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技术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的作用

2013-08-15 00:43:29张文利
电子测试 2013年16期
关键词:兴奋剂运动量科学技术

张文利,马 强

(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050000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061001)

0 前言

现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有目共睹,同时人类也在不断加强着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使用,人们的观念也从“知识就是力量”转变到“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竞技体育运动也在依靠科学技术不断完善自身,在运动训练、竞技比赛过程中都有运用,并且依靠科学技术推动体育的普及。

1 科学技术大大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1.1 促进了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

总的来讲,科学技术对于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以及体育成绩上面都有显著的作用。其中主要是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关于在内部的设备方面,其中主要包括在拍摄机器上面的改进和计算机应用设备上面的改善等。其次是关于内部的教学方面,其主要关于在体育科学方面的钻研以及对于现有体育运动的创新改造。

从体育运动的设备上面可以看出,一个良好的运动员在拥有了先进设备的前提下其创造的成绩比以往要好。例如现在都提倡科学比赛,科技的展现尤其体现在游泳比赛当中。为了能够帮助游泳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速度更加的快,很多公司都在极力的研发新产品以适应比赛的需要。美国一家公司成功的研发出了这种新材质的泳衣,这种衣服的主要功能就是帮助选手减少游泳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作用,从而能够帮助选手加快速度。如今大多数的游泳运动员都是身穿这种泳衣以求能够在比赛中占领有利地位。

从体育运动的理论研究上面可以看出,运动员能够在竞技体育运动中得到提升,不可避免的一点就是在运动技巧上面的到了改善。这些能够帮助体育运动员有所突破的研究,在另一方面也加强了运动员在体育竞技中的整体能力。

1.2 保证了竞技体育运动的公平竞争性

在体育运动中使用高科技产品,很大程度上面降低了作弊的现象。现如今,有好多人为了能够在体育运动中得到更加优异的成绩,不惜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胜利。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开发和研究,大量的作弊现象被遏制。例如,曾经有一场比赛中,英国运动员误认为自己已经获胜,所有的人都以为该运动员获胜,但是最终的检测系显示的却是另一位运动员首先闯过重点线。因此,人都是会犯错误的,但是在高科技的监测下,其错误的几率相对于会很小。

1.3 扩大了竞技体育运动的影响

体育运动中最为重要的是奥林匹克运动会,而科学技术对奥运会的影响不容小觑。奥运会的比赛场地四年只有一次,在没有高科技技术发明之前,往往只有当地人民以及少许代表能够观赏到奥运会的风采。但是现在,电视的普及,电脑信息的传递使得全世界的人民都能够在那段时间感受到奥运会带给我们的愉悦以及国家的尊严。自从90年代以后,奥运会不仅建立起相应的网站,为广大的运动爱好者提供相应的信息,以及有关比赛的一系列资讯等。并且随着现代科技越来越普及,竞技体育运动也更加受到群众的喜爱。

2 科学技术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推动了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它把科学技术和运动训练结合在一起,使运动训练取得明显的效果,提高运动成绩,赢得比赛的胜利。

体育科学能在如下方面得到应用:

2.1 用最新科学检测手段为科学控制训练提供数据

为了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水平、战胜比赛对手,竞技体育运动要求运动员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只有经过严格、艰苦的大运动量训练,运动员才能通过超量恢复,不断提高机能水平。但是每个运动员机能水平有大有小,每个人都有一个合适的大运动量负荷限度。运动量达不到这个限度,就不能充分挖掘运动员的运动潜能,达到自己的最高水平;反之,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会产生过度疲劳,甚至诱发运动伤病。如何找到这个负荷限度,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量,是每个高水平教练员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东德游泳专家在华执教期间,用血乳酸这个生理指标监测国家游泳队运动员的运动负荷情况,成功地使每个运动员在各自合适的负荷限度内,充分地进行了大运动量训练,使运动成绩大幅度提高。除血乳酸外,还有心率、血色素、尿蛋白、血睾等生理指标都可监测运动负荷情况,给教练员安排大运动量训练提供可靠的科学参考数据。

2.2 防治运动创伤

运动伤病是运动员成长过程的绊脚石,它中断训练的系统性,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严重的伤病甚至会过早断送运动生涯。用运动医学知识宣传防伤防病的重要性,避免不必要的牺牲;用最新医疗手段治疗运动伤病;掌握合理带伤运动的原则,在不影响康复治疗的前提下,监督安排力所能及的训练,尽量不间断运动员的系统训练,以免破坏已建立的动力定型;研究最新恢复疲劳、放松肌肉的科学手段,如此等等都是随队医生和科研人员在这方面的任务。

2.3 先进技战术研究

随着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各种新的技术、新的战术不断出现,必须加强先进技战术研究,改进技战术训练,才能提高技战术水平。

