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新叶 赵 雪
事实证明,占世界人口一半的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中的作用如何,已成为衡量当今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目前,蓬勃发展的中国女子高校,既遵循高等教育一般规律,又立足女子高等教育的特殊要求,突出长期积淀形成的女子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的女性高级专门人才,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女子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高等教育中的女性教育特色是指充分关注高等教育中表现在男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性别差异,深入认识和研究女学生的特殊身心与社会性发展规律,立足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传统性别文化对女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实施发挥女性性别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尽力消除我国女性高等教育发展尚存在的不公平的现象(诸如男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女性高等教育地域发展不平衡,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专业分布不平衡,就业招聘机会不平等或遭受性别歧视等等),尽力消除阻碍女性发展的消极因素和改变女性独立人格的缺失状态的教育。作为女子高校应立足于当前我国女性高等教育实际,突显女校女性教育特色,发挥自己在推动女性高等教育科学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切实促进女性平等意识、批判意识、开创意识、超越意识的培养和保障女性的平等、自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出应有的贡献。
现实中,高等教育无性别教育和女性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起点、过程、结果等方面的不平等、被边缘化或遭受歧视等问题,是导致我国女性高等教育未获得均衡发展或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把性别意识纳入高等教育的决策主流、教育主流,建构性别平等的教育体系,促进男女两性在高等教育中的协调发展,是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民主化、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将女子高等院校纳入国家正规高等教育的轨道,充分发挥女子高等院校在突出性别意识教育、推动女性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是在教育领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今天,女子高校突出并发扬其女性教育特色,符合经济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民主化、多元化发展的需要,是适应这一需要的特色示范区,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办学模式,对女性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不可忽视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女子高校应在遵循高等教育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立足女子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以突出女性教育特色作为核心教育观念,不仅立足和突出女性特点进行教育教学,实施更能开发女性优势资源的教育;还要重在培养现代女性人格方面发挥独特作用,更加强调女性的“四自”精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教育与现代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着力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四自”精神和男女平等意识的,女性自我意识强、女性个性及社会性发展良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女性高级专门人才,肩负起特殊的教育使命。因此,突出和发扬女性教育特色是女子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目前,我国以山东女子学院为代表的女子高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教学改革过程中,创建并实现了女子高校特有的教育价值,构建了彰显女性特点的应用型女性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打造了注重引领先进性别文化的女性研究特色,营造形成了充满爱心的人性化、亲情化的柔性管理与育人特色,形成了鲜明的女校办学特色,为推动女子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发挥了独到的重要作用。
女子高校立足于推动女性教育与发展的使命,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与妇女事业发展对女子高等教育和女性人才培养的要求,突出女性教育特色,将“四自”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以女性就业与发展为导向,积极改革应用型女性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各种途径克服不利于女大学生成才的诸种因素,认真研究并开设更能发挥女性优势的特色专业和课程,积极探索和实践突出女性人才成长特殊需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积极构建了彰显女校特色的办学模式。
女子高校与男女混合的普通高等院校最明显的不同在于,基于承认男女之间存在性别差异的基础上,立足于女生身心特点,注重实践性别教育思想,从办学指导思想到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都为女生提供具有鲜明女性特色的教育和教学,在教学中渗透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开设女性特色课程,以达到对女大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优化其人格的目的。
在专业设置上,根据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人才需求实际,既考虑市场需求也以女生为本,所设置的专业以适合女性就业和发展为主。从专业设置和就业岗位群的关系上来讲,立足于从业人员以女性为主体的行业与岗位设置相关专业;从专业设置与教育对象的关系上来讲,根据女大学生的特殊身心发展规律,重点围绕语言类、教育类、艺术类、管理服务类等领域进行专业设置。
围绕培养学生先进的性别意识,培养具有“四自”精神、男女平等意识的现代女性,在育人方面重视对女大学生进行妇女理论和性别意识教育,研究和设置了一系列女性特色课程体系或模块,为女生“四自”精神的养成提供了支撑。
以山东女子学院为例:一是开设《女性学》作为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二是结合专业特点设置了女性特色课程模块。如,社会工作专业设置了《妇女解放理论》、《中外妇女理论研究》、《女性社会学》、《女性人才学》、《妇女工作管理》、《妇女心理学》、《妇女美学》、《妇女卫生与保健》等妇女工作课程体系模块;法律专业设置了《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特色专业课程等等。三是开设体现女性特色的女大学生综合素质公共选修课模块,如《婚姻与家庭工作》、《女性成才规律》、《妇女权益保障法》、《语言交际》、《花卉园艺与插花艺术》、《公关与礼仪模拟实训》、《皮肤护理与美容》、《服装搭配与化装》、《女性形象设计》、《女子防卫术》等课程。
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结合课堂教学把性别意识、社会性别观念引入教学过程,引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男女平等的观念和社会性别分析的方法,形成了鲜明的课程教学特色。另一方面,根据女性个性心理特点,积极倡导参与式、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性。同时,在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时充分考虑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比如,在体育课教学方面,适当安排如形体训练、艺术体操等对抗性小、柔性强的教学内容;根据女大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表现出的听说优势和更多地呈现出场依存型的认知特点,教师在英语教学方面尽可能多地采用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女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有选择地进行了女性特色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如秘书、保育员、育婴师、插花员、导游员、婚姻家庭咨询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鉴定项目,对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增强其就业与创业能力、扩大其就业机会起到了积极作用。
女子高校逐步形成了以女性理论、女性问题和女性教育为主要研究领域同时兼顾其他学科研究的特色。一是努力打造女性研究特色。如山东女子学院,以学报和妇女研究所等作为研究、传播女性研究理论的主要载体,积极引导和鼓励教职工围绕妇女理论、婚姻与家庭、女性文学、妇女教育、妇女运动史、女性文化、妇女参政等领域进行科研立项与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妇女理论研究的发展。二是积极开展女子高等教育研究,产生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女性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