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对输入的吸引力,实现系统的良性循环。[11]

以上分析可见,市场需求是大学制定战略规划,进行质量战略管理的重要驱动力。大学在制定发展战略,进行质量战略管理时,必须以市场的认可度为导向。鉴于此,从国家层面来讲,要根据自身的国情及市场的多元需求,建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系统,有层次、有类别,用尽可能多的方式提供适合人们需要的高等教育内容。同样,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也要多样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采用相应的质量标准及管理方式,不能一刀切。从高校层面来讲,每一所大学要在对自身情况具体分析的情况下,结合市场的多元需求,明确自身的定位,制定发展规划,确立主导质量观。同时要注意大学的战略不是一层不变的,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结合自身的实际而不断地调整,大学战略的调整就意味着大学质量观的调整和质量管理系统的调整。正如许多人提到的,现代的质量观是一种体现顾客动态需求的相对质量观,它并不是以绝对的质量标准来定义质量,而是要求质量动态反应顾客的需求。

五、大学质量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一,培养一批专业的管理队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质量战略管理是组织所有成员的共同使命,并非某一部分人特有的职责。为此组织内所有成员对战略的理解和认同,将对质量战略运行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从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来看,“经理人员则是组织战略体系中最关键的因素”,[12]在高校里尤其如此,上层领导是学校战略的决策者,掌管着学校的战略目标方向和水平;中层领导则即是战略的参谋者、制定者,优势战略目标实施的贯彻者,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此重点强化学校中上层管理人员的战略意识及管理专业水平非常重要。专业的管理团队,能够清晰地对质量战略进行表达及宣传;能够对质量战略的制定、实施、评价及发展适时地做出调整。专业队伍的缺乏是我国高校内部很多管理活动难于有效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第二,建立完善的协商机制,让不同利益相关者能够有表达自身利益的渠道,能够参与到大学质量战略管理之中,这是时代的要求。从大学战略的制定过程来看,大学战略的制定过程必然是一个人员广泛参与的沟通过程。组织的战略管理要强调全员参与的意识,战略管理的整个过程,要集思广益,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了解不同群体的利益需要。大学质量战略的制定、实施、评价与发展的整个过程同样如此,要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进行深度的沟通。为此,一个良好的完善的协商机制非常重要。

第三,创建良好的信息交流系统,使大学内部之间、各大学之间、大学内部与外部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畅通无阻,能够很好的进行信息的交换与反馈。不管是目标导向的质量战略管理还是市场导向的质量战略管理,“信息”交流都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大学需要随时掌握社会需求的变化、了解自身在整个领域中的位置、掌握自己的“产品”被社会接受、认可的程度等,以此来评价、调整及发展学校的质量战略。

[1]蓝劲松,张曙光.国际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的进展及其意义[J].高教发展研究,2005,(11).

[2]刘献君.高等学校战略管理[M].人民出版社,2008.

[3]Fidler B,Bowles G.Effective local management of schools[M].Longman,1989.

[4]戴玉纯.基于战略的大学绩效管理[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

[5]别敦荣(译).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6]李平.高等教育的多维质量观: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6).

[7][美]弗兰斯.王承绪等译.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8]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9]马健富.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及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10]陈小尘,胡弼成.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及其借鉴[J].高教探索,2010,(1).

[11]林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0,(1).

[12]刘向兵,李立国.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高校管理发展的重要选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2).

猜你喜欢
质量观定位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基础教育质量观“三问”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战略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战略
青岛啤酒“大质量观”
医院要树立全面质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