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病常见并发症的常规护理与康复探讨

2013-08-15 00:54刘文慧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偏瘫肢体

刘文慧 杨 华 赵 霞

(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 山东 莱芜 271100)

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临床以急性脑血管疾病多见。其病理变化为脑血管突然破裂或突然闭塞,从而造成该血管支配区域脑组织的功能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等,称为“卒中”或“中风”。轻者经过3~6个月逐渐恢复,可以生活自理,甚至可从事病前的工作;重者昏迷、死亡、或遗留严重的后遗症,甚至需长期卧床,最终死于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本文我们对急性脑血管病常见并发症进行了常规护理与康复探讨,分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9年12月~2010 年12 月收治150 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男90例,女60例,年龄39~78岁,平均67岁。均经CT 证实为急性脑血管病变,其中脑梗塞85例,脑出血3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8例,肺部感染45例,水电解质失衡30例,尿潴留及泌尿系感染34例,便秘58例。

2 护理措施

2.1 加强基础护理。体位护理:出血期间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呕血引起窒息;饮食护理:严重呕血或明显出血时,必须禁食,24h后如不继续出血,可给不多于250毫升米汤、牛奶流质易消化的饮食,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避免进食米饭、油煎、水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同时要禁烟、酒、浓茶和咖啡。

2.2 心理护理: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的前提下,易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而加重出血,尤其反复出血者因反复住院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感到前途暗淡,消极悲观,对治疗失去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提高训练兴趣,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我们做好康复护理[1]。

2.3 用药指导:严格遵医嘱用药,熟练掌握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如滴注垂体后叶素止血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腹痛、心律失常和诱发心肌梗死等,遵医嘱补钾、输血及其他血液制品[2]。纤维多的蔬菜水果。按摩与锻炼,排便时按压天枢穴(脐旁2寸)。平时经常做缓慢腹式呼吸促进肠蠕动。药物治疗可予番泻叶泡茶(每次2g)或者麻仁丸6g,每日2次。对已发生便秘,烦躁不安者应肛塞甘油栓、开塞露或低压灌肠。

2.4 急诊常规护理:有条件者移入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行观察和救治。观察意识和瞳孔变化。定时呼唤患者或进行疼痛剌激,以了解患者的意识状况;通过观察瞳孔变化以判断有否脑疝。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幅度,口唇及四肢末端颜色;保持头呈侧位;机械通气者应调整好呼吸机各项指标及观察运转情况,定时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定期监测血压及观察四肢末端温度和颜色。进行心电监护以观察心率、节律和心电图的各种波幅变化。建立和保持输液通道,以保证随时应用药物。必要时留置胃管、尿管。

2.5 昏迷的护理:脑血管病患者出现昏迷时提示病情危重,其护理质量关系到抢救的成功率。因此,昏迷的护理在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的救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5.1 常规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定时测量和记录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专科情况的观察:观察患者对外界刺激和言语信号的反应,以及肢体对疼痛刺激的反应,记录意识、瞳孔和眼球运动的变化。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防止患者着凉并发呼吸道感染;定时进行通风和紫外线空气消毒,防止病房内交叉感染。

2.5.2 预防并发症:皮肤护理:将患者放置于气垫床上,做到床单平整,清洁,无皱褶,中单下放置橡皮布,防止尿便污染,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骶尾部、双侧髂骨、外踝及枕骨等骨骼突出部位放置气枕或气圈。每1~2小时翻身1次,对于受压部位的皮肤定时使用50%乙醇按摩,防止褥疮发生。眼部护理:双眼或单眼闭合受限者用凡士林油纱覆盖,防止异物落入;定时涂以0.5%金霉素眼膏,防止角膜溃疡;双侧眼睑结膜水肿者,定时用0.25%氯霉素眼液滴眼,防止感染。口腔护理:外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口腔,每日3~4次。出现口腔炎症者给予1∶5000呋喃西林液清洁口腔;出现口腔粘膜白色分泌物者,提示有真菌感染,给予4%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出现口腔溃疡者,给予1%双氧水清洁创面,并行紫外线照射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尽量采取侧卧位,平卧位时头应偏向一侧,以防止舌后坠和分泌物阻塞呼吸道;有分泌物和呕吐物时应立即用吸引器吸干净,防止误吸和窒息。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尿失禁或尿潴留的患者应给予气囊式留置尿管,每4小时开放1次;每日使用1∶5000呋喃西林液250ml冲洗膀胱1~2次;每日冲洗会阴部1次;每周更换一次性尿袋两次。饮食护理:给予鼻饲匀浆饮食,每日热量维持在1500~2000卡,液体量保持在2000~2500ml。每餐注入匀浆前应抽取少量胃液,观察是否有上消化道出血的存在。每2~4周更换鼻饲管一次。保持大便通畅:对于应用缓泄剂仍不能排便的患者,隔日给予开塞露纳肛促进排便,仍不能奏效者可给予小剂量低压不保留灌肠。

