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欣(鞍山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辽宁 鞍山 114007)
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学与体育教学之所以能够相互渗透并产生新的理论,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人。美这种现象同人的本质有着割不断的紧密联系。也就是说人可以通过创造的方式从而将自己的本质力量以物化的形态呈现出来,使之成为可以观照的对象。
体育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体育教学过程中以美学的视角对体育的一种认识。体育美学是健康美、心灵美、动作美及形态美的综合体现,体育教学以实践的形式把体育中的美表现出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格罗康等人早就主张“心灵美与形体美的和谐一致是最美的境界。”因此,和谐美是美育的核心灵魂,是体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与美学关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两者不能相互代替。
体育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美学的教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师鼓励男学生塑造健美的体魄,女学生美的形体,把不同项目的美通过教学传授给学生,塑造学生心灵美。例如,在进行羽毛球的教学中,属隔网对抗的运动,发球时的帅气美,小球处理的智慧美,扣杀时的潇洒美等充分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到身心愉悦,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体育教学能促使学生精力旺盛、体魄强健、并获得生生不息的活力,从而奠定了健康美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周密组织,展示每次教学内容所具有的不同风格的美。如:田径运动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美;球类运动表现出来的刚性美;艺术体操、花样游泳等表现出来的柔性美:在篮球教学中,强调运球时的节奏,讲究投篮的舒展性,传球配合时的巧妙性。从而把篮球运动的潇洒美,巧妙配合的智慧美,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达到塑造学生心灵美的目的。
运动产生美感,美感促进教学。体育教学的主体是老师,而他同时又是审美客体。老师的审美价值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教学艺术以及个人修养。从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看,体育教学过程是体力与脑力结合的产物,有独特的个性,具备美学的特征。
教学中包含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而教师作为传授的主体不单单只是教会学生,教师应更加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在实践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体育教学中不单单只有动作美而重要的还要语言美。使学生感受到阳光体育,快乐体育带来的身心愉悦。
教学过程中,无论教与学都离不开良好的教学环境,体育也如此。陈旧的器材,破旧的场馆都难免为体育教学中的美大打折扣,利用先进化的教学手段,拥有整洁明亮的场馆及充足崭新的教学器材,则会更加激发学生学习运动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的、快乐的投入到体育运动中。
体育活动及一系列的比赛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样既可以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又可以营造校园学生之间互动的良好氛围。利用课余时间多开展比赛及其他形式的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对运动技能及理论知识的了解和认知。
通过计算机使声像、影像及通信技术融为一体。以一种轻松、直观的教学方法展现体育运动之美,从而达到美育教学要求。例如“跨栏跑”过栏的瞬间,使运动员定格在栏上,让同学们清晰的看到栏上的动作,平时不容易看清和体验到美的享受,通过多媒体的重复或慢放,就能达到很好的美学欣赏效果。这种由内在美到外在形象美的创作过程不但强化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学素养,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因此,体育教师多媒体教学在美学教育中起重要性。
生命在于运动,通过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赋予了学生优美的形态和健美的体魄,还塑造了学生的自然美、艺术美、心灵美和行为美。把体育美学贯穿于教学之中,培养学生们美的情操,正确的体育美学观,积极参加体育实践活动,欣赏各种类型的体育比赛和表演,获得身体上和精神上美的统一。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实施体育美学教育,面向学生开设体育欣赏课;积极创造条件,美化教学环境,培养大学生开展校园体育文化。
[1]胡晓明.体育美学[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5).
[2]小林信次.体育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刘小可,李晓玲.对新世纪中国体育美学在体育的思索[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