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怡
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 441100
网络时代日新月异,图书馆员面对的不再只是对馆藏印刷文献进行组织和管理,更多的时候要对网上信息进行处理。读者查询资料不一定要在图书馆才能获得,网络作为一种信息查询工具在各个场所都有普遍应用,图书馆界要想在互联网信息服务中突出自己的优势,就必须训练一支综合素质高的专业队伍,才能适应如今网络信息的发展速度。
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方向:在未来社会中,图书馆员应更加重视人的价值和人的服务,特别是有针对的为个别服务。在现代高度发达的文献信息技术支持下,图书馆服务的方式和内容将更加丰富多彩,并将逐步摆脱传统图书馆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事务型服务,向依靠综合文献技术提供智能型服务的方向转变。
优化信息储存结构:图书馆要将电子、磁、光为载体的信息资料和纸质为载体的信息资料并重收集。做好信息资源的馆藏、编目、索引和借阅等传统服务,及时将纸质载体有较高保存和使用价值的信息资源及时转化成电子、磁、光载体。同时,加强网络信息资源、数学信息资源和多媒体信息资源的馆藏建设,促进馆藏信息资源结构和资源载体结构的优化。
通过完善数据库的建设提高信息资源的服务水平:信息资源,尤其是网络资源具有面广、量大、分散的特点,需要集中整理、筛选分类、规范组织、完善数据库和资源导航系统,实现自动化管理、网上咨询和数字化咨询服务。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和图书馆管理需求的推动下,许多场所建立了自动化管理,发展了网上咨询服务,当前,完善数据库和资源导航系统,应着重从扩大规模、拓展和完善新功能两个方面着手。要重视信息分类的科学性、合理性、数据标准的统一性,规范性、兼容性和实用性,并与国际规范、国际标准接轨;要加强信息资料的采编、整理、馆藏、流通和查询等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提高检索、浏览和下载等服务水平,还要遵守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都是提高图书馆服务和资源整合效果的必要条件。
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将得到极大的拓展与延伸: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化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将逐步突破图书馆之间的严格界限。未来的图书馆是一种以电子计算机和通讯网络联系起来的图书馆的集合,每一个图书馆都是地区、全国乃至全世界信息网络的一个节点。对某一图书馆来说,其所在网络系统内任何一个使用文献信息资源的人都是自己的读者。图书馆读者服务对象范围延伸,反映了图书馆全面开放的社会趋势,同时也说明了未来图书馆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发挥更大的社会服务功能。
崇高的职业精神:每一种职业都有其特定的职业精神。图书馆学或图书馆服务五原则中,贯穿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思想。图书馆员要有事业心、责任心、愿意投身于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员不仅要始终保持一种竞技状态和心理,不断自觉地去学习,努力提高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图书馆工作的价值是通过用户提供各种服务而实现的,同时也是一种人际沟通的过程。通过馆员与用户的沟通,了解不同用户的需求期望,良好的沟通,有助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因此,馆员应该加强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软科知识学习,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努力缩短馆员与用户之间的“共识”的距离,逐步建立起一种互相信任,相互理解的相容关系,用真诚的服务去争取更多用户的支持,提高馆员在用户心目中的形象与影响。
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面对全新载体的文献资料、全新观念的读者、全新学科领域的知识,图书馆员必须具有较高和学科知识和文献信息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阅读翻译能力和工具书使用能力、具有丰富的网络知识和娴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再学习是网络环境下对图书馆员的要求,面对完全陌生的网络知识,不断深入的检索技能,网上人机对话对英语的要求,还有大量的新载体、新技术、新软件、新文献以及各种新的服务手段的再认识,这些都需要馆员提前学会并熟练应用和指导。
计算机网络通讯的应用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要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都要不同程度的掌握现代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日常操作、系统开发与维护、信息存储技术、信息检索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特别是因特网的各种实用技术,以保证馆员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顺利进行信息处理工作。
知识结构的全面性:随着图书馆服务中的学术性和研究性要求更加突显,图书馆员不仅要有扎实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计算机知识、外语知识;还必须具备学者化的学识水平。图书馆员必须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能对用户无法接受或理解的知识予以“解读”,是名副其实的具有优秀素质和卓越才能的学者,具有创造性与服务性“双峰形”知识结构的人才。
具有以上优良素质的馆员自身将会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也会使读者得到耐心细致、科学合理的服务,从而提高读者的需求率。图书馆的工作整体性强,从图书文献采购、分编、加工到文献流通,甚至包括行政管理工作在内,都是围绕着为读者服务这个中心点进行。随着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对图书馆员的角色转变和服务模式的变革都有了全新要求,图书馆员只有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