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医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的探索

2013-08-15 00:48:55王松梅于春永
武警医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流程环节医疗

王松梅,陆 敏,于春永

我院的信息化建设起步比较早,为全国首批启用“军字一号”信息管理系统的医院。“军字一号”工程启用后,虽然后续进行了升级改造,增加了一些应用系统或功能,但由于从本质上缺少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方向的客观分析和科学研究,导致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局面。据了解,这种局面在全国武警医院中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和普遍性,甚至已经成为制约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1 管理观念需要根本性创新

我们需要从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上来理解和把握信息化。首先信息化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社会状态,一种不同于工业化社会,更不同于农业化社会的一种社会状态。今天,计算机无处不在、网络无孔不入、通信技术无所不能,这就是信息化社会的完整性、彻底性表现。其次,信息化建设指的是人们对上述状态的适应与把握,具有根本性和革命性。人们虽然认识到信息技术带来的改变,但却没有把前面说到的信息化状态,作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状态去适应和把握,而是简单地以工具性的方式开发并使用着信息技术,如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被理解为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等手段,开展医院工作的一个过程[1],这是导致医院信息化建设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按照上述对信息化的认识与理解,进行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是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去开展医疗或医院管理工作,而应该是在信息化工具造就的信息化状态下,超越工具属性来认识信息技术,重建医院管理基础,对医院各项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彻底的基础性改造[2],以适应客观的信息化状态,因此管理观念需要从根本上得到更新。

2 角色流程需要全面性整合

用新的观念反思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历程,停滞不前的原因显然就是医疗管理与信息化建设“两张皮”的问题。目前多数武警医院的现状仍然是一部分人在从事着信息化建设工作,另一部分人在按照原有的方式开展着医疗与管理工作,虽然使用的是计算机,但工作角色与流程却没有改变;虽然启用了“军字一号”工程,但许多医疗信息及关键环节,仍没有纳入系统管理,化验检查、放射诊断等很多医疗相关信息还需要事后录入。

前面的分析说明,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个整体性工程,是个全员参与其中的工程,是个不允许任何工作环节游离于系统之外的工程。医院工作从角色上讲,不外乎三种,医疗管理决策者、医疗工作承担者和患者。从工作流程上讲,也不外乎三种,管理决策流程、医疗处置流程、患者就医流程。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性意味着这三种角色与三类流程都应该在“军字一号”工程支撑下。但事实上,虽然系统中设置了管理角色,但院长、科主任管理决策所使用的数据还是要到信息科来要,和过去没有什么区别;虽然患者挂号纳入了系统管理,但多数医院没上门诊医生站,门诊医师问诊后仍然需要手写处方,信息根本没有实现共享;虽然检验放射设备实现了现代化,但检查、检验结果,还是需要人工录入,信息重复录入的问题普遍存在,游离于系统管理和控制之外的环节也非常多。以上表明,目前在许多医院,“军字一号”系统只不过是个简单的应用工具,仅承担着部分信息的收集工作,多数工作仍然是以人力支撑为主,这样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距离整体性的、能够支撑起全部医疗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标准,还相差甚远。

3 工作模式需要革命性改变

实施信息化之前,医院各个工作角色的任务是在严格的分工基础上确定的,而且他们之间的工作是相互分离的、分时展开的、分步推进的。医疗管理决策中使用的信息,都是由管理人员通过层层收集的方式获取的,等信息到达决策者手中的时候,实际工作中的信息已经发生了改变,显然决策者使用的信息始终是滞后于其实际变化的,所以传统的工作模式是静态的。实施信息化之后,从理论上讲,由于网络的存在,决策信息不但不用专人进行收集,各个环节的信息就会在第一时间呈现给决策者,而且信息也不会因为经过多人之手而发生错误,即使有错误,也会直接找到相关的责任者。也就是说原来的静态分工、分时、分步、分离的工作模式[3],由于信息技术的支撑,完全可以被改造成协作、同时、同步、整体推进的工作模式,并让信息的实际变化时时动态地呈现给决策者,即信息化后的工作模式应该是动态的。这种改变实际上解决的是静态的工作手段与动态的工作目标之间的矛盾,所以其意义是革命性的。

静态模式下,管理决策使用的信息流程、医生诊治的医疗流程,以及患者的就医流程,是完全分离的。动态模式下,这三个流程实际上已经能够被整合为一个就医流程,随着就医工作的流转,相应的信息应该能够被“军字一号”进行自动收集和整理。但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做到这一点,管理决策使用的信息仍然需要人为的介入才能收集;门诊就医仍然处于传统的手工方式,如果入院治疗的话,相应的处置信息,还需要二次录入,等等。工作模式的改变,实际上与角色流程的整合是一体的,如果始终存在着部分工作环节游离于信息化平台之外,实现动态化的管理是不可能的。角色流程的整合,不是将现有的工作环节全部纳入“军字一号”工程平台,而是要适应信息化工具所特有的客观化功能属性,彻底变革医疗组织机构设置,有些工作岗位或环节没有必要存在,有些工作环节必须取消人为介入,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一次操作、全程共享”的动态化工作模式,并让“军字一号”工程真正成为医院现代化的支撑力量。

4 措施手段需要全方位跟上

4.1 标准规范要健全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个整体工程,更是个系统工程,要有站位于全局、立足于长远的发展建设规划,而规划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标准规范要统一,这项工作不是某个省武警医院能够完成的。笔者强调的标准规范建设的问题是指角色流程调整不到位的环节,以及工作模式改变不彻底的部位,这是医院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以从根本上杜绝重复建设以及“信息孤岛”问题的再次出现。

4.2 资源优势要互补 前面已经论及,真正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在信息化社会带来的全新状态基础上,重建医院管理的基础。也就是说不允许任何一个角色游离在“军字一号”工程之外,要充分把握信息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将工作角色全部纳入系统管理,做到信息资源与人力资源优势互补,如门诊医生站、检验科信息管理系统等都是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环节和部位。要将医院管理工作的某些内容或环节,彻底交给“军字一号”工程,排除人为的参与因素[4]。未来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它涉及医院的各个角色,是高度智能化的,更是高度人性化的。

4.3 技术支撑要全面 要在实际工作中体现管理观念的根本性创新,仅靠传统的互联网技术是不够的。目前,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物联网技术已经得到非常成熟的发展。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等技术,任何物品都可以成为互联网上的信息环节。具体到医院信息化建设中,检验、检查结果,都可以通过物联技术直接反映到“军字一号”系统中,做到了这些,医院信息化建设才能真正迈上新台阶。

[1]杨元庆.管理变革与信息化建设[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2005:167-169.

[2]王松梅,于春永,李有德.政府信息化建设历程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1,12(27):1-3.

[3]于春永.跨越的碰撞,飞跃的构想——《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评析[J].电子政务,2012,5:58-61.

[4]Jane E.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9.

猜你喜欢
流程环节医疗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07-28 06:28:12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32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10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1:00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8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01-24 07:00:03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学习月刊(2015年10期)2015-07-09 03: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