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鹏
(中国政法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88)
2007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导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崩溃,进而使金融系统、银行部门以及涉及范围更广的经济部门都随之爆发了危机。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同时它也成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下简称“欧债危机”)全面爆发的导火索。欧债危机最先在希腊爆发,而希腊的状况在欧元区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相继陷入债务危机中,欧债危机对欧元区的稳定造成了极大冲击,并给欧元未来的命运蒙上了一层阴影。
为了实现欧洲的统一,欧洲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们进行了各种努力和尝试。其中,用战争手段统一欧洲是欧洲历史上普遍使用的,而战争的结局证明用战争手段来实现统一是行不通的[1]。20世纪上半叶,欧洲大陆两度遭受战争之苦,二战结束后,为避免欧洲分裂和战争灾难再次在欧洲大陆上演,欧洲人将希望寄托于通过建立统一的欧洲来实现欧洲的长久和平与繁荣。从20世纪中叶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到20世纪90年代欧洲联盟的诞生,欧洲走的是经济一体化的道路。欧元的诞生及欧元区的建立(各成员国让渡出自己的货币主权,并组成一个共同的单一货币联盟)是二战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丰硕成果。欧元在促进欧元区成员国间的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其诞生是由多方面原因促成的。
欧元的生成以及欧元区的建立,直接源于加拿大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于1961年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最优货币区是指一种‘最优’的地理区域,在这个区域内,一般性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的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盯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国家与区域以外的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2]。任意两个或多个区域①“区域”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上相对独立的地区。是否选择使用共同货币并成为最优货币区,取决于收益是否大于成本。关于最优货币区的衡量标准,经济学家们曾提出过很多主张,主要有生产要素流动性、经济开放度、产品多样化程度、金融一体化程度、通货膨胀率、外部冲击对称性等标准,以判断在两个或多个区域实行共同货币是否利大于弊。进入20世纪90年代,经济冲击的对称性成为最优货币区的主要衡量标准,如果外部冲击对不同成员国的影响差异越大,那么加入货币区的稳定性成本就会越高。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强调单一标准,具有很强的排他性。然而,现有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恰恰只是简单地罗列出了一系列标准,并没有给出可被量化的指标。“彼得·罗宾逊认为,从根本上看,最优货币区理论仍然缺少一个可以用来对货币联盟取得成功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进行对比研究的统一的理论框架”[3]60,这使得人们无法得出最后的结论,令最优货币区理论的适用性大打折扣。1992年,欧盟有关机构发布了《单一市场,单一货币》的报告,该报告得出的结论认为货币联盟所带来的收益将超过其成本。而进一步唱衰最优货币区理论衡量标准必要性的是两位经济学家的一项研究结论,“经济学家杰弗里·弗兰克尔和安德鲁·罗斯发现,不符合最优货币区理论给出的标准的那些国家,在加入货币联盟后若干年,就可能变得符合标准”[3]62,这就是最优货币区的内生性理论,它为欧元区的建立和扩张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支持。此外,建立欧元区承载着欧盟领袖们的政治意图,法德轴心是其核心,通过单一货币可以将欧盟各国牢牢地捆绑在一起。“因为政治上的需要完全压倒了经济标准,所以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主要决策者们往往无视各种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提出的观点”[3]60。欧元区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并不真正符合最优货币区理论所列衡量标准的情况下,甚至说是在与最优货币区理论所列衡量标准相距甚远的情况下,于20世纪90年代被高调地建立起来。
