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时期东北的中医

2013-08-15 00:52
外国问题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王明西医医师

钟 放

(东北师范大学 日本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24)

日本是亚洲最早吸收西方医学的国家,其标志是1774年杉田玄白和浅野良泽翻译并出版了荷兰语的《解体新书》,此后,西方医学渐渐超过“汉方医”,在日本占据优势地位。由于明治政府的限制与打压,“汉方医”到20世纪初在日本已濒临绝迹。在中国台湾和东北地区,日本也将取缔中医作为文化殖民的一种方式。

据《吉林省志·卫生志》记载:1796年(嘉庆元年),中医传入今吉林省管辖区域。此时间早于长春建城,但传入的具体地点和所涉人物不详。到“九一八”事变前,东北的中心城市,中医都已经具备一定规模,成为可以和西医分庭抗礼的行业。作为文化群体的中医必然和日本殖民主义发生碰撞。

一、日伪的中医政策与医师法规

伪满洲国成立后,为加强殖民统治,日伪制定了预防传染病、防治地方病、普及医疗、禁绝鸦片的卫生政策。为达到上述目标,则必须健全卫生行政体系,培养医务人员。

1932年,伪满民生部下设了卫生司,翌年改为保健司,下设医务、防疫、保健体育三科,统一了医疗行政体系。日伪规定,除原持有中医资格证者暂准行医外,不再允许新的中医开业,企图使中医自消自灭。殖民当局还强令将“中医”改称“汉医”。若在字面上将“汉医”解释为和朝医、蒙医并行的汉民族医学并无不可;但是,伪满改“中医”为“汉医”,目的是让东北同胞忘记祖国,认同“满洲国”,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伪满成立之初,长春市有中医253人,中药店铺43家,从业人员328 人,经营药品达850 多种[1]252。长春周边地区坐堂的中医也很多,其中,榆树县678人、德惠县61人、九台县306人、双阳县207人[1]253。

1935年,日伪曾调查“境内”西医和中医的数量,统计结果显示:西医总计2 497人,汉医总计10 317人,共12 814人;每万人有西医0.8人,中医3.3人[2]。中国东北的医生严重不足,而中医在数量上占据优势。

日伪以建设“法治社会”为目标,将医疗也纳入法律调整范围之内,先后颁布了多部和中医相关的法规。1936年11 月26 日,伪满洲国《医师法》颁布,翌年3月1日正式实行。《医师法》总计十六条,第一条规定: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之一者即可取得医生的资格:

(1)在官公立医学校或文教部大臣或蒙政部大臣所指定之私立医学校毕业者;(2)医师考试及格者;(3)在外国(日本)医学校毕业或在外国受医师之认可于命令之规定者[3]。

按《医师法施行规则》第一条规定,欲申请医师认许者,须填写具有籍贯、住所、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的申请书,向民政部或蒙政部大臣提出,经认可后即登录在医师名簿上。登录的内容包括:登录号及登录年月日、医师籍贯(外国人则包括国籍)、医师资格取得的时间等[4]。

除《医师法》外,还颁布了专门的《汉医法》,其中规定:“学习汉医五年以上,汉医考试及格者”取得“汉医”资格;“未经允许开业者处六月以下之有期徒刑或五百元以下之罚款;勒令停业者如私自行医处三百元以下之罚款。”[5]此规定对于“汉医”资格的取得极为苛刻,目的在于逐渐消灭东北的中医。

依据《医师法》第一条第二款“医师考试”的规定,1937 年3 月13 日,日伪颁布了《医师考试令》。医师考试分三部进行:第一部考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物学;第二部考内科学、防疫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第三部考内科学(内含调剂法)、外科学(内含花柳病)、妇产科学、眼科学。以上第一、二部为笔试,第三部为临场考试(面试),三部分依次进行。“非经第一部考试合格者不得受第二部考试,非经第二部合格者不得受第三部考试”[6]474。

从1937年至1944 年共举行了八次医师考试。只有三部都合格者才发给医师证书,仅一、二部合格者不发证书,也不允许开业。日伪这种医师考试对中医明显不利,实际是用考察西医的方式对中医开业设置障碍,遭到广大中医从业者的抵制。伪满后期的医师考试办法明显增加了中医的比重,《国民医疗法施行规则》第二十条规定:“第一部包括汉医诊疗学(主要为内科学,妇人科学及小儿科学)、汉药学(本草学)、解剖学、生理学、卫生学(含传染病学);第二部包括汉医诊疗学(主要为内科学、外科学、妇人科学及小儿科学)、汉药学(主要为鉴定)。”[7]这是中医作为文化群体抗争的结果。

