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传军
(大连民族学院组织人事部,辽宁大连116605)
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民族高等教育担负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双重责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院校坚持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服务的办学宗旨决定了民族院校办学既要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又要体现自身民族特色,为党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服务。因此,研究维护民族院校维稳工作机制,对于保持民族院校自身发展,维护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民族院校学生主体自身特点的变化,影响传统维稳工作的实效性。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达60%以上,80%以上的学生来自民族地区,学生基础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来到校园后在生活环境、学习方式、风俗习惯、人际交往、就业等各方面会面临更多的压力,如果学生自身心理素质不高,又不能得到很好的心理疏导将容易引发校园不稳定事件。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时期民族院校学生的生活模式也发生了转变,移动互联网因其便携性、实时性、丰富的体验感迅速成为学生在校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和人际交往范围,但同时由于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满足学生求知渴望,加速教育体制改革和优化学校管理方式的同时,一部分学生因个人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自身需要而迷恋网络游戏,严重损害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学生变得心理封闭和逃避现实社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这些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将会越来越多,给高校管理与安全带来更多危害”[1]。这些问题为现有的维稳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诱发民族院校不稳定现象发生。青年学生思想单纯、思维多样,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目前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矛盾凸显,各种社会思想、价值观念彼此碰撞,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虚无主义、功利主义等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念在校园传播,使一些意志力不强的学生受到影响,以致产生思想茫然、精神萎靡等现象,萌生不和谐的因素,在其他诱因的触发下,很容易引起高校的不稳定现象。不仅如此,境内外敌对势力或不法分子借助这只“无形的手”对高校学生进行歪曲价值观和宗教文化的渗透,制造政治性、煽动性和具有攻击性的谣言,进行反动宣传,挑拨学生与社会、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成为学校维稳的不利因素。由于民族院校固有的特点,民族院校还很容易发生与民族、宗教以及民族地区相关的事件,我们称之为民族类事件[2]。这类事件发生频率不算太高,此类事件特别容易被敌对势力和反动势力利用,对于民族院校其影响程度之恶劣远远超过其它事件,同时民族院校学生民族成份等方面有较大的关联甚至类同,不稳定的因素还会迅速传染和蔓延,容易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此类事件的处置是民族院校维稳工作的重点。
(3)民族院校传统维稳工作模式陈旧,不能适应维稳工作的新需求。当前,民族院校的维稳工作模式基本上是:学校一级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全权负责高校的稳定工作。学校党委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主要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安全稳定工作。学生日常安全稳定工作的开展基本上由学生工作部门和各学院承担,辅导员岗位是开展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最前沿阵地。一旦学生中出现异常情况,辅导员须立刻向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汇报,学院再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向学工部门和学校分管领导汇报。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移动网络技术的普及,原有的维稳工作模式显示出了危机预警机制及应急计划的科学性不够,维稳机构的职能界定不够清晰,危机预警与处置的网络信息化平台建立不够完备等问题,不能很好的适应维稳工作的需要。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在科学规范的指导下开展民族院校的维稳工作,在政策制定、制度实施、过程控制中都要坚持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民族院校维稳工作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由内在多个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动态运行的过程,为了确保该系统的有效、良性、协调运行,就要以科学性原则为前提,既要遵循维稳工作的一般规律又要把握民族院校的特殊规律,以正确的教育理念和规范的工作流程为保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项教育和活动,在注重各子系统内在良性运转的同时,把握子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各子系统之间协调、高效地运转,发挥出维稳工作机制的最优化效果。
(2)长效性原则。长效性原则是指在民族院校维稳工作机制的构建中使制度和运行机制能够保证长期有效地运行,使维稳工作机制的功能和系统保持长期的稳定,能够达到预警防范的功能。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民族院校的维稳工作要渗透到教育、思想、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做到时时、事事、处处提高安全防范的意识,坚持工作的长期性,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侥幸心理,把各种矛盾解决在萌芽之中,防止矛盾的激化,这样才能够确保民族院校的团结和稳定,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3)民族团结原则。民族团结原则是指在民族院校维稳工作机制的构建中始终坚持维护民族团结,以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为维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族院校以“为民族地区服务、为少数民族服务”为办学宗旨,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民族团结,是民族院校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民族感情,对民族问题极为敏感,如果对这些问题稍有疏忽可能就会挫伤他们的民族感情,极易产生不稳定的因素。因而在维稳工作中要时刻以加强民族团结为重心,化解学生的偏激情绪,澄清学生的思想认识误区,增强学生的“四个认同”,反对国家和民族分裂,使广大学生成长为自觉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践行者。
(1)构建完善的制度管理机制。当校园突发事件发生时,应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机制,完善应急处理预案。民族院校必须建立健全应急组织指挥体系,要设立常规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便能够及时对出现的危机进行处理。针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设有相应的专项应急处置工作组,明确组成及职责。在应急工作小组的组织结构方面,基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应该注意由原来自上而下的垂直指挥结构向扁平化的横向协同结构转化,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2)构建有效的预警防控机制。在原有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建立民族院校突发性事件情报预警和反馈系统,应该将学工系统、保卫系统、后勤系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校园网络系统、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系统等纳入其中。通过建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监测和管理机构,加强日常监测,及时预警、反馈和做出应对。同时通过建立校长信箱,领导接待日,公示制度等方式,完善日常信息的反馈和沟通平台,为领导层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依托原有的辅导员、学生信息员队伍,加大培训力度,加强日常应急能力的培养,健全应急心理干预机制。从日常工作入手,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尽可能将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因素降到最低,减少影响校园安全稳定事件的发生。
(3)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体系。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和安全感,更能有效地促进校园的安全稳定。民族院校最大的特点是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风俗习惯的各民族学子汇聚在一起,校园文化也更凸显出包容、开放、和谐的特点。因而,在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上,要突出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主旨,以社会主义核心矫治体系引领校园文化思潮,通过少数民族知识竞赛、民族风情展示、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等活动,构建多层次丰富的校园文化体系,使各民族学生再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中,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感受多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保持社会稳定。
(4)构建健全的服务保障机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建立健全大学生服务体系。民族院校的稳定主要是学生的安全稳定,做好在校大学生的安全稳定工作,民族院校的稳定就有了根本保证。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就业指导、学业指导机构,为民族院校大学生个人成长提供针对性服务,提高学生在校期间应对各种压力的能力,及时处理容易引起校园安全稳定的诱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氛围,举办有利于民族团结,提高个人修养,喜闻乐见的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能够走出网络,实现自我,能够在实践中增知识,长才干。
(5)构建丰富的各类教育体系。面对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文化冲突多变,不良网络文化影响,及民族类事件的影响,针对民族院校学生特点重点加强课堂主渠道建设,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的学科建设,从思想意识层面促进大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法律意识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民族院校学生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使学生在校期间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降低安全稳定事件的发生。同时针对民族类事件,要及时关注社会上的民族类事件对来自该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第一时间了解相关事件真相,迅速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做好相关工作。
民族院校维稳工作机制是民族院校做好维稳工作的前提,其机制本身也应是与时俱进的,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学校和学生实际,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
[1]申淑征.浅谈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J].沈阳工程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01.
[2]何峰.民族院校校园稳定与学生教育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