2009年10月,希腊新当选的政府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在执政仅半个月后突然宣布修改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其中2008年政府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原来的5.0%提高到7.7%,2009年预计政府财政赤字从2009年初的3.7%提高到12.7%,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将达到115%[4]。这说明希腊的预算赤字和公共债务远远高于欧盟在《稳定与增长公约》①公约的宗旨是敦促欧元区各国保持财政收支平衡,最好是能够实现财政盈余,以保证各国有足够的财政回旋能力来应对经济上可能出现的波动。中规定的3%和60%的上限,欧洲公众和金融市场一片哗然。紧接着,鉴于希腊政府财政状况显著恶化,2009年12月,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相继下调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希腊主权债务危机自此全面爆发,并拉开了欧债危机的序幕。本次欧债危机起源于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并有进一步向实体经济领域蔓延的趋势,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和影响程度深是其显著特点。欧债危机的爆发虽然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但这只是外部原因,真正的内在成因则是欧元区内部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因此,欧元区内部的结构性缺陷在适当的外部环境诱发下导致了这场全球经济领域的大地震,并成为欧债危机爆发的真正元凶。由此,即便没有美国次贷危机作为导火索,也会出现别的因素来引爆欧债危机这只火药桶,欧元区内部存在的严重问题终将酿成危机,而危机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欧债危机的起因错综复杂,之所以愈演愈烈,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的。
第一,欧洲经济一体化与政治一体化的不同步性使欧元区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脱节,这是引发本次欧债危机最核心和最根本的原因。此外,除了欧洲货币一体化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外,对这一制度的执行不够严格、对欧元区成员国的监督和约束不够有力也是本次欧债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欧元区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的不同步性使区内各成员国的国家利益与欧元区的共同利益时常出现冲突。同时,欧元区各国家间经济状况和经济结构存在差异,特别是欧元区东扩以后,各国家间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这进一步加剧了欧元区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不同,经济结构不同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由于欧元区各国经济结构不同,使各国经济复苏的步伐不统一,德国和法国借助强有力的实体经济率先逐步回归正常,而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国由于房地产泡沫破裂,加之其经济结构相对单一,经济在短时间内复苏十分艰难。如希腊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和航运业,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全球经济低迷,旅游业和航运业首当其冲受到了沉重打击。,经济周期所处阶段不同,国民收入水平不同,各国政府财政实力不同,还有诸如社会福利、就业状况和国际收支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差异[5],由此形成了“多速欧洲”的局面,使各成员国对欧元区货币政策的诉求不尽相同。然而,欧洲中央银行(以下简称欧洲央行)很难同时兼顾到所有成员国的利益,因为各成员国对欧洲央行的诉求很可能是相反的。譬如,经济过热的成员国希望欧洲央行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而经济低迷的成员国则亟待欧洲央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又如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在欧元区外拥有广大出口市场的国家需要欧元汇率贬值来推动出口增长,而像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爱尔兰这样以欧元区内伙伴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国家则需要欧元坚挺,以便吸引更多区外国家的资金进入及提高他们在区外的购买力[5]。由此可见,这一问题在单一货币体制下进退维谷,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国家对于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通过两大政策工具实现,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支出、税收、借债和转移支付。政府可以通过减税和扩大公共支出来刺激经济,也可以通过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来收缩经济。货币政策包括利率政策和货币供应量,其政策工具主要是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例如,中央银行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从而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反过来,提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则可以降低投资需求和减少市场上货币供应量进而达到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目的。“在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必须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任何国家的货币政策都不可能兼顾其所有地区或省份经济运行的需要,这几乎是一种常态,尤其是幅员辽阔、地区间经济条件存在很大差异的国家。