二、高超的医术与深厚的社会基础

日伪之所以不能完全消灭我国传统医学,首要原因是中医已经在东北形成深厚的社会基础。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东北逐渐推广以来,中医部分取代了少数民族医学、民间巫术和各类疗病土法,成为百姓求医问药的首选。伪满时期,中医已经遍及“全境”,且在药房和医生人数方面多于西医。以北部的鹤岗为例,1912年至1945年,私人开设的中药店最多时约10家[8],能够满足当地人民的需要;在中俄边境的萝北县,1932年,西医黄香蒲到兆兴镇行医,是全县第一位西医,日伪统治时期有十几名散在的中医和2名西医[9]。就伪满全境来说,中国人开设的西医诊所集中在城市,能做小手术和外伤包扎。城乡的老百姓对西医不甚了解,多数情况下还是求助于中医。

2013年3 月16 日,作者在长春市图书馆采访了张老先生(1936 年2 月19 日出生在长春市),他讲道:“我们全家所有的疾病问题都求助于长春市著名的老中医王少周:王少周每次看病都不说话,进门就诊脉,然后家里人就跟着王大夫去抓药。我小的时候出疹子,邻居的小女孩和我同岁,也出疹子,她父亲姓马,是大安电影院的经理,他们家求助于西医,结果,小女孩后来没有治好,死掉了。”这个事例说明中医在伪满时期是颇具社会基础的。

日本殖民者废除中医的计划并未得逞。他们不得不正视中医的疗效,逐步放宽限制。日伪曾逼迫东北著名中医马英麟到伪新京特别市立第四医院就职。该医院共分10科,每科均由日本的医学博士任医长。后增加的中医科由马英麟担任医长,实际上允许了中医在西医院里求生存。马英麟到任后,有一名化脓性腹膜炎患者,经外科医长确诊,决定开刀,但吉凶不保。患者不同意,要求马英麟治疗。马英麟用中药治疗,一剂痛减,二剂痛止,三剂痊愈[10]。日本医长检查属实后大为震惊,承认中医确有独特的疗效。伪民生部也不得不逐渐承认中医的疗效和地位。

为了研究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以及中药的作用,1941年9月,在翠华医院附设了汉医研究所。所长由医院院长张继有担任,研究工作由医院中医科负责,医长先为马英麟,后由孙纯一接任,设病床30张,初步开展了中医临床学的研究。1945年初,由伪民生部与文教部协商成立了培养高级中医人才的“东方医学院”,校址在今东二马路,招收伪国民高等学校毕业生,学制五年。院长由伪民生部保健司退职的日本人植林秀一担任,并组成理事会管理校务。同年6 月,招生80 余人[1]253。伪满垮台后,一度改名为东方医科大学。

三、“汉医会”与“汉医讲习会”

日伪统治下,东北地区公开的社会组织屈指可数,“汉医会”是其中之一。这是东北中医为维护祖国医学的发展,组织起来传播医学的一种方式。

1938年,延吉地区率先成立了“汉医讲习会”,培训朝鲜民族医567人次[6]473,形成了以金九翊为代表的延边朝鲜族“四象方”医学派。

1939年,伪首都警察厅根据中医界曹寅等五名代表的呈请,指令筹备“汉医会”,并设立了“首都汉医会筹备处”,同年3 月11 日,正式成立了“首都汉医会”,曹寅为会长,并制定《会则》七章十四条。1941年,在“汉医会”的主持下,举办了“汉医考试”。这是医学界为保存民族文化而发动抗争的结果。很多名医成为伪政府“汉医考试委员会”委员。就这样,伪满实际上出现了中医考试和西医考试并行的局面。通过“汉医考试”取得行医资格的渠道比以前畅通了,日伪消灭中医的图谋失败了。

为提高中医业务水平,各地“汉医会”的骨干又组织了“汉医讲习会”。张继有回忆说:“争来了考试权,就面临如何应付考试的问题。当时的中医,是以师带徒的方式,背诵一些汤头歌、四百味等,从师在临床中学习,优点是从实践中来,不尚空谈,缺点是老师的所长不一,所学有多少,水平有高低,多数徒弟理论上狭窄、支离,难于应付系统的理论考试,更何况还要考西医基础知识,就更困难了。为此,我往返于沈阳、哈尔滨、吉林、延吉、四平等地,呼吁成立了汉医讲习会,组织应考中医进行为期半年的系统学习,以《医宗金鉴》、《本草备要》、《温病条辨》为中医教材,请阎德润编写了《生理学辑要》,王洛编写了《防疫学》,我编写了《简明解剖学》、《法定传染病提要》等为西医教材,聘请各地著名中西医讲课,我担任了长春、四平等地的讲课任务,系统讲授了伤寒、金匮、温病、临床备科及中药、西医课等。”[11]

“汉医讲习会”用6至8个月的时间,进行了中医基本理论的讲授以及西医解剖、生理、防疫等课程的学习。聘请长春市著名中医董翼章、聂春阳、王海滨、汪玉亭、吴甲东等授课。“汉医讲习会”从1941年开办,每年一期。为普遍提高中医的理论水平和普及新医学知识,各地“汉医会”还先后组织了40期的短程讲习班。