2.5.3 康复性护理:基本体位:患者平卧位时,头部与躯干均应呈一条直线,面部略朝向偏瘫侧。肩部和髋部各用一个枕头稍垫高,使上肢保持稍外展位,肘关节在枕头上伸展。下肢伸直,膝关节稍屈曲,足底放置支架、沙袋或棉垫。侧卧位时,瘫痪侧上肢保持肩外展位,上肢保持伸肘、伸腕和伸指姿势;下肢保持适当屈髋和屈膝体位,在膝关节处和外踝处置气枕,保持足背屈的体位。每2小时给予患者翻身一次,侧卧位时可在肩部和腰部放置枕头。肢体的被动活动:患者平卧,由护士对肢体的各个关节进行被动运动,定时进行肩部外展,屈髋关节,伸屈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各个关节活动每日3~5次,每次20分钟。促醒护理:经常呼唤患者的名字,给予言语信号刺激;定期指导家人对患者肢体和全身皮肤进行按摩,增加外界刺激;给予患者双耳放置袖珍收放音机的耳机,以言语和音乐共同促醒。

2.6 瘫痪的护理:瘫痪是脑血管病患者最常见的的症状,正确护理有利于预防并发症和肢体功能的恢复。

2.6.1 偏瘫的护理:根据患者偏瘫侧肢体肌力的情况制定护理等级,注意偏瘫侧肢体的正确体位,保持大关节和手的功能位。肌力在Ⅳ级左右的患者,可以在扶持下行走,给予一级护理扶持入厕,并注意预防摔跤。肌力在Ⅲ级以下的卧床患者需放置床档,以防患者自行翻身或坐起时坠床。对偏瘫侧肢体肌力III级以下的患者,应定时协助翻身和进行肢体被动运动。对意识清楚患者,每日协助保持坐位数次,如为右侧肢体偏瘫患者,应训练左手使用餐具或练习写字。根据患者意识和肌力情况可在发病后数天后进行肢体功能锻炼;脑出血患者一般应严格卧床2~4周,在发病1周左右,如病情允许,可在床上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对于合并失语的患者每日可进行简单的言语训练。对于情绪低落的患者应积极开展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并训练生活自理的能力。

2.6.2 四肢瘫痪的护理:保持正确的体位,平卧时在肩部和髋部放置枕头或棉垫,侧卧位时使上肢呈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和腕关节伸直的姿势,下肢稍屈髋、屈膝和踝关节背屈。每1~2小时翻身1次,定时对骨隆起部位皮肤进行按摩。吞咽困难的患者给予鼻饲匀浆饮食,保证充足热量和水分的摄入。尿潴留或失禁者给予留置尿管,每4小时开放1次,每日冲洗膀胱1~2次,每周更换一次性尿袋2次。合并意识障碍的患者,注意头偏向一侧,做到定时扣背和吸痰,防止口腔内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每日上、下午对患者的肢体进行被动活动各1次,每个关节活动3~5次,每次活动时间10~20分钟。意识清楚的患者每日可进行坐位训练数次,并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四肢瘫的早期康复训练。

2.6.3 球麻痹的护理:对于构音障碍者,应耐心听其表达意思,必要时请其用文字表达。对于呛咳者,应教会患者或其家属如何进食,如用吸管饮水,进食糊状食品,在坐位下饮水或进食。对于吞咽困难者,应留置胃管给药和进食;在恢复期训练进食。口腔和鼻咽部分泌物较多者,应及时协助吐出或吸出。每2~4周更换鼻饲管1次。

2.7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合并症。小量出血时仅表现为呕吐或胃管内抽出咖啡样胃内容,大量出血时可呕吐鲜血,并可能出现失血性休克,应给予紧急处理。

