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曼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信息化时代信息纷杂多元,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接受的选择性必然凸现,同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接受活动中的自主性要求增强。因此,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课的规律性、科学性成为当今信息化社会生活中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接受的发生离不开外在因素,即教育活动及教育内容。但是,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个内因即接受者的心理机制。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实践活动,无不与个体的精神或心理建立某种关联。因此,探讨接受心理机制,对提高信息化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及改革无疑具有决定性意义。
心理机制是指组成心理结构的不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作用的机理和方式。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的心理机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中需要、认知和情感体验是基本的要素,它们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得接受能够顺利实现。
接受心理以需要为前提。只有符合人们主观需要、愿望和兴趣的事物,受教育者才会产生主体认同感,进而从内心接受。一般而言,需要的产生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个体生理内驱力与心理内驱力的存在。生理内驱力源于生物遗传;心理内驱力则是社会化的结果,源于社会生活环境所导致的心理不平衡。二是个体要意识到这些内驱力的存在,感受到“由不平衡所产生的生理紧张和心理紧张”。大学生主体的需要越强烈,选择并接受理论教育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就越高。
接受心理以认知为基础。心理学家皮亚杰发现,人脑对信息的认识方式,即认知图式,是个体内部的一种动态、可变的认知结构,包括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同样应遵循着个体认知图式的运动规律。首先,选择与受教育者认知图式相契合的授课内容,引导其认知结构的量变;其次,在量变的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引领大学生认知结构的质变,实现自我否定与超越。
接受心理以情感体验为依托。情感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行为中最复杂的感受。缺乏情感唤起与参与的行动是难以发动和持久的。著名教育家朱小蔓教授指出:“情感教育是情绪唤醒、主体感受与体验的过程”。通过情感体验,接受者将外在的知识和信仰上升为内在意志并最终使接受者形成坚定的信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情感教育,让大学生产生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积极情感,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理性情感,从而促进健康情感的规范化、秩序化与社会化。
接受心理机制对信息化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形态的: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能形成上升性的推动力,也能形成下降性的助推力;能够起到正面的作用,也能够起到负面的作用。具体表现形态为:接受者的情绪是否愉悦;师生关系是否融洽;教学活动能否正常实施;同学间相互关系是否和谐等。接受与否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败;接受多少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劣。
接受心理三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般表现为:需要产生强烈的认知冲动、欲望;认知的同化和顺应产生情感的投入和体验;无情感、无激情则无认知的起点;无认知则无需要。当三者相互协调时,能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当它们相互冲突时,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产生消极作用,甚至产生不良的对抗情绪。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心理机制的运行会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教学内容被接受,才能被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因此,理想的教学所具有的内在属性就是可接受性。
思想政治理论和规范是否具有普适性或真实性,是以它能否满足大学生的主体需要、能否在大学生头脑中建立马克思主义认知图式、能否激发大学生健康、积极情感为标准的。同时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的起点不是理论,而是教师的言论、形象和人格魅力。仅凭灌输和说教是不能建立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只有大学生真正接受了教师所传授的理论和道德规范后,表现出或强或弱的情感体验及肯定或否定的心理状态,才是两者的互动。在师生的互动关系中,其主动地位是相对的:传授什么理论观点,什么时间传授,怎样传授,教师居主动地位;接受什么理论观点,怎样接受,接受多少,学生居主动地位。师生关系融洽对学生的心理能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进而相信、接受其传授的理论观点;师生关系紧张,对学生的心理能够产生距离感、陌生感,严重时产生厌恶感,进而对其传授的理论观点也不相信。因此,教师要经常与大学生一起探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剖析大学生的心理,促使大学生对理论和道德规范的认同并逐步使其内化。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不能令人满意,主要因为接受的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漠视和厌烦心理。研究接受心理机制,就是要把处于客体地位的大学生视为主体,发挥接受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接受能力,改变接受心理状态,促使其向着肯定的方向发展。
任何个体或群体在与客观世界认识与实践的磨合过程中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困惑,这些思想矛盾和困惑是他们最需要得到说明和解释的。就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找到了理论同大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矛盾点,就等于找到了教育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找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动力。因此,必须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聚集于大学生生活实际,准确掌握不同对象或同一对象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的不同需要,选择能引起大学生关注和思考的热点问题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大学生接受。首先要注意分析大学生的各种需要,努力满足其合理需要,比如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学业、就业能力和人格等迫在眉睫的需求,最大程度地调动大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其次,要帮助进行合理性的辨别,做好需要性质的分析工作,帮助大学生确定合理性的需要。再次,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人只有将高级的精神需要作为人生的发展目标,才能在生活中激发出无比强大的潜能和持久的能力。
首先,要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话语权,建立并强化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认知图式。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施教活动是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对大学生的接受活动具有主导作用,即思想的定向和行为的引导。利用课堂教育的集中强化形式给大学生个体造成众多有意而为的认知冲击,使其自觉或“被动”地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纳入到自身的认知图式中。其次,要丰富大学生不同层次的认知图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内化于个体认知图式之中。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青年群体,已基本具备必要的学养水平,不再满足于感觉、知觉与浅层情感体验,而倾向于在记忆、思维等较高的认知层面接受信息。对于具有这种认知图式特点的大学生,要注意从知识量和理论方面提高他们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感知水平,从而与其认知图式相契合。再次,在寻求平衡的过程中,保持一种理性的自我调节。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容易陷入“盲目附和受众的一切趣味与需求”和“过度对受众进行正面引导而有失客观与公允”这两种极端;另一方面,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也因此而走向认知僵化,丧失作为个体自身本应具备的敏锐的鉴别力。所以,教师要在深入了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心理需求的基础上,用先进的思想观点进行客观、正确引导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心理的独立性,支持并鼓励学生的批判精神。
首先,要遵循情感规律。情感具有两极性,表现为积极的增力作用和消极的减力作用。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通过宣传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以及榜样人物(例如《复兴之路》、《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等电教片在教学中的使用)的先进事迹和进取精神,使大学生在感受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优越性之时精神振奋,运用情感的增力作用提高自身的实践活动能力,更好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要注意防止和纠正逆反心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逆反心理,是一种与社会要求对立、与教学期望目标背离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一般来说具有抗拒性、情感性和延续性的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逆反心理的产生,有着许多复杂的原因:如教育内容滞后于社会发展,教育方式简单化,个别教师素质欠佳,还有大学生自身的认知偏差、自我防御机制突出等。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施教过程中要力求全面客观,贴近现实生活;教育内容与方法途径要与时俱进;引导大学生转变思维方式、提高理性能力,促进其人格成熟。再次,要注重高级情感的引导。通过明辨是非、善恶与美丑,将丰富的情绪情感引向更高的阶段,激发其的爱国感、正义感、责任感、理论感和美感,进而建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可以引导大学生思想,但代替不了大学生思想。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精神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思想的财富只能通过思想的方式去继承。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应该深入研究大学生接受心理机制的内涵与具体特征,并将这种机制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以增强信息化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06.
[2]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5:26.
[3]阮小玲.论新闻传播与受众心理图示的互动[J].现代传播,2007,(5):4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6-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