1941年11月3日,经伪满洲国民生部批准,“满洲中央汉医会”(办公地点位于今长春市东四道街附近,后迁至西五马路)成立,标志着日伪完全承认了中医的地位。

“汉医考试”的效果非常明显,“自1941年开始至1945年,每年可考取一二百名,为人民保留了一批优秀的中医人才,如黑龙江马骥,辽宁刘荩文,长春高世昌、李树堂、冯云桥等后来均成为各省的知名中医。”[11]

伪满洲国成立后,东北地区原有的医学刊物都遭到禁止。1942年3月,“中央汉医会”主办的《医林》杂志创刊,到1944年5月,共出版12期。《医林》杂志宣传了伪满民生部的卫生政策,但也普及了医学常识,包括传染病预防的知识等,开展了中医药的学术研究与探讨。

四、创办中医学社

伪满成立前,中国东北就出现了一些正规的中医私立学校。长春地区有爱生医学社、长春县林氏医学社(三年制)、农安中医学社、长春县立医塾(六年制)等。伪满统治时期,中医的延续基本上靠以师带徒,但医学的讲授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新式的中医学校逐渐增多。

1928年,徐壮尤(又名徐济民)创立了西安县(今辽源市)博士学校,学制四年,第一年招收28人[12]。此学校伪满时期依然招生,在学期间一直名列前茅的王振江等人,后来成为辽源市的中医骨干。

西安博士学校开设的前一年,王明五和侄子王景戎共同创立了呼兰中医学社,地点在呼兰县城北大街路西,共有二十六间房舍,其中十一间为教室。伪满初期,呼兰中医学社坚持招收学生,每期少则二三十人,多则四五十人,生源遍及今天的黑龙江和吉林地区。学制五年,三年讲授课程,两年临床实习。学社纪律严明,秩序井然。王明五叔侄担任授课教师,还聘请了常东山、王子君和刘汉生等著名中医任教。王明五全面负责,王景戎兼任教务,王继仁(王明五长子)负责后勤。教学内容除《黄帝内经》、《难经》、《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外,王明五还根据古代经典自编了一些通俗易懂的教材。

在教学方法上,王明五改变了老师圈书,学生死记硬背的方法,采取理论和实习结合,听讲和自学结合的方法。先由教师授课,再让学生消化理解后背诵,并随时临床实习。学社每周末都有医学讨论会或讲演会,提前公布题目,师生共议,共同提高。对于医学问题,如果几种意见不一致时,王明五也会发表观点,但绝对不压制学生的个人创见。在讲药性时,他把学生带到药房,一方面用眼辨认实物,一方面用嘴辨尝药味,学员水平提高很快。

1940年,日伪当局通知王明五,必须将“呼兰中医学社”改称“呼兰汉医学社”,否则就取消其办学资格。王明五据理力争,不同意改名。最后还是宣布停办呼兰中医学社。此后,他用各种方式继续向殖民当局抗争。

1941年,日伪统治者为笼络呼兰中医界,成立“呼兰汉医会”,强迫王明五参加。中医同行一致推举王明五为会长,王还被选为伪滨江省汉医会副会长。他虽不愿为日伪统治者做事,但为发展中医,仍尽心尽力。学社解散后,他创办了刊物《汉医会研究》,开展中医之间的业务交流,并著有《医学便读》等著作。

结语

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以后,采取了限制中医的政策。据统计,1897 年,台湾地区有医生1 070人,包括中医1 046人、西医24人。1945年日本投降时,台湾持有中医执业许可证者仅余97人[13]。可见,日本逐渐消除中医的政策在台湾局部起到了作用。伪满时期,东北中医的人数不但没有减少,队伍反而扩大。在日伪许可下活动的“汉医会”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

经历了殖民统治的东北中医最大的贡献是维系了医学传承。伪满时期很多著名中医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医学校、医疗机构或卫生行政机构的负责人,而他们培养的学生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医骨干。

[1]长春市志·卫生志[Z].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2][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满洲国史·分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校办印刷厂,1990:862.

[3]伪满洲国政府公报[Z].第1251号.1936-11-28.

[4]伪满洲国政府公报[Z].第1252号.1936-12-05.

[5]伪满洲国政府公报[Z].第1285号.1937-02-18.

[6]吉林省志·卫生志[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

[7]王洛.简明卫生学[M].长春:满洲中央汉医会,1944:218.

[8]鹤岗市志[Z].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741.

[9]萝北县志[Z].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2:737.

[10]沈阳市志[Z].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213.

[11]武衡.东北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5)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医药卫生卷[Z].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8:390.

[12]张锦春.老城旧事[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6:92.

[13]肖林榕.民国时期海峡两岸中医药交流[N].中国中医药报,2009-08-18.

猜你喜欢
王明西医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Higher Derivative Estimates for a Linear Elliptic Equation
走过318
“看不见”的王明华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