在这些国家里,总会有一些地区无法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中获利,甚至还会蒙受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对这些地区进行补偿。在一个有着高度统一的民族利益的主权国家里,这是可以办到的”[5]。然而,欧元区国家政治一体化的程度远未达到此要求,实际情况是,自从欧元区建立以来,区内各成员国都丧失了对货币政策的决策权,转由欧洲央行控制,而欧洲央行的政策只能在宽松、紧缩或适中之间取其一,无法同时满足相反的需求,其结果必然是部分国家受益的同时另一部分国家承受压力。此时,成员国政府只能通过财政政策手段对经济加以干预以期经济能够恢复平衡,其中短期内最有效的手段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使蒙受压力的国家得到补偿,而欧元区缺少的恰恰就是这种能够实现财政转移支付的统一财政政策,这极大地限制了欧元区成员国影响经济的能力和效率。这也是为什么像美国和日本这样虽然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比欧元区成员国高很多的国家却没有出现类似欧债危机的局面的根本原因。
同为欧元区成员国,所处的国际环境相同,执行的也是欧洲央行统一的货币政策,而结果在区内不同国家间却大相径庭。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南欧国家相继爆发了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而其他大多数欧元区成员国实际上却并未出现债务危机。导致出现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希腊等南欧国家的财政政策与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不相匹配,而德国和北欧国家的财政政策与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是相对匹配的。欧洲央行在成立之初就明确参照德国中央银行即德意志联邦银行的模式运行,而德国中央银行的运行模式是为德国经济服务的,势必符合德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特点。德国和北欧国家奉行的是稳定的经济模式,反对债务经济,德国尤其反感通货膨胀。而希腊等南欧国家采取的是英美经济模式,即凯恩斯主义的债务经济模式。此外,德国在施罗德执政时期,对社会福利政策进行了重大改革,使德国经济能够长期保持竞争力并持续、稳定地增长,同时,德国重视技术创新、实体经济发展及其核心竞争力,这些都是导致欧元区内各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存在差异的原因。所以,采取美英模式发展经济的国家制定的财政政策与参照德国模式运行的欧洲央行制定的货币政策不相匹配就不足为奇了。然而,一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相匹配会直接影响该国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能力和效率,所以欧债危机才会主要在南欧国家爆发,而欧元区内的其他国家却相安无事。
第二,欧债危机成员国高社会福利与低经济增长形成的债务空洞不断扩大,超过了成员国政府的承受能力,直接导致债务危机爆发且一发不可收拾。在“选举政治”大行其道的欧洲,选民手中的选票决定了政党和政治家的命运。因此,增加税收和减少福利是任何政党和政治家最不愿意也不敢轻易提及的话题。此外,政党为了能够赢得大选,需要拉拢选民并争取他们的支持,往往都会向选民提出改善福利或减税的方案,而当政党上台执政后,由于本国经济实力无法帮助其兑现竞选时的承诺,而只能靠大举借债来支撑那些本来就不合理的方案。长此以往,欧洲国家不合理的社会福利政策不断地被强化,滚雪球般变得越来越大以至积重难返。然而,对于这样的国家使用单一货币的好处却得以充分体现,其中之一就是低成本借债。众所周知,欧洲央行将维护币值的稳定作为其首要的目标,强调欧元稳定并严格控制欧元的通货膨胀率,所以,市场对欧元非常放心,像希腊这样的南欧国家本国货币的信誉原本不高,是不可能像欧元那样以非常低的成本发债的,但由于希腊是欧元区国家,使用的货币也是欧元,因此也实现了低成本融资。欧元区问世的最初几年,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和希腊享尽了欧元大锅饭的好处,它们依托欧元区通畅的贸易条件,凭借欧元区融资的便利和低廉成本,大幅扩大投资规模,经济上取得迅猛发展,成为欧元区经济的亮点。然而,当国际金融危机来临,欧元区各国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经济增长缓慢甚至是负增长,尤其是那些经济结构单一、风险抵抗能力较弱的国家遭受的冲击则更大。此时成员国政府能够采取的措施就只是增收减支(增税和减福利),但这却会遭到竞争对手的抨击和民众的抵制。希腊近年来出现的多次大规模罢工和抗议活动以及大选之后组阁难产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本次欧债危机的爆发给欧洲高福利国家的公共政策敲响了警钟。
第三,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冲击以及欧元区核心国家的救助迟缓、乏力成为压垮欧债危机国家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美国是欧盟重要的出口市场,欧盟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依赖程度很高,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市场极度萎缩,这对欧洲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欧洲的金融机构购买了大量由美国创造的“有毒资产”,美国金融业大量公司的破产、倒闭使欧洲银行业蒙受巨大损失,直接拖累了实体经济领域的复苏。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宽松政策,而希腊等南欧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德、法等欧元区核心国家相差很多,其财政原本就处于一种弱平衡的境地,高福利、低盈余的南欧国家根本无法通过公共财政来支撑过度的财政开支,因此在这轮财政宽松政策中出现了主权债务危机。此外,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欧元区的其他国家包括德国和法国等核心国家都以尽量减少本国国家利益损失为出发点来协调和寻找各方都可接受的解决方案,而当方案严重损害到本国利益时,就会出现争吵不休、互不相让的局面(如面对欧元债券和债务共担问题时,德国总理默克尔反应强烈),使救助提供的资金十分有限,救助行动附加条件重重、进展缓慢,完全没有当初推进欧洲一体化时的决心和力度。
