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理问题的分析及护理措施

2013-08-15 00:54徐国云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7期
关键词:恐惧心理心肌梗塞医护人员

徐国云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五家镇中心卫生院 内蒙古赤峰 024087

心肌梗塞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泡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增高、心电图进行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于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本病男性多于女性。40岁以上占绝大多数。北方较南方为多。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急,病情凶险,并且恢复较慢,易发生不同程度的病情变化,严重者甚至死亡。在所有护理措施中,心理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护理措施中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研究表明,心肌梗塞的发生发展与心理及社会因素在内的许多因素都有关,其中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了解此病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早日康复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心理问题分析

紧张、恐惧心理:剧烈心前区疼痛,伴有濒死感,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

焦虑心理:因本病使患者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力下降,需要卧床休息治疗,短期内治疗不明显,而且易反复发作,这就使患者对治愈失去信心,而产生焦虑、悲观失望的心理,同时家庭经济、工作等问题也可加重其焦虑的心理。

多疑心理:由于患者病程长,疗效不明显,家庭经济等情况,害怕增加家人的负担,是否能治愈而产生怀疑心理。

淡漠心理:患者在初期病痛缓解后,误认为病情已好,不听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劝告,擅自活动,不积极配合治疗。

护理措施

紧张、恐惧的心理护理:多数患者由于环境及角色的改变,病后生活、工作及医疗费用等问题,顾虑重重,精神紧张、烦躁不安。因此,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对其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向其介绍相应的一些基本情况,不要忽略病人的感受,不在病人面前讨论病情,告诉患者疾病的一些相关信息,对病因要做详细解释,使患者陌生感和恐惧感尽快消除。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及时和患者沟通,以免病人产生不信任和不安全感。有了这样的良好心态,患者的紧张心理和恐惧心理才会消除,进而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这样有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所以医护人员应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对病人要和蔼可亲、耐心细致,这样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增强其对治愈的信心,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焦虑的心理护理:患者由于治疗慢,效果不明显,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力又下降,心里很焦虑,所以应及时发现患者心理变化,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使患者能够正确的面对自己的病情。通过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使他们对病情有了足够的了解,并且情绪稳定,不利于患者康复的心理因素消除,使其能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使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多疑的心理护理:由于病程长,家庭经济等情况,患者怀疑医护人员和家人对其隐瞒病情,所以护士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细心倾听患者的主诉,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对患者的饮食、休息、睡眠等方面做好合理的安排,让患者能够感到家庭般的温暖。减轻其思想负担,增强患者治病的信心,努力为其创造良好环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淡漠的心理护理: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不够,误认为无大碍,医护工作者对患者要做好解释工作,关心患者,善于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对于情绪低落的患者,要耐心的劝解,使患者能够加强自我保健,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掌握患者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有的放矢。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就医环境,使患者产生良好心态,避免各种不良的刺激因素,使患者心情舒畅,争取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这样有利于康复,早日恢复健康。

猜你喜欢
恐惧心理心肌梗塞医护人员
帕金森病患者跌倒恐惧心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网球初学者网前截击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拳击训练中克服运动员恐惧心理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中学跨栏跑教学中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对策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7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治分析
静脉溶栓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