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学萍,孙 皖,王 曼,周淑娟,李宁生
(解放军第81医院体检中心,南京 210002)
实现健康和长寿这一人类健康的宏伟目标,需要不断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加强健康管理,做好无病防病、有病早治、防微杜渐。本文主要通过在健康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对体检人群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评估、追踪随访等服务,帮助进行健康指导,改掉不良生活方式,让其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1.1 认真做好健康体检 体检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做好健康体检,是开展健康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实际、最重要的一步。在体检中发现的异常问题,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目标。因此,“中心”的各级人员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1],认真完成各项操作和检查,使体检不流于形式。一是帮助客户选择体检套餐。一份合格的体检套餐,通过体检能正确反映客户的健康状况。因此,导检人员根据体检人群的年龄特点、生活方式、经济状况等情况,帮助客户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套餐。如招工体检套餐、常规健康体检套餐、特色体检套餐、高端体检套餐等,以满足各类人群的体检要求。二是认真完成各项检查。目前,“中心”开展的检查主要有一般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抽血检查,专科检诊,影像检查(胸透、胸片),心电图检查,B超检查及特殊检查等,需要进一步检查的在医院相关科室进行,如胃肠镜检查、MRI、CT、PET-CT检查等。“中心”是涉及多科室、多专业合作的团队,学科齐全,人员配套。在检诊检查过程中,各级人员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和有关规定,抓好环节质量,追求卓越服务[2]。体检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如果在体检中遇到疑难和特殊问题,要及时向领导或上级医师汇报,确保体检安全进行,体检结果正确无误,决不允许有任何错检、漏查的现象发生。三是正确评估体检结果。正确评估分析体检结果,向客户提供一份合格的体检报告,是体检工作的基本要求。抓好体检报告的质量,就是抓好了健康管理的关键。体检质量是体检工作的核心,是医院也是体检中心的重要品牌标志[3],没有体检质量,体检就没有信誉,市场就会丢失。体检就像工厂的生产流程,要经过层层把关,严密检查,产品才能合格过关,工厂才会有效益,体检工作也是如此。体检质量主要取决于体检报告质量。因此,“中心”规定了体检报告由护士——总检医师——主检医师的三级审核制度[4],要求护士在导入体检信息时仔细认真,不能看错、漏项,总检医师总检时要认真分析,判断正确,建议合理,主检医师(终审医师)最后审核时检查有否错诊、漏诊,建议是否合理等。体检报告经过三级认真把关,体检报告的质量就有了根本保证。
1.2 为客户建立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是记载客户健康体检的信息资料,要永久保存,长期供客户查询使用,为客户健康管理服务。因此,“中心”引进体检信息管理系统,为受检人员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将所获得的体检数据一一录入,永久保存[5]。一份完整的健康档案,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客户的基本信息,包括客户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家庭住址、联系方式、个人史、过去史、家族史等,将客户的基本信息存储在计算机内,便于今后查询使用。二是详细录入客户体检结果。为保证存储体检结果正确性,在存储体检结果之前,每一份报告都要经过专家的严格审查,认真把关,确保电子健康档案的正确性、可靠性。三是完整详细记录专家意见。健康档案记载的专家意见,是对客户健康指导的重要依据。“中心”专家重视体检的异常结果,尤其是高度怀疑恶性肿瘤的异常结果,尤为重视。2007年10月,省医保的一位离退休干部体检时发现癌胚抗原(CEA)23.4单位,正常应小于15单位,专家建议动态观察,每一个月查一次CEA,经过3次复查后CEA持续升高,高度怀疑消化道恶性肿瘤可能。后经过肠镜检查,发现了结肠息肉,经病理诊断为结肠息肉癌变,及时进行手术,效果良好,达到了早期治愈的目的。在术后五年里,“中心”为这位离退休干部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完整的保存了这位离退休干部历次的复查结果,为专家的追踪随访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1.3 开展检后服务 开展检后服务,是健康管理的又一重要工作。一是健全检后服务制度管理。制度是服务的保证[6],检后服务是一项责任心、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事关体检人群的健康和安全。因此,“中心”成立了由主任、主检医师、护士长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对检后服务的领导和管理。组织一支熟悉专业的健康管理队伍,专门负责对体检人群的健康管理工作。为抓好检后服务工作,切实提高健康管理效果,“中心”制定检后服务制度,如《体检阳性结果登记制度》《体检人员复查复检制度》《为体检人员联系专家门诊、住院服务制度》《专家咨询制度》《检后随访工作制度》等,使健康管理工作分工明确,落实到位。2010年有一位女性客户,体检时糖类抗原CA72-4 102.8单位(正常<6单位),为胃癌疑似患者,经过观察6个月的动态观察复查,3次复查糖类抗原CA72-4均在110~130单位,最后经过电子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基本排除了胃癌可能。二是突出健康管理重点。