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军军
(湖南商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理清生态文明素养的丰富内涵,是提升国民生态素养的前提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只有国民更加牢固树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相处的理念,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才能聚集实现中国梦和推动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磅礴力量。基于中国梦的理论视域,国民生态文明素养至少涵盖生态历史观等十方面的内容。
中国梦根植于蕴涵丰富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生态思想彰显了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睿智。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倡导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推崇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通过家庭、社会进一步将伦理原则扩展到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道家主张“崇尚自然,效法天地”,并将其作为人的行为基本原则,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依照自然法则进行生产生活,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佛家基本教义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认为善待他物即是善待自身。周易倡导“厚德载物”,蕴涵丰富的生态伦理[1]。全体国民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精髓是解决当代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批判地继承了西方传统文化关于人与自然发展的思想,基于人类社会,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分析,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提出了人类发展与生态持续相统一的协调发展思想,分析了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途径[2]。这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中国指明了总体方向。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坚持人类是生态主体,而将自然视为生态客体,其生态价值判断侧重于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有用性。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肯定人类在自然中的主体地位,在对待人类与自然关系这一问题上,采取辩证唯物主义,不是机械地将人类和自然定义为相互对立的生态主体和生态客体,而是强调二者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并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3]。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原则,将生态文明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种文明的建设并列,以“五位一体”总布局,强调五个领域的建设不可人为割裂,需整体协同推进。要又好又快的实现中国梦,全体国民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立场出发,理解和尊重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摒弃工业文明时期形成的“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一个生态环境遭遇严重破坏的国度,即便其经济高速发展、政治清明有为、社会暂时稳定,也只能说这是一个存在文明缺陷的国家,其发展、稳定和和谐不能持续,这是追逐中国梦必须警惕的。因为,当生态系统不和谐时,国民生活必受影响,危及社会和谐稳定,永续发展将成为镜中花、水中月。新的生态价值观告诫人类,生态环境的自净循环能力是有限度的,人类不要以自我为中心,继续对自然界采取掠夺性开发,试图主宰自然,而应尊重自然,感恩自然,在实践中切实履行对大自然的生态补偿。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应“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将“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低碳理念是当今世界生态发展的核心理念,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低碳以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具有知识经济的显著特征,与传统的“高消费、高浪费、高污染”截然不同。低碳经济既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又切合和谐社会的发展所需。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国之举,亦是解决当前能源瓶颈,消除环境污染,提升产业结构的一大契机。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愿景,要求将低碳理念渗透到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采取有效措施,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建立一整套的低碳经济激励机制,使低碳效益内化为国民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
近年来,我国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施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不断完善了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的执法队伍,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同时,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 《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但总体而言,现有生态法制更为关注“谁污染,谁付费”,而相对忽视“谁受益,谁补偿”,重视生态环境资源的“使用和消费”,忽视其“生产和供给”[4]。生态文明建设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要求不断完善和优化生态法制体系,要求全体国民必须树立生态法制意识,知法,懂法,守法,确保相关法律法规发挥震慑和惩治作用。如果国民生态法制意识淡薄,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相关法制法规执行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全体国民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人享有利用环境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应承担法律责任;公民对污染破坏环境的各级各类违法行为都有检举、控告的权利,遭受损失的个人、单位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局部地区生态在恶化。近年来,一些地区与环境恶化相关疾病的死亡率或患病率持续上升,重大环境生态突发事件呈现上升态势,危及公共安全和社会和谐,并且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力。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的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年GDP的8%;而中科院测算的数据是,环境污染使我国的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我国人口规模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较长一段时间将对生态环境恶化造成较大压力。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规模将超过14亿,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将从“小康温饱型”转向“全面小康型”,人口规模和消费结构转型,将给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55%,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产生量将比2000年分别增长1.3倍和2倍,城市化进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冲击负荷将进一步加大。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也对环境形成了较大压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可能进一步加重环境污染。在短期内,农村环卫基础设施、设备难以得到全面改善,农村生活源污染将进一步加重。2007年,中国CO2排放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国际社会对中国承担更多国际环境义务的呼声日益高涨。中国根据本国国情,确定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重要体现,且不对他国附加任何条件,已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全体国民应该理解并支持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主张。