欧债危机国家经济的萎靡不振,使民众对政府渐渐丧失了信心和信任,受本次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多位欧元区国家的领导人在各自国家新一轮的大选中落马,如希腊前总理帕潘德里欧、西班牙前首相萨帕特罗、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以及法国前总统萨科齐等。这引起了欧元区政治层面的海啸,加剧了欧元区的动荡,更加不利于欧元区财政一体化的推进,令欧元区尽快走出欧债危机阴影的期望变得暗淡。
欧债危机爆发后,由欧盟、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组成的“三驾马车”式的救助框架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积极参与救助。然而,《欧洲联盟运行条约》第123条第1款明确规定:“禁止欧洲中央银行和成员国中央银行(以下简称‘各国中央银行’)以联盟机构、团体、机关或办事机构、成员国中央政府、地区或地方当局及其他公共当局、受公法规范的公共团体或公共企业的名义提供透支信用或任何其它类型的信用贷款,也禁止欧洲中央银行或各国中央银行从上述机构直接购买债券。”[6]这极大地限制了作为解决欧债危机重要力量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所能采取的救助措施并影响和削弱了救助的效率和效果。欧债危机爆发以来,“三驾马车”共同推出了希腊、葡萄牙、塞浦路斯等一系列救助方案。然而,从这些救助方案的具体内容上看,它们明显带有强迫这些国家的政府绕过透明的民主程序而在各自国家强制实施“三驾马车”提供给他们的却并不受各债务国民众欢迎的政策的味道。这些国家如果不顺从,那么他们所能得到的救助就会被大额削减甚至被切断;如果顺从,则会令这些已经负债累累的国家雪上加霜,并进一步加剧这些国家的社会动荡(大罢工、大游行此起彼伏),最终可能会使这些国家的经济陷入进一步的衰退。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在解决欧债危机的各种方案中,财政转移支付是短期内最有效的方法。然而,此方案需要欧元区拥有统一的财政政策作为基础才能成行。当前,欧元区成员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决策权分别掌握在欧洲央行和各成员国政府手中,形成了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分散的财政政策并行的局面,这是欧元区致命的结构性缺陷。欧元区在本次危机中所受到的冲击,较之危机发源地的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欧元区的任何一个国家,包括像德国这样的经济强国也无法独善其身。由此可见,欧元区在仅有货币联盟而没有财政联盟或更深层次的政治联盟作为基础的情况下是无法有效抵御类似的金融风暴的冲击的。欧元区的这种结构性缺陷极大地制约了区内各国解决欧债危机的能力,同时也令许多人对欧元未来的命运充满担忧,对其能否继续存在下去表示怀疑,欧元的前景不容乐观。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货币联盟要想健康并持续运行下去必须有一个与其相配套的财政联盟与之并行。由于欧元区在制度层面上存在致命的结构性缺陷,欧元危机在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真正实现包括财政联盟的功能(转移支付)之前将会一直存在。而作为欧债危机重要救助力量的“三驾马车”,由于受到法律层面以及可提供的救助资金规模有限等因素的制约,其解决欧债危机的能力十分有限。由此,欧元未来的结局可能会变成作为欧元区核心国家和经济强国的德国如果无法有效解决欧债危机进而将欧元拉出困境的话,其政府在国内民众和相关利益集团等多方压力下将不得不选择放弃欧元并从欧债危机这个泥潭中抽身而去。德国如果退出欧元区,将会使欧元走向终结,这一点是现在就可以看得十分清楚且毫无疑问的。而通常来说,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因为如果真是这样,德国也就是在进行“经济自杀”。因此,未来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德国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会设置一些苛刻的条件促使欧债危机国家退出欧元区。虽然这样对欧洲一体化进程来说是严重的倒退,同时也不能排除在欧元区其他国家之间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但是在现有的可行方案中却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了。欧元区就像行驶在道路上的自行车,要么前行,要么倒下,却无法停留在原地。
[1]李世安,刘丽云.欧洲一体化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2.
[2]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三卷[M].陈岱孙,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792.
[3]约翰·冯·奥弗特韦尔德.欧元的终结:欧盟不确定的未来[M].贾拥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4]周弘,沈雁南.欧洲发展报告(2011-2012):欧债危机与欧洲经济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
[5]张健雄.从欧债危机看欧元体制的结构性缺陷[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6]程卫东,李靖堃.欧洲联盟基础条约:经《里斯本条约》修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