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 羽
(河南郑州市儿童医院急诊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儿科急诊工作中经常要接触一些危重病症,危重病症具有急危重的特点,病情凶险、变化迅速、预后恶劣,因此,只有全面熟悉和系统掌握儿科危重病症的处理,才能在遇到危重病症时,具有良好的识别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诊治水平,避免贻误抢救时机,造成严重后果。本文通过回顾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急诊科就诊的疑难急危重症患儿182例,根据其症状体征及相应检查明确为疑难急危重症患者。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总结,旨在呈现儿科急诊工作中常见的的疑难急危重症病种。
回顾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急诊科就诊的疑难急危重症患儿182例,其中120例患儿为初诊患儿,余62例为在基层医院就诊后未能明确诊断而转至我院的患儿。其中男98 例,女84 例。年龄1月-12岁之间,1月-3岁120例,3岁-6岁38例,6岁-12岁24例。这182例患儿经过急诊严格体格检查及完善辅助检查明确为急危重症患儿,这些急危重症患儿中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诸如表现为哭闹、高热、发吭、呻吟、腹疼、呕吐、腹胀、精神萎靡、惊战、抽搐等症状。这些患儿到我院急诊科后,根据相应临床表现给予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糖、腹部彩超、血气分析、头颅CT等检查,最后确诊诊断,肠套叠54例,迟发型维生素K1缺乏伴颅内出血22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6例,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12例,脑干脑炎26例,重症手足口病18例,脓毒性休克29例,呼吸衰竭15例。
182例急危重症患者在明确诊断后,收住相应专科病房进行专业治疗,经过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患感染性疾病。3-5个月的婴幼儿从母体获得IgG 渐消失,加上此时分泌型IgA 不足,因此容易患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儿童疾病变化快,易反复,且变化多端。因此,儿科医生需要更加仔细严密的观察。儿童一般不会主动诉说病情,也不能正确描述症状。儿科医生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家长陈述病史和流行病资料、体征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以外,还需考虑患儿的年龄因素。小儿处在不断生长时期,生命力旺盛,组织的修复能力强,患病时起病急、来势汹、变化快,病情恶化迅速,如果对病情估计不足,易造成突然死亡[1]。
国内许多大医院急诊都设立急诊绿色通道,急诊绿色通道患儿最常见的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而在中枢神经疾病中,惊厥占83.1%。提示惊厥是急诊绿色通道患儿最常见的疾病,中毒占急诊绿色通道患儿疾病的第二位,其中绝大多数是药物中毒[2-3]。本组资料中报道的是疑难急危重患儿,因此疾病谱的构成与文献报道不一致。在急诊临床工作中,小儿热惊厥以及患儿误服不同药物及服用药物过量的急诊患儿占很大比例,因为这些疾病根据病史及病情很容易明确诊断,因此本组资料中将这些病例除去。本组资料中根据疾病例数依次为肠套叠、脓毒性休克、脑干脑炎、迟发型维生素K1缺乏伴颅内出血、呼吸衰竭、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这些疾病明确前,由于其症状、体征不典型,无法迅速明确诊断,需要依赖必要的辅助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在本组资料中182例患儿,有62例患儿是由基层医院转至我院的患儿,这些患儿曾经做过一些相关的检查,仍无法明确诊断,经再次复查相应检查后,最终明确诊断,这可能与基层医院医技人员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等不足相关,因此,在我们急诊工作中对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不要太相信基层医院的检查结果,如果有必要,要及早复查。
国内李璧如等曾报道[4],普通急诊患儿以1-3岁为主,危重急诊患儿以<1岁为主,本组资料中182例患儿,<3岁的有120例,与文献报道相一致。
儿科疾病本身临床表现就缺乏典型性、特异性,儿童又不能主动表达自己的痛苦,因此作为一名儿科医师,需要从就诊患儿的症状体征及家长描述的病史中,判断需要做哪些必要的辅助检查,然后做出精准的诊断,给予必要的治疗。作为一名儿科急诊科医师,更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丰富的临床经验,明确儿科急诊工作中有哪些急危重症,遇到一些不能明确的症状时,能够做到必要的辅助检查,从这些辅助检查结果中去发现异常,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保证患儿的安全。
[1] 薛辛东.儿科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250
[2] 夏蝉,单小鸥,陈其等.温州地区急诊绿色通道患儿病种调查.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9,16(5):483-484
[3] Mc Caig LF,Burt CW,Poisoning-Related visits to emergency depart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1993-1996.J Toxicol Clin Toxicol,1999,37(7):817-826
[4] 李璧如,王莹,高爱萍等.儿科急救绿色通道的运作与质量评价.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7,14(6):51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