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洲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荆州 434020
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科研性、综合性等特点,这便 决定了其在专业人才培养中不可小觑的地位[1]。药学属各学科中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药学实验教学又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操作的重要部分,而多数高校在药学教学过程中都存在重理论、轻实验,重知识、轻能力人才培养误区,在很多教师的观念里,实验教学只是一种实验技能训练,是对理论知识的补充,而没有认识到实验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态度和方法[2]。因此,以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存在缺乏创新性、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的情况。在药学教学过程中,创新性实施教学改革,成为实现培养综合性创新型药学专业人才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学内容陈旧:多数教师潜意识里认为药学实验教学只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而存在,缺乏相对独立性,这对药学实验教学的系统性产生了影响,导致其课程体系长期固定不变,内容陈旧,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更多时候教师由于疲于备课,不注意更新知识,教学内容更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更新,课堂上不能将相关专业知识与学科发展前沿知识融合,这不仅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直接导致了对学生的实验指导缺乏启发性,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各实验教学环节脱节:传统的药学实验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以教材为模板,依据实验讲义内容,实验前先讲解实验目的、内容、操作注意事项等,然后示范,且这些实验中大多数都是教材中提到的实验,而这些实验几乎都是属于验证性实验,学生只需按照书本操作方法按步操作就行,实验过程缺乏新颖性和探索性,阻碍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挥。并且每次的实验多是相互孤立的,不仅并未与课程开展的进度相配套,还未能体现每次实验内容的相互联系,存在实验教学脱节的情况。
实验教学内容缺乏相对独立性:以上所述,多数教师认为实验教学只是附属于理论教学,绝大多数实验内容也仅为验证书本上某些理论知识而存在,忽略了实验教学安排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及创新能力,且实验教学本身也具有内在联系,这一现象是导致药学实验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教学与社会脱轨: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药学实验课的开展多在院校实验室进行,教学地点仅仅是从教室换到实验室,因此教学依然拘泥于课堂,交流范围相对局限,加之部分授课教师不了解社会发展动态,致使学生学习的操作技能十分有限,学科视野也相对狭窄,对于现实社会需求和实际的工作环境缺少直观的认识,对创新的方向的把握就更无从谈起。
考核机制刻板,不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常规的实验考核方式多是以实验报告和学生平时课堂表现为依据,很少使用依据实验成果或结果交流展示讨论会等方式灵活进行,因此无法充分、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而且传统的考核方式教师的主观性较强,考核机制死板,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其培养创新性设计能力不利[3]。
理论与实践并重:药学是一门以实践作为重要基础的学科,而实践教学又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操作水平、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药学教学中,将实验教学放在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克服药学教学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验教学的陈旧思想,转变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并能够推出一系列实验教育教学改革措施,使实验教学成为一个既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又具有其独立职能,对于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有较好帮助的平台。
转变实验教学观念:药学实验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培养技术工人。实验授课教师要彻底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实施实验创新教育,在教学中要侧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一名教师,其教育观念、教学过程、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都应该以创新型人才质量观为核心。
限制实验课人数:药学实验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实验,各个药学实验都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认真按教师讲授、示范的规范实验操作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课人数过多不利于分组,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存在部分学生浑水摸鱼,能躲则躲的情况,为此,实验课时学生需分为若干实验组,几个人一小组进行试验。这样也方便教师观察每位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不正确、不规范操作,必要时还能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教学,更有利于帮助药学生掌握基本的药学实验的规范操作。
1 申志英,宋智敏,徐东税.药学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药学教育,2007,23(3):52-54.
2 陈建济.药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3942.
3 崔国辉.实验教学在药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医学教育,2005(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