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霸权主义——基于文化哲学的视角

2013-08-15 00:44王乐乐
关键词:霸权主义文化产业民族

王乐乐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4)

一、文化霸权主义的内涵及其现实基础

顾名思义,所谓的文化霸权主义,就是反映在文化领域中的霸权主义。它是指一些西方经济强国在各个国家的文化交流过程中,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从自己的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出发,凭借其优势领域,如经济、政治等领域,强行向其他国家进行文化的渗透或输出,并企图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家内实现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对这些在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国家进行思想上的奴役,导致这些国家文化主权的丧失,甚至国家主权的丧失,并最终实现对其他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目的。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加以分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推行的这种文化霸权实质上是没有将文化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它是西方文化普遍主义的产物。

对于文化霸权主义问题,我们不能把它简单的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因此,要研究文化霸权主义问题便不得不谈隐藏在其背后的雄厚的经济、军事等现实基础。自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更加巩固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基础,从而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迅猛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雄厚的资金、技术等资源,同时也确立了他们在世界上的经济、科技方面的领先地位,其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也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而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而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以及落后的国家因为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弱势地位,不得不依赖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甚至“全盘西化”,放弃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由此便成为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扩张的对象。正如亨廷顿所说:“只有硬的经济和军事权力的增长才会提高自信心自负感,更加相信与其他民族相比,自己的文化或软权力更优越,并大大增强该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其他民族的吸引力……。”[1]

二、当代文化霸权主义的新形式

二战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在经济领域中的霸主地位,在此基础上他们推行文化扩张,企图将非西方的文化纳入自己的文化体系,建构文化霸权。当今世界,文化霸权主义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并未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只是他们不再采用那种暴力的文化倾销手段,而是采用了多种新的形式来掩盖其真正的霸权目的。当代西方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主要有以下几种新的形式:

第一,西方消费主义文化引领世界潮流。二战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往也不断扩大。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在经济、科技上的优势地位,从国民的消费上潜移默化地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及落后国家倾销他们的消费理念。在现今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很多人都觉察到这样一种现象,我们周围到处都贴着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标签,比如说在饮食上,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哈根达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经常会看到很小的孩子便吵着要吃肯德基、麦当劳,要喝可乐,尽管他们还不知道这些东西是美国的品牌。在穿着上,阿迪达斯、耐克在青年人身上随处可见,而这些也是德国、美国的品牌。近年来,美国人所喜欢的借贷消费也悄然走进了人们现实的生活中,贷款买房、贷款买车逐渐成为人们的消费方式。

第二,网络文化盛行对人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也掌握着世界上信息网络的尖端技术,他们把这些技术推广到全世界并利用这些尖端网络技术宣传他们国家的文化,向其他国家渗透他们的价值标准和意识形态,对那些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家造成文化上的冲击,也对他们的民族文化提出了挑战。现代社会由于网络越来越普及,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传播在以惊人的速度加快。据2011 年6 月份公布的一则报告显示,美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为2.7 亿多,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约为4.85亿,一则新的报告称,9 月份印度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了1.12 亿。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覆盖率如此之高,客观上为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网络传播推行文化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以新闻、广告、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作为推行文化霸权主义的手段。冷战后,美国之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而英国的BBC 也不甘落后。目前,美国凭借其在经济、科技领域中的优势地位,在全球的信息传播体系内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只占世界人口5%的美国却垄断了目前传播于世界大部分地区近90%的新闻。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和有线新闻网等媒体发布的信息量是世界其他国家发布的信息总量的100 倍。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与制作,电影的生产总量只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7%,却占据了世界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2]由于在经济、技术上落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上的依赖,因此,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就会通过影视节目、广告这些载体传入发展中国家,使这些国家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并且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西方发达国家宣称的这些只不过是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的幌子,只是为其成功实现文化霸权寻找合适的理由。

三、文化霸权主义必然走向灭亡

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西方发达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实质上是抹杀了文化发展的特殊性,而只强调文化发展的普遍性,它是西方文化的普遍主义模式在全球的扩张。随着世界经济、政治、科技的飞速发展,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文化必将相互碰撞与融合。由于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具有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性,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各个民族的文化也就不尽相同。我们应该认识到,建立在经济全球化基础之上的文化全球化是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相互交流,是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的相互借鉴和发展,并不意味着全球文化的趋同和一致,更不是西方发达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的理由,如果没有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那么文化就失去了其本身的魅力,一个待建的世界文化将会变得单调而无味,久而久之,世界文化的发展也会停止不前,逐渐走向衰退。因此,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有其独特性和值得其他民族文化学习借鉴的地方。

在当今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如果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孤注一掷地认为只有本民族的文化才是最优越的,利用自己在经济、科技上的优势继续推行文化霸权,从自己狭隘的民族利益出发,就很难超越他们自身民族文化的局限性,并且不利于自身文化及全球文化的长远发展。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如果长期由西方一元文化来操纵和控制,文化的发展就不会有活力和生机可言,久而久之就会陷入自我循环,最终必将萎缩,走向消亡。只有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够使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寻求共同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全球文化水平的目的。

综上所述,由于各民族文化自身所固有的历史传统和特性,因此,西方国家试图按照他们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来改变世界的文化霸权主义梦想最终只能落空。

四、我国该如何应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挑战

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资本、技术为载体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中的流动日益频繁。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该如何应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霸权主义所带来的挑战,如何在这种西方文化霸权的形势下捍卫我国的文化主权并且能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第一,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西方国家之所以推行文化霸权,是因为有强大的经济后盾做支撑。中国深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压迫时期,西方传教士以传教之名向中国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企图从思想上毒害中国的国民,彻底占领中国。日本侵华期间,也不断地在中国推行文化霸权,他们在中国建立学校推广日语,派遣日本教师来中国传播日本文化,控制教育的管理权,扶植被奴化的教育机构,制定奴化中国人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这一系列的侵华策略都企图以教育为侵略手段,从思想文化上彻底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妄想使中国永远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屈辱的历史证明,国家在经济上贫穷落后就会导致他的国家文化安全受到威胁和挑战。因此,我国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捍卫中国的文化主权,首要的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强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建设。[3]

第二,要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树立全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意识,将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提升为国家战略。制定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文化战略规划,深化我国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完善文化市场体系,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广告宣传等重点文化产业,积极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以重点文化产业带动新兴文化产业。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引进高技术人才,研究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新兴技术和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为我国的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我国还应该大力支持倡导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全体国民的精神文化素养,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之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全体国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以确保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和事业蓬勃发展。[4]

第三,随着世界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化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是文化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全球文化的同质化,也不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称霸全球。我们要把文化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既不能一味地排斥西方国家的外来文化,也不能孤芳自赏,认为本民族的文化是最优秀的,我们要在二者的发展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一方面,我们要顺应文化全球化的历史潮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以开放的胸襟、兼容并蓄的态度对待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加强东西方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本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不足和局限,立足我国的国情,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同时我国必须在这种西方文化普遍主义的浪潮中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立性、特殊性,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特色,保持民族文化的魅力,使得中华文化亘古不衰。◆

[1]王缉恩.文明与国际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84.

[2]王沪宁.文化扩张与文化主权:对主权观念的挑战[J].复旦学报,1994,(3):9.

[3]向冬梅,徐德荣.论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民族化[J].学术交流,2008,(3):178.

[4]夏建平.美国文化的霸权主义渊源和文化霸权主义[J].孝感学院学报,2001,(10):53.

猜你喜欢
霸权主义文化产业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和”的时代实践价值与新型大国关系
“握拳而立”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韩国媒体眼中的中国霸权形象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