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洁 李文秀 童莉 高攀 赵宁
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重症医学科 河北衡水 053000
国内外已有许多文献报道,护理人员因其工作环境及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其心理压力较为突出,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1]。如何帮助护士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缓解她们的心理压力,解决好她们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医院护理管理者的当务之急[2]。衡水市缺乏对三甲医院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为此,我们对衡水市三甲医院232名护理人员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对象:2012年11月选择衡水市1所综合三甲医院(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3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调查问卷250份,回收率为96%,剔除无效问卷8份,共获得有效问卷232份,有效率92.8%。
调查工具:一般情况调查表:为自行设计的问卷,采用无记名问卷统一调查。包括单位、级别、科室、婚姻状况、性别、年龄、护龄、学历、职称、职务、总收入等。
参考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根据临床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自制问卷《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表》,主要包括基本情况、身体状况、饮食和心理状况三个部分,即72项症。评定方法为5级评分法(1~5级),1分:从来没有;2分:偶尔;3分:有时;4分:大部分;5分:常常如此。
统计方法: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资料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所有计量资料均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数据以(¯)表示,不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所有分析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调查对象中三甲医院232名,女性225名,男性7名,年龄19~54岁,平均(30.52±8.2)岁,护龄1~32年,<5年的110名(47.41%)、5~9年的 54名(23.28%)、10~14年的 28名(12.07%)、15~19年的10名(4.31%)、>20年的 30名(12.93%)。职称:副主任护师及以上8名(3.45%)、主管护师44名(18.97%)、护师 101 名(43.53%),护士 79 名(34.05%)。文化程度:大学本科117名(50.43%)、大专111名 47.85%),中专4名(1.72%)。见表 1。
表1 不同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状况比较
SCL~90是已标准化的症状自评量表,是应用较多的一种心理卫生综合量表,该量表的评定结果具有较高的真实性,能较好地反映一般人群的自觉症状和严重程度[3]。我们根据临床护理实际情况增减了部分内容,更能反映出医院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
护理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护士每天面对的是疾病人群,并且工作节奏快、情绪压抑,有急危重症病人时,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加上生活不规律,责任心强,易出现疲劳、失眠等症状[4-5]。人体长期处于生活事件引发的心理应激状态,会造成心理健康状况下降,负性心理体验增多[6]。
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状况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调查结果显示,急诊/重症ICU护理人员心理状况最差。原因是护理工作量大、繁重、琐碎,经常面对危重症患者,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必须保持头脑冷静,反应迅速,精力高度集中、紧张,以及面对死亡患者心理产生的应激[7]。对于重症ICU患者,无家属陪护,基础护理(翻身、叩背、温水擦浴、大小便处理、等等一切)、医疗护理都有护士来完成。同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时刻准备抢救。造成护理人员椎间盘突出占很大比例,并且承受巨大的专业压力,及与工作有关的复杂人际关系,这些都使护士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而对于普通内科、外科有家属陪护,基础护理一部分由家属来完成,相比之下心理状况要好一些。其他科室护理人员心理压力要更好些。说明调查结果呈"山峰"状分布。
综上所述,随着医疗行业竞争激烈,护理工作任务日益繁重,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呈现出不同的心理压力,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大幅提高[8],严重时工作深感力不从心,身体疲惫的同时,对情绪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甚至出现心理障碍[9],因此,对衡水市三甲医院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呼吁卫生部门针对其主要问题进行综合干预,一方面有利于纠正护士的负性心理,促进临床护士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对提高护士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1 陈小珊,陈敬国.护士心理健康状态形成原因及对策[J].临床医学工程,2008,15(10):47 ~49.
2 石英,邓红英.心理援助对提高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2010,7(10):471 ~472.
3 徐丽.武警某部SCL~90调查结果分析[J].武警医学,2007,18(1):28~30.
4 金丽华.临床护士亚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8,7(4):22 ~24.
5 郭阳阳.护士亚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24):88 ~90.
6 Watson R,Gardiner E,Hogston R,et a1. longitudinal study of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nurses and nursing students. J Clin Nurs,2009,18( 2) : 270 ~ 278.
7 杜立莉.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及自我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4).
8 黎柱芳,王志英.高年资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21).
9 陈雪梅.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及综合干预对[J].中国医药指南,2012,8(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