中国生态资源种类繁多,总量大,从总量上看属于资源大国;但同时人口众多,人均环境资源占有量低,属于人均资源小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经济总体水平还不发达,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由国际贸易产生环境风险的可能性较大。当前,我国资源性缺水与水质性缺水日益蔓延;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指数已居世界前列,温室气体浓度的增速加快,旱涝、沙尘暴、雨雪冰冻等异常天气日渐增多;土壤酸化、盐渍化严重,农药、化肥、地膜等土壤污染物含量和面积不断增加,土壤质量退化,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环境噪声扰民问题也非常突出,食品质量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固体废弃物污染程度没有得到根本控制,核与核辐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5]。全体国民要充分认识资源的承受能力和持续能力,并从可持续发展和代际公平的角度,在合理利用资源,满足当代人基本需要的同时,切实增强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为子孙后代及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因此,要像敬畏自己的生命那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满怀同情地对待生存于自己之外的所有生命。环境是宝贵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加以保护和珍惜使用;资源是有价值的,必须有偿使用和爱护。沿着中国梦的前行方向,中华民族必须汲取发达国家的教训,防患于未然,把被动、事后、补救、消极的环保对策变为主动、事前、预防、积极的环保举措,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
对物质的占有并不是人生的根本意义。物欲的无止境易使人类在生态危机中越陷越深。传统消费观所依据的基本原则是在最有效地向自然界索取生产生活资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消费需求[6]。生态消费观是人类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针对传统消费观进行反思而提出的新消费观,它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科学、适度、文明、绿色、健康、可持续的消费文化和消费理念。传统消费观认为消费是个人的事,忽略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生态责任,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并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7]。有节制,才会有未来。全体国民应树立绿色的生态消费观,摒弃消耗过度的自然资源以满足无节制的物质消费观念。当然,倡导生态消费,并不是要求全体国民绝对克制合理需求、抑制必要消费,而是要求树立和谐发展的目标,强化节约自然资源的理念,选择健康、文明、节约的生活方式,倡导循环、适度、合理的生态消费理念,尽力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从生态意义讲,中国梦就是实现美丽中国的生态梦,这一宏伟征程就是一个伟大的实践过程。人类的生态实践凸显生命的体验性、过程性及与自然的关联性。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些影响,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但不应该将当今环境问题的起因全部归于人类的贪得无厌和过度利用,国民的无知和误解更是导致生态资源基础日益衰退的重要原因[8]。将生态文明意识内化为持续性的生态环保行为,既靠广泛的生态文明教育,亦靠深入的社会实践。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全体国民要积极参加生态文明行为训练和生态建设社会实践,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支持节能环保技术创新研究,倡导运用自身专业技术知识,研发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小工艺、小设备和小发明,在创新研究实践中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在社会实践中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与环保有关的纪念日 (周、节)近20个,我们应借助这些契机,支持和积极参与到环保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感受自然,体验真知,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国民良好的生态实践观,将通过实践产生独特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和文明效应,进一步增添中国梦的魅力。
生态审美是人类崇高而必要的需求,影响人的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9]。马克思指出,诗意与和谐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崇高境界。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指出:“自然界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的对象,也是艺术的对象;人不能机械地将自然界作为物质资源加以占有,还应保持一种精神上的沟通,保持一种诗意与审美关系。”自然界在不同的关系中,成为不同的对象,在科学活动中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在审美实践中成为审美对象。自然界的宏伟、壮美、秀丽、幽静,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增加人的美感,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但是,当各种自然景观遭到破坏,自然资源被掠夺性开发,自然界就会满目疮痍,甚至显现出疯狂可怕的一面时,自然界就很难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因此,既要使人的精神力量得到展现,使精神生活丰富多彩,又要保护自然界的完整性,对人类来说,就是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正如马克思指出:“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所以,就人的精神生活与自然界的联系来说,既有主体能动创造和自我表现的关系,也有伦理、审美的关系。在追逐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必须树立新的生态审美观,按照美的原则和规律,不失时机地把审美情趣引导到尊重自然、珍惜生态、保护环境上来。
生态就业是生态文明中一个全新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全球都处于对这一领域日新月异地深化认识过程中。国际劳工组织将生态就业定义为“在经济部门和经济活动中创造的,可以减轻环境影响、并最终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生态就业是更高质量的就业,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工程建设、生态恢复工程建设和环境基础工程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态就业岗位。生态就业的不断扩容,有力促进了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0]。因此,国民要树立生态就业理念,积极响应各级政府生态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不断强化自身生态就业技能,自觉从事生态就业岗位工作,共同为营造良好的生态就业氛围做出积极贡献[11]。
[1]韩喜平,李思.当代生态文化思想溯源[J].当代世界和社会主义,2012(3):76-79.
[2]张秀丽,封学军.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历史奠基与发展 [J].毛泽东与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3):64-69.
[3]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价值 [J].江汉论坛,2007(7):52-55.
[4]刘国涛.生态生产力与“两型社会”法制建设[J].法学论坛,2009(6):52-55.
[5]佚名.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J].党建研究,2013(3):57.
[6]蔡普民,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生态消费观构建原则与路径选择 [J].商场现代化,2007(7):205-206.
[7]李明生.试论绿色消费观[J].经济学动态,2000(8):9-13.
[8]彭少麟.发展的生态观:弹性思维 [J].生态学报,2011(19):5433-5436.
[9]陈红,李世雁.生态伦理与生态审美的过程哲学解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14-117.
[10]张丽宾.绿色就业发展战略研究 [J].中国劳动,2013(2):4-9.
[11]李虹,董亮.发展绿色就业提升产业生态效率[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