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卫,陈立富
(1.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卫生勤务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2.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
本文基于军队卫生信息化教改成果,阐释军队卫生信息化的定义,设计军队卫生信息化课程体系的构成,在分析现有课程体系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军队卫生信息化课程体系改革建议。
军队卫生信息化是指以军队卫生机构重建和军队卫生保障流程重组为基础,在一定广度和深度上应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自动识别、地理信息、计算机仿真等信息技术,实现军队卫生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以及卫生保障要素的融合集成,最终提升“促进部队成员健康和增强部队战斗力”的卫生保障能力的过程。
军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军队卫生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②(军队卫生)信息网络的建设与维护;③信息技术在军队卫生领域的应用;④军队卫生信息系统(或装备)的研发;⑤军队卫生信息化人才的培养;⑥军队卫生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的制定。
军队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是军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军队卫生信息化建设中最活跃的要素,对军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军队医学院校和军队医院等军队卫生机构担负军队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重任,必须要以多样化军事任务卫生保障需求为牵引,面向各层次军队卫生人员的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军队卫生信息化课程体系,形成“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的教学训练基地[1]。
军队卫生信息化课程体系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信息技术基础层次,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计算机基础内容。第二个层次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层次,包括军队卫生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技术、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以及各种成熟的军队卫生信息系统。第三个层次是军队卫生信息化层次,包括军队卫生信息化的战略规划、军队卫生信息化的主要方向、以及典型军队卫生信息化案例等。
2.1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面向卫生管理、药学、护理、临床等各卫生专业低年级本科生、以及缺乏相关知识结构的任职培训人员,目地是培养军队卫生人员的基础信息素养,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会使用计算机进行基础操作。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应覆盖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等内容,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可参照相关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
2.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课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课程面向卫生管理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以及任职教育人员,目地是培养形成一支军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既掌握军队卫生信息管理知识,又具备军队卫生信息系统建设能力,同时会应用和推广各种军队卫生信息系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课程围绕军队卫生信息化主题,主要由四大板块构成,即信息管理的原理方法、信息管理的技术、信息系统建设方法、以及军队卫生信息系统。信息管理原理方法主要介绍信息管理概念、信息管理历史和信息管理理论等,重点介绍信息管理的具体过程,补充介绍信息管理标准与规范,以及信息安全管理等。信息管理技术重点介绍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等技术。信息系统建设方法主要介绍信息的建设方式与方法、信息的建设过程等。军队卫生信息系统主要介绍各种典型的军队卫生系统,包括医院信息系统、电子伤票系统、卫勤决策支持系统、远程会诊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数字化医学图书馆系统等。
2.3 军队卫生信息化课程 军队卫生信息化课程面向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具备一定信息技术素养的任职培训人员、以及卫生信息化主管人员等。目的是培养军队卫生信息化建设高级人才,能够根据先进信息技术的发展重建军队卫生组织机构、重组军队卫生保障业务流程,同时能够掌握并应用各种先进信息技术。
军队卫生信息化课程定位军队卫生信息化的前沿和趋势,是军队卫生信息化课程体系的最高层次,课程由军队卫生信息化战略规划、军队卫生信息化主要方向,以及军队卫生信息化典型案例构成。
①军队卫生信息化战略包括军队卫生信息化的概念内涵、主要内容、以及发展历程等,重点介绍军队卫生信息化的战略规划方法(例如,企业系统规划法、关键成功因素法、信息系统建设法等),以及军队卫生信息化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组织管理。
②军队卫生信息化主要方向部分着眼先进信息技术在军队卫生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空间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自动识别技术、机器人技术等四大方向。空间技术方向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定位系统、遥感遥测系统等技术在军队卫生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在多样化军事任务应急救援和军队卫生资源配置方法的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方向主要介绍计算机仿真的概念、原理与方法,重点介绍离散事件仿真技术、并行分布式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主体建模技术、系统动力学技术等在军队卫生领域的应用。自动识别技术主要介绍现代无线射频识别等物联网技术在军队卫生物资、设备和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机器人技术主要介绍智能机器人在医院护理、复杂环境搜救等方面的应用,重点介绍医疗专家系统。
③典型信息化建设案例介绍。主要通过案例给出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规划与组织、以及先进技术应用过程,给军队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具体指南。案例主要包括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卫勤模拟训练系统两大案例。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代表了平时军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法(即“数字化医院”),而卫勤模拟训练系统代表了战时军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法(即“三化”训练)。
军队卫生信息化课程体系目前普遍以《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管理信息系统》两门骨干课程为主。《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面向所有学历教育类军队卫生人员,属于军队卫生信息化课程体系第一层次,该课程基础性强、内容较完备。《管理信息系统》属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课程层次,针对军队卫生事业管理专业高年级本科生,该课程目前自编程度不高,与军队卫生融入不足,同时内容有待完备,特别是尚未覆盖信息管理部分内容。军队卫生信息化课程的第三个层次《军队卫生信息化》课程尚待建立。
① 立足《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层次课程,完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第二层次课程,建立《军队卫生信息化》第三层次课程,形成军队卫生信息化课程体系。
②综合使用模型道具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运用课堂教学、教员示教、现场参观等教学方法,拓展现场、网站、远程教学途径,丰富教学训练手段、方法和途径[2-4]。
③ 按照“战训一致”原则、“联战联训”思想,以及“虚实结合”方式着力开展卫勤演练,推进实战演练和模拟训练在教学中的应用,在实战演练和模拟训练中提升军队卫生人才保障能力。
[1] 徐青松.试论《卫生法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中国卫生法制,2010(4):26-28.
[2] 侯 峰.打造医疗领域的分布式网络教学平台[J].中国信息化,2009(7):24-25.
[3] 查龙应,罗海吉,毛丽梅,等.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8,7(12):1321 -1323.
[4] 王世伟,张志常.构建医药院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体系——推广医信技术教育工程[J].中国数字医学,2008,3(10):52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