用高速摄影、录像等先进设备和报刊杂志等信息资料,为技战术研究提供资料。用运动生物软科学知识分析运动员的关键技术动作或设计难新动作,可纠正动作,改进技术,提高运动成绩;根据自己和对手的实力情况,制订合理的比赛战术,在平时战术训练中反复演练,也是比赛取胜的重要因素。

2.4 营养药物的研制应用

运动营养的研究是体育科学为竞技体育运动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层次的体育主管部分竞相投入巨额资金,为运动员研制或购买新的营养饮料、营养食品和营养药物,使运动员得以补充能量、增加力量、降控体重、恢复疲劳。在临床应用实验,取得数据,总结经验,直接为运动训练服务。

3 科学技术对竞技体育运动产生的负面影响

3.1 竞技体育过度依赖科学技术。现在的竞技体育运动中存在着一个令人较为尴尬的局面,即有过度依赖科学技术的趋势。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应用固然是好的,但是过多的采用就有可能失去竞技体育的本真,尤其是大范围国际间的赛事,比的不是运动员技能反而成为技术设备的相互比拼,他们在头脑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概念:如果自己在训练中投入的科技成分多、使用更先进的设备,就能保证竞赛中优异的成绩。这违背了体育的人文精神,在繁华表面的背后藏着令人惋惜的悲哀。如果不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加以限制,那么运动员就会成为体育运动的附属品,科技的附庸之物,这不是体育的初衷。

3.2 衍生出兴奋剂的出现及滥用。当代体育运动中时有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状况出现,为了取得更好成绩,在竞技比赛中一些人不惜违背竞赛规则,无视体育道德规范,做出有损身体健康和伤害其他竞技者感情的事。兴奋剂的出现无疑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不当使用导致,它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科学证明长期使用会出现暴躁易怒、体质虚弱、肢体生长不良的情况。抱着如此态度,一些人悲观地认为未来还会可能出现与基因技术结合的兴奋剂,并且难以被检测出来,这不是没有可能。如此这般,奥林匹克精神还将怎么弘扬?在一片质疑声中,体育运动给人们留下的只有失落。

4 制定相关对策促进竞技体育健康发展

4.1 弘扬体育人文精神。竞技体育离不开科学技术更不能与人文精神背道而驰。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中心,但很容易使人过分追求真实理性至上,此时应与科学精神结合,构建完整的精神世界。凭借科学精神的理性指导和专业的工具能够有效防止竞技体育沦为科学技术的傀儡。中国人对于现代体育的认识没有国外深,原因在于其传入中国的时间较晚,接受起来也比较不易,这其中包括的西方文化规则很难去把握运用,于是出现了盲目崇拜科学技术、滥用技术手段。此时更需要东方天人合一的理念来解决,可以弥补现在体育运动中缺乏的“人文精神”。

4.2 严厉抵制兴奋剂使用。近四十年的奥运会历程中,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事件越来越多,并有着愈加严重的趋势。抵制剂的滥用有关部门与竞技者责无旁贷。为了重拾其他参赛者的信心,必须大力反对兴奋剂的使用。这就需要依靠科技力量和道德约束。不断增加检测站和兴奋剂研究室,投入网络以扩大检测范围,保证检测正常进行。对于已检测出来的使用兴奋剂人员,应该毫不留情地予以惩罚,这种无视规则,践踏规范的行为是不能助长的。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是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应坚持的原则,这样才能够重塑机构的正面形象,保护竞技体育运动长久发展繁荣,使人类可以享受运动之美。

5 总结

总而言之,若要发挥好科学技术的正面积极作用,使其在竞技体育运动中发光发热,对科学技术的客观认识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为体育运动带来新鲜血液,变得更专业更公正,也可以因为使用不当而破坏竞技赛场的公平公正,违背道德体育的要求。这时就应该未雨绸缪,采取一系列相应对策防止不利事件发生,保护竞技体育事业在良好健康的环境中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其后续影响的相关研究,使我国乃至世界竞技体育事业真正可以带给人类身体和心灵的鼓舞。

[1]许琦,吴惠安.当代科技革命与现代体育发展.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1).

[2]陈琪瑶,戴东.高科技在体育运动发展中的作用.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0,(2).

[3]彭雪涵.现代新材料技术与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福建体育科技,2000,(5).

[4]孟正国,岳晓燕.科学技术发展对竞技体育运动的影响[J].运动,2009(9):40 ~ 43.

[5]杨春莉,朱考金,陈建兵.兴奋剂问题的社会学分析.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4).

猜你喜欢
兴奋剂运动量科学技术
《晋控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同煤科技(2024年1期)2024-05-12 15:11:52
《晋能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同煤科技(2023年5期)2023-11-29 05:35:40
大树的日常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使命所向与危机消解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高科技是否变成奥运的“兴奋剂”
你每天的运动量够吗
反兴奋剂升格
中国体育(2004年3期)2004-11-11 08: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