常规护理 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小量出血患者下颌处放置一次性垫巾、弯盘,大量呕血的患者床旁准备洗脸盆或水桶,收集呕吐物。定时测量和记录脉搏、血压、心率,有心率加快者可给予低流量吸氧。出血期间禁食水药,对于大量呕血的患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有血压下降者配合医生抗休克治疗。对于出血量较大的患者立即检查血常规、血型和做交叉配血试验。

2.8 褥疮的护理:褥疮是脑血管病患者因护理不当最常发生的并发症,易在发病后24小时之内和2~4周发生,可引起严重感染加重病情。因此防治褥疮对于护理来讲显得尤为重要。

2.8.1 预防褥疮的皮肤护理:对于偏瘫或四肢瘫痪的患者严格执行1~2小时翻身1次的制度,做到动作轻柔,严禁在床上拖拉患者,以免发生皮肤擦伤。保持床单平整,做到无皱褶、无渣屑,及时更换被尿便污染的尿布或中单。保持皮肤清洁,每日上下午背部护理1次,每周床上擦澡1~2次,在翻身时对骶尾部和骨隆起部位进行按摩。对于易受压部位或骨隆起部位可放置气枕或气圈,有条件者可使用气垫床或自动翻身床。

2.8.2 褥疮的护理:当受压部位出现皮肤发红、肿胀变硬时,应避免该部位继续受压,局部涂以2%的碘酒或0.5%的碘伏,每日数次。当皮肤发红区出现水泡时,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水泡内液体,保持表皮完整贴敷,局部涂以的0.5%的碘伏,每日数次,保持创面干燥。当水泡部位出现表皮破损时,局部涂以0.5%的碘伏,每4小时1次;创面可用新鲜鸡蛋内皮贴敷,促进表皮愈合,并给予红外线灯照射,上下午各1次,每次15~20分钟。当表皮出现坏死,形成溃疡,面积逐渐扩大,并深达皮下组织时,局部给予3%双氧水去除腐烂组织,再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局部涂以0.5%的碘伏,保持创面干燥。每日换药1次,每次换药时用75%乙醇消毒周围皮肤。当溃疡深达肌肉组织时,需做局部清创手术,术前对创面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术后全身应用抗生素,创面用凡士林油纱覆盖,每日定时换药。

3 讨论

急性脑血管病大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其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脑梗塞发病率为93/10万,患病率112/10万;脑出血发病率为81/10万,患病率为112/10万[3]。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我们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病情,如发病后数小时或数天而发生的应激性溃疡,应该观察呕吐物和排泄物的量、颜色和性状;患者发病后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上卧床咳痰无力或过去有支气管炎和其他肺部疾患,容易发生肺部感染,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发热、心率加快、呼吸加快、痰量增多,甚至脓痰或黄痰,肺部可闻及水泡;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有关疾病的基本知识,尤其是知道如何避免诱因,防止再次出血,指导病人如何自我控制情绪,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避免激动及突然用力,控制血压,使血管保持在较稳定的水平,以免血管再次破裂;教会病人家属测量血压的方法,每日定时监测血压,发现血压异常波动应及时就诊;调整饮食,避免高胆固醇及刺激性食物,调整不良饮食习惯,教育病人戒烟戒酒,避免突然用力过猛;指导病人及家属进行康复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保持肢体功能位。鼓励病人增强自我照顾的意识,通过康复锻炼,尽可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并可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病人我们应观察受压部位,皮肤的颜色,防止褥疮发生;病人及家人介绍脑出血的先兆症状,如出现严重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活动不灵、口齿不清等表现应引起重视,及时就诊。告诉病人家属若再次发生脑出血时现场急救处理措施,如使病人保持镇定,松开紧身的衣服,维持呼吸道通畅,拨打急救电话等[4]。所以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并发症较多,病情变化快,我们不仅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病情,并且对出现不同的并发症给予相应护理措施,以利于提高病人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1] 高丽萍,霍春暖,张雅静等.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1999,34(7):393

[2] 高少茹,林惠卿,林秀兰.卧位护理在偏瘫中的应用.实用护理杂志,1998,14(10):517

[3] 李红玲,郭力,宋兰欣等.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早期康复疗效观察.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9,14(5):202

[4] 王喜全,张京.急性脑血管病偏瘫的早期康复护理.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1):29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偏瘫肢体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