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满萍
江苏省兴化市第五人民医院 江苏兴化 225766
人类文明已经迈入21世纪,医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已经不局限于治愈疾病,如何减少治疗的并发症,如何使妇科手术真正切除病灶而不损伤正常组织,如何从根本上预防疾病的发生,已成为人们追求更高质量的医疗。微创手术应运而生。
所谓的“微创”,顾名思义,是尽量减少手术破坏正常组织,将手术对全身各系统的功能的影响降到最低。微创手术的指导思想由19世纪的霍尔斯特德提出,主要有轻柔、正确止血、避免大结扎、缝合材料好、锐性分离等。进入21世纪后,在生命、工程以及信息科学的高速发展基础上,微创手术进入新的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的模式,这一模式已经基本覆盖所有的外科分支[1-2]。
妇科微创治疗技术的类型有腹腔镜技术,宫腔镜技术和射频消融技术,具体的主要涉及有微型腹腔镜手术、无气腹腔镜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生育镜的组合及应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等,这些技术各有利弊,例如在无气腹腔镜手术中,术中采用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器械和缝合技术,也可以进行快速的腹腔吸引,一方面保护了良好的手术,另一方面大大缩短了手术的时间,但是吊杆可能会影响手术的操作,易于扩展肠道,肥胖的患者会增加手术过程的难度;Marianowsk指出,微创收入不需要中间转换为开腹手术,这样切口感染的机会以及疤痕就会减到最小,但是,这一过程需要小的设备器械,伴随的是小的视野,这样就会对医生的技术有较高的要求,这也是医疗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因此医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还需慎重选择。
妇科微创手术的种类有很多,好处也是显而易见,它已经逐渐成为很多女性的首选手术方式,在这里我主要介绍两点:①在手术过程中腹腔镜的使用,一方面腹腔镜妇科微创手术是在腹部闭合性的盆腔内进行,医生可以直接观看显示屏,这样大大降低了手术的难度,降低了患者的风险,另一方面,腹腔镜妇科微创手术兼具诊断和治疗的作用,这样腹腔镜妇科微创手术已经成为某些妇科疾病诊断的金标准。②在手术过程中由于不开刀或尽量减少开刀,对机体干扰小,这样使患者在手术后恢复很快,进而减少住院时间,减少手术费用,大大优化了珍贵的医疗资源。
微创技术虽然已取得了很大发展,也是大势所趋,但实践过程中难免存在部分问题:①过度阴式手术[3]:阴式手术是利用阴道这种天然孔道施行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腹部不留手术疤痕等优点,但是由于视野小,适应症、禁忌症难以把握,同时医生缺乏合适的手术设备和操作技巧等原因,目前阴式手术还只是局限于对子宫脱落的患者进行阴式子宫切除术。这一现象可能会随着腹腔镜的使用而减小,因为腹腔镜大大开阔了医生的视野,减小了手术的难度;②介入治疗后引起的并发症:微创手术给患者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好处,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无论什么样的手术,都会有它的并发症[4]。目前,手术的并发症主要有出血性并发症、脏器损伤性并发症、感染性并发症、皮下气肿、子宫穿孔、宫腔黏连等。对于这些并发症,我们能做的也主要就是术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前术后注意个人卫生,手术过程严格按照手术流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伤,以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出现机会。
在1989年,有位名叫Reich的医生首次采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在2001年举行的第九届欧洲妇科内镜会议上,有位学者指出,到了2025年,所有的妇科手术都要在腹腔镜和宫腔镜的指导下完成。这一理论可能过于绝对,但基本的趋势已定。未来妇科微创手术可能逐步过渡到无创个性化手术[5]。
1.无创全方位迷你诊断机器人:这样的迷你机器人是利用了体腔内的黏液,悬浮在体腔内,并且在体内的流体动力学和运动的有关原则。这种迷你机器人能够携带光学器械,微型诊断医疗器械等,可以完成一系列体腔内的观测和微观操作,这一研究还在进行中。
2.单分子水平的纳米技术:纳米技术以及生命科学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壮大,未来,医疗和纳米结合成为必然。有专家预测,纳米机器人可以携带能够分离的单个核酸分子的微器械,它能够随着血液游遍全身,进而进行细胞的修复、攻击病毒等来保护机体,对血栓、肿瘤等的治疗有显著效果。妇科微创手术有优点,但也有不足,但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微创”,贯彻手术始终。这样,我们能做的就是选择合适的手术流程,手术过程规范化,个体化,排解患者误区,减少患者风险,为妇科微创手术的发展尽心尽力。
1 石一复,朱雪琼.客观认识和认真掌握妇产科微创手术[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09,36(3):169-171.
2 李亚里.妇产科微创技术的观念及新进展[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31(9):845-847.
3 邹杰,李亚里,关铮.妇产科微创手术的发展及存在的隐患[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12(6):467-469.
4 林金芳.目前我国微创妇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149.
5 周应芳,杨慧霞,王建六,等.妇产科热点问题聚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