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举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453000
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EVLT),因简便、安全、有效及痛苦小得到广泛应用[1]。小切口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胀创伤小,痛苦小,不留手术疤痕,微创等优点,我院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共手术54例,58条下肢,均取得良好效果,无1例复发及死亡,现总结分析如下。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4例,男36例,女18例;年龄27-75岁,平均63.6岁;病程5-31年,平均18年;左下肢38条,右下肢20条,双下肢8例,共有患肢58条。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浅静脉曲张(44条,81.5%);肿胀(23 条,42.59%);胀痛或沉重感(22 条,40.74%);小腿下段营养障碍性病变,包括皮炎、湿疹、色素沉着等(16条,29.63%)。全组54例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史和手术史。
方法:①仪器设备:德国 Dornier公司激光治疗仪,波长810nm,长约2.5cm,激光纤维导管。18G套管穿刺针,手术器械,导管及导丝。②手术方法:首先从内踝后方开一1cm小横口,找到大隐静脉,远端结扎,近端放置0.035导丝,至大隐静脉主干,然后到腹股沟韧带下方,切一1-2cm的小横口,找到大隐静脉及导丝,近端结扎,并且结扎其五个分支,通过导丝放置导管,退出导丝,经导管置入激光纤维。开始用激光治疗。关闭无影灯,可见红外光闪烁。参数设置功率为14W,间断脉冲,每个脉冲时间1秒,间隔1秒,将光纤与激光主机相连,以光纤头部光源作定位指示,并距静脉结扎处约1cm,发射激光,以5mm/s的速度将光纤和套管同步缓慢后撤,同时用手紧压红外光闪烁处,使光纤末端与血管壁紧贴。小腿曲张静脉设定功率为12W采用多点穿刺,间断脉冲治疗。③术后处理:术后待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可下床活动,常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日,还可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针5000IU/日,皮下注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弹力绷带包扎半个月后,改用弹力袜3个月。手术时间20-80min,平均50min。
54例均顺利手术,切口Ⅰ期愈合。术后当天或第1天均能下地活动,术后住院4-6天,平均5天,患肢溃疡,色素沉着等症状好转率98.27%(57/58);与手术有关的皮下淤血,隐神经损伤、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2.06%(7/58),经对症处理后用均得到缓解,无手术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半年随访期内未出现静脉曲张复发,无死亡病例。
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发病机制为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功能缺陷及静脉腔内压力升高三大因素。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是目前大隐静脉曲张最新的微创手术方法之一[2]。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曲张静脉的作用机制是利用激光产生的瞬间高热能效,诱导静脉全程血栓形成,并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内膜广泛损伤,使管壁增厚、纤维化,静脉腔缩小,最终达到使静脉闭塞的治疗效果[3]。手术微小化的目的在于减少患者的病痛,降低住院时间、手术风险及病死率,追求外观美容及时效。
通过本组研究我们发现小切口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胀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大隐静脉两头行小切口手术,快捷方便,出血少,导丝及导管进入顺畅。②皮肤小切口皮内缝合,尽量不留或少留瘢痕,达到美观效果。③结扎大隐静脉近端后,避免激光损伤深静脉。④避免隐神经损伤,小腿膝下部及内踝上隐神经与大隐静脉伴行较近,故适当降低功率到10-12W。⑤避免静脉壁穿孔,导致皮下淤血,减少应用激光功率。⑥激光治疗后下肢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本组做到提前预防,应用肠溶阿司匹林或低分子肝素钙针,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综合所述,EVLT已将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带入了微创时代,取代传统手术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小切口联合激光腔内治疗手术,效果更趋于完美。
1 蒋米尔,张培华.血管外科发展的挑战和机遇[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4,9(1):2.
2 崔彦收.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68例[J].疑难病杂志,2007,6(8):498.
3 潘修勇,夏子泳,郭居.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2):138 -139.
4 史建中.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319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14(10):828-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