健康管理的重点是筛查有否早期恶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社会提出一个口号:“千万不要死于无知”。因此,“中心”把健康管理的重点放在寻找早期恶性肿瘤的环节上,对肿瘤标志物有异常升高,B超占位,胸片、CT、MRI等发现异常阴影,以及重要体征等都要穷追不放,直至原因查清为止。“中心”自成立以来,已完成近20余万人次的体检任务,其中发现的早期恶性肿瘤有150余例,检出率为0.075%(75/10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三是开展检后追踪服务。主要做好以下两件工作:首先,抓体检重点人群的复查复检工作。根据登记的体检异常结果,“中心”有专人负责通知体检单位或客户进行复查复检,抓好落实。其次,抓好重点人群的随访调查,是否还要进一步检查或复诊等。据统计,“中心”每年完成体检近2万余人次,需要重点复查复检的有500人左右,怀疑早期恶性病变的有50人左后,占重点人群的十分之一。2009年一位离退休干部,体检时发现前列腺增生Ⅲ°,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 13.4单位(正常0~4单位),经过复查随访半年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升至20.0单位以上,怀疑前列腺癌可能,最后前列腺穿刺检查明确了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及时进行手术,至今健康情况良好。
2.1 提高了体检人群的健康素质 体检中心每年为广大部队官兵和地方人员进行健康体检,体检发现的慢性疾病主要有高血压病、高血脂病、冠心病、糖尿病、肝病、痛风和前列腺增生症以及少数恶性肿瘤等。通过“中心”对体检人群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及系列健康管理服务,体检人群的健康素质有了明显提高。2011年—2013年,“中心”重点为3个单位2 000余人进行了健康管理,针对体检发现的慢性疾病,做好随访、追踪服务,进行健康指导。通过复查复检的结果显示,体检异常指标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基本控制,健康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2.2 增加了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医院建设发展的基本目标,也是“中心”工作的重要任务。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只占5%,亚健康人群约占75%,疾病人群约占20%[7]。“中心”每年体检2万余人次,需要复查的重点人群500余人,基本符合这一发病的规律,为观察、判断、分析这些人群的病情变化,“中心”利用医院的电子胃肠镜、B超、CT、MRI、PET-CT等先进设施,为重点人群提供了各种检查,帮助其查清原因,明确诊断,并提供门诊、住院、手术等系列服务,既满足了体检人群的需求,也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初步统计,通过健康体检每年为医院增加的其他效益至少200万元以上,促进了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2.3 提升了体检中心的服务品质 质量是品牌的标志,也是品牌的生命[8]。服务品牌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体检服务。一个好的品牌对于顾客来说意味着安全。为保证体检质量,提高健康管理效果,“中心”通过各种服务平台,对高端人群和特殊客户由专人负责安排专家体检、特殊检查等。把“患者需求之上”的理念体现在健康管理的系列服务之中[9]。2008年有一位女教师,体检发现右乳房肿块,高度怀疑恶变可能,但其对手术疑虑重重。专家认真帮她分析利弊,进行心理疏导,精心安排手术。最后病理诊断为早期乳腺癌,达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愈的目的。
健康管理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门全新的医疗服务行业,正受到国内各级医疗机构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通过本院开展的健康管理实践证明,健康管理已经在防控慢性病,提高民众素质中初见成效。随着经济发展和医学科技进步,以及人们对健康体检的高度重视,健康管理必将在维护和保障人类文明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
[1] 张志敏,郝 虹,李宁生,等.当前军队医院开拓体检市场应把握的几个问 题[J].东南国防医药,2012,14(2):172-173.
[2] 罗志勇,范颂杰.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思考[J].东南国防医药,2011,13(2):170.
[3] 杨 艳,郝 虹,章 健,等.浅谈军队医院如何开拓体检市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5):461.
[4] 戴 萌,朱艳萍,冷 芳,等.优化健康体检服务流程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10):772-773.
[5] 蔡伟萍,黄成莉,支 晨,等.军队干部健康管理模式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6):591-592.
[6] 邱耀辉,黄喜顺,吴义森,等.健康体检中心制度建设初探[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12):1180 -1181.
[7] 邓淑丽,陈润钿,卓金璇.体检中心对亚健康人群实施健康管理的模式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907.
[8] 朱士俊,刘 翔.医院品牌建设理论与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1):11 -12.
[9] 利奥纳多L.贝瑞,肯特D,赛尔曼,著〔美〕,张国萍,译.向世界最好的医院学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