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红卫
(昆明市盘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 昆明 650041)
甲型流感在发现以来就具有蔓延迅速的特点,如果不加以注意,很容易受到传染。大量研究发现,甲型流感病毒与人类流感病毒抗原有明显的不同,人类对其缺乏必要的免疫力,易感性强,25岁以下的青年人为主要的感染群体。[1]因为学校作为一个公共场所,人群聚集度高,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区,所以选择学校对甲型流感的防治知识进行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的研究选择对我市大专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1200名学生进行甲型流感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并分析,以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择我市大专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12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现在进行甲型流感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其中,医学类465人,占38.75%,理工类454人,占37.83%,文科类281人,占23.42%;男生625人,占52.08%,女生575人,占47.92%。平均年龄为19.83±1.95岁。
1.2 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由经过培训的人员统一实施。问卷基本内容包括性别、年龄、院系、年级以及家庭情况等;甲型流感的防治知识主要包括:对于潜伏期的了解、基本的传染源、相关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为那些、感染患者的基本临床症状、主要的预防及治疗方式、何种方式获取相关知识等方面。防治知识为选择题,回答正确得1分、错误不得分,对问卷填写的时间进行限定,填写需自己完成不得查阅相关资料。知晓率=回答正确题数/问答题数。[2]
1.3 统计分析: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专人进行验收并评分,检查合格之后,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行组间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350份,回收1283份,1200份有效问卷,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分别为95.04%和88.89%。
2.2 甲型流感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甲型H 1N1流感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0.34%。其中,男生的总知晓率为68.31%,女生的总知晓率为73.19%,男女生间知晓率相比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学专业学生总体知晓率为73.54%,文学专业总知晓率为72.03%,理工专业的总知晓率为65.38%,三个不同的专业类别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对甲型流感传播途径的知晓情况96.3%的学生知晓甲型流感会在感染者咳嗽、打喷嚏后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不同专业学生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44.87%的学生知道甲型流感病毒能够经接触病毒污染的物体传播,不同专业学生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级学生间这两种传播途径的知晓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
2.4 获取甲型流感防治知识的途径:调查显示,不同专业学生间大部分均通过报纸、杂志及广播知晓外,其它的来源主要有电视、网络、校园宣传、别人告知,其他途径等,且这几方面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5 最喜欢获取甲型流感防治知识的途径:调查显示,92.3%的学生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甲流流感防治知识,网络是大学生最想要获得信息的渠道。知识来源在广播、网络、校园宣传等方面,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本次调查选择的是本市大专院校医、文、理三个专业的学生,调查量大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可信度高。本次的调查显示:青年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甲型流感防治知识,但是仍有很多学生对于甲型流感的认知率不高,而且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说明了青年群体虽然对于甲型流感有一定的认识,但是由于因为所学专业的差异、知识及教育环境的不同,在认识上存在差距。提示在以后要注意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卫生宣传,这是有效预防甲型流感感染、防控甲型流感传播的手段。[3]对于甲型流感的一般知识,因为对于专业知识设计较多,所以医学专业学生的回答正确率高于文理科,但是其并没有明显的优势。调查对象对于甲型流感的主要传播及预防途径有一定的知晓,但是只44.87%知道甲型流感能够经接触被污染的物体传播,另外还有16.31%的学生认为能够经蚊虫叮咬或食用肉食传播,说明了有很多学生对于甲型流感的传播不清楚,这会导致甲型流感在学生中的传播率增高。提示在进行宣传教育时,要注意对各种甲型流感传播途径加强宣传力度,消除人们对于甲型流感传播途径的误解,创造利于防控甲型流感的社会环境。[4]
另外,通过本次调查我们还得出随着学生年级的增加,甲型流感知晓率也提高,分析可能会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阅历、文化知识的提高而相应增高。本次调查仅有63.1%的学生知道现阶段已有针对于甲型流感患者的药物,正确率很低,可能是因为此题的专业性较强。92.3%的学生希望能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了解甲型流感知识,因此,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相关知识宣传,提高甲型流感知识的普及率有重要意义。[5]
本次调查显示电视、网络、校园宣传为学生获取甲流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而且网络及电视为其最喜欢的信息渠道,所以在开展甲型流感防控时,有关部门可以充分利用媒体的影响力,及时更新发布疾病流行的最新趋势,对相关的健康知识进行普及教育,培养社会整体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防范意识,必要时可以进行严格的检查督促,坚持规范化管理,做到有效的预防控制甲型流感的传播蔓延。
(感谢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支持与指导)
[1]张宏伟,曹广文.2009年新型甲型H 1N1流感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30(6):610-613
[2]林磊,童贻刚,祝庆余.甲型HINI流感病毒及疫情分析[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9,33(3):201-204
[3]雷芝樱,唐振柱,陈娜萦.广西2004-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1):1016-1017
[4]吕元聪,董柏青,谭春梅,等.2004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点分析[J].预防医学,2006,12(1):23-25
[5]石晶,丁树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知识的传播渠道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2):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