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区慢病现状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2013-08-15 00:54:01冯汀祥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居民社区服务

冯汀祥

(浙江省绍兴市斗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绍兴 312000)

在我国,由于老龄化的加急,社会生活、经济的改善,以及日益趋于复杂化,社会的压力不仅仅在于人们的经济、物质基础上,还在于慢病的发病率经久不衰,这给社会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因此,笔者选取某社区的2012年初对年龄在60岁以上阶段的社区居民做一次免费的健康检查,将总结出慢病的发病特点以及解决慢病的总体方案。

1 当前社区慢病现状

1.1 对象及方法:笔者选择了某社区年龄在60岁以上阶段的社区居民做健康检查,以及对社区居民发放体检单,合计1600人参与了该次体检,其中,男性809人,女性791人。在体检的过程中,除了给病人进行简单的体重、身高、视力等记录外,还对社区居民的心肺听诊、血压、心电图、血脂血糖检测等做了详细的调查,同时,设计了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在调查的附加条件方面,还需要对社区居民的家族史、生活习惯、生病情况、对医学常识认知、遗传病等问题进行一一的调查。

1.2 相关诊断标准:对照高血压的判断标准进行分析与采取相关对策,放在其标准是:以三次不同日平均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因此,对社区居民的收缩压、舒张压需要做一次详细的体验,对初诊血压高者需要做出三次非同日随访后的确定。

采用2010年的ADA糖尿病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空腹血糖FPG≥7.0 mmol/L,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11.1mmol/L,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mmol/L。

对于社区的高血脂问题测定的方法就是酶联法,此标准就是:凡甘油三酯高于1.7mmol/L或胆固醇高于5.87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低于0.9mmol/L视为高血脂。

根据社区检测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出现异常的原因一般在于:频发期前收缩、劳累、左室肥厚、心血供应不足、出现某种阻滞等现象。

针对冠心病、脑卒等现状,由于条件不足,需要借助其余医院以往的经验为判定标准与分析依据。

对当前社区慢病的情况做一个详细的调查与分析,根据病的判断标准进行确诊与解决相关管理措施,以及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1.3 结果:本次调查结果发病率从低到高的是:脑卒、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调查出高血压有1102人,男性512人,女性590人;糖尿病病人数是314人,男性142人,女性168人。本次经过对患者进行调查问卷设计,总结出它们发病的特点以及使用药物的情况,在其中发现他们不重视慢病人数为281人,占据17.56%;存在着不规律使用药物人数是237人,占据患者人数的14.81%;在调查他们的生活习惯、家族史中的遗传病中,发现他们占据了病人总数分别是18.65%、16.23%。对本次社区慢病特点总结:(1)慢病患病率随年龄递增而上升;(2)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慢病;(3)慢病呈现三低现象;(3)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服药率。

2 总结出社区慢病的管理措施的探讨

2.1 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有效改善慢病患者的防治理念:为了推进社区居民慢病健康生活水平,打造健康人居生活环境等,这也需要社区慢病的改善出发。很多居民不知晓慢病的基本情况,导致不重视或者采取的办法不正确,导致了很多不必要的事情发生。根据实际,需要以社区为调查对象,进行通过社区宣传栏、健康讲座、体验活动、健康宣传竞赛等形式进行对慢病重视与实施,这样就不断的改善了慢病的发病率,以及社区居民的不良观念与习惯,这样就有效的对慢病进行防治与治疗的干预等作出重要的一步。

2.2 统一服务模式,努力提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针对社会的日益复杂化,需要打破传统的医疗服务,需要针对社区为单位进行形成一套统一管理服务模式。需要进一步对医生进行全科规范化培训,慢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目前对慢病管理与防预、治疗等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模式。对慢病的服务模式的加强与提升,需要从大中型医院出发,需要建立一个长期、方便、快捷、有效等原则的多向医疗服务,不仅加强对医生进行培训,还要加强对社区统一服务模式进行建设。

2.3 改变服务方式,变被动型服务为主动型服务:对慢病的预防、控制、管理、治疗等问题,需要改变以往的服务方式。为了改善慢病的早预防、早治疗、早发现等原则,需要社区居民的配合,以及让他们的被动变动主动型服务。为了全职配合社区慢病服务,需要医生与病人全面互动,需要医生对社区的居民慢病的情况进行通信访问,跟踪服务等方式,需要采取随诊、回访等形式进行深入服务。深入家庭为居民开展社区巡诊、专家会诊等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营造人性化的就医环境,使患者体验到亲情化服务。

2.4 转变服务重心,强化居民慢病管理:转变社区慢病服务观念,这也需要加强社区的慢病管理,建立慢病管理办法与社区慢病管理中心等。根据调查问卷分析,慢病的发生率确实很严重,这需要给社区居民建立一个长期档案,以及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管理办法等。针对每个慢性患者进行建立专项个人健康档案,建立辖区慢病管理台帐,有针对性地进行慢病干预、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每年组织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门诊对首诊35岁以上患者免费测量血压,从而及早的发现高危人群及高危因素,减少慢病的发生率和不良转归。

[1]吴敏,申惠国,姚经建.上海城郊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工作现状及需求的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09)

[2]马岩.医患沟通是慢病管理的基础[J].中国临床医生.2009(01)

[3]朱乃庚,朱闵敏,唐圣春,张新平.成都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慢病服务运行状况及对策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2(11)

猜你喜欢
居民社区服务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08
石器时代的居民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8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56
你睡得香吗?
民生周刊(2014年7期)2014-03-28 01: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