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银珍
(利辛县委党校,安徽 利辛236700)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对此留下了很多理论设想。但是,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马克思以前思想家们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或受唯心主义、或受形而上学的影响,他们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都是脱离现实生活的幻想。马克思哲学和社会科学继承前人合理思想,实现革命性的变革,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人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在现实社会中生活的和活动的人,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现实的人又是进行物质生产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1](P25)因此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与生产力高度发展相一致的。
马克思设想理想的人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是实现人的本质必然要求的两个并列目标。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指出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是相互统一,但是把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同时作为人发展目标,已经意味着两者是统一的。自由发展为全面发展提供前提条件,全面发展为自由发展提供保障。
人是社会中的人,是与周围世界相互联系的,人的思维和行动必然受到客观世界的各种条件和各种规律的约束和限制。人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自主的选择和改造外部世界,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才能取得自由的。马克思认为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认识必然性基础之上,并能利用对必然性的认识指导改造外部世界。所以自由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方面是认识自由,这种自由是对必然性(规律)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自然规律的认识自由。而且这种认识活动是出于人们自身的意愿和需要,不是外在强加的,是人的内在本质的确证。如恩格斯所说:“每个人的爱好都能得到满足,每个人都能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另一方面是实践自由,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利用对必然性的认识自由改造外部世界,实现对现实的超越。可见,马克思在自由论上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正如毛泽东所说:“欧洲国家旧哲学家已经懂得‘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个真理。马克思的贡献不是否认这个真理,而是在承认这个真理之后,补充了它的不足 ,加上根据对必然认识而改造世界这个真理,自由是对必然认识——这是旧哲学家的命题,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 —这是马克思命题 。”[2](P485)
但是,认识自由和实践自由又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的自由。永远不存在摆脱任何约束和限制的绝对自由,只存在相对自由。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了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P121)“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和所容许的范围内取得的自由的。”[4](P507)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的自由程度,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消灭了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与个人之间的对立,个人才能获得自由全面发展。所以人的自由发展必然也是无止境的,是一个历史过程,是绝对自由与相对自由的统一。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马克思理想中,人的全面发展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均衡发展,为提高人整体素质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是实践能力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进一步发展。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
人的全面发展是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为前提的,在这样社会里,人的发展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发展物质的自我,另一方面是发展精神的自我。发展物质的自我是最基本的目的,解决生存问题。但是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里,生产力高度发展,在满足物质自我的基础上,人更加注重精神自我的发展。也就是说,只有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5](P12)才具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物质前提,如恩格斯所说的:“唯有借助于这些生产力,才有可能去实现这样一种社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第一次能够谈到真正的自由,谈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相协调的生活。”[5](P154)在这个领域,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展现自己的才华和魅力;享受人生的乐趣和幸福。这才是真正的自由王国,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是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们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4](P37)在这里,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的体现,真正做到人是目的,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是社会的主体,每个人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性条件。社会是由个人在实践过程中形成,是由个人构成的有机体。社会的发展只能通过无数个人发展来实现,没有个人的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P294)个人全面发展是社会实现发展的最有效的社会形式。可见,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一致的,两者也只有相一致,才能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作为社会主体人的发展也必然是一个历史过程。只有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创造条件,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7](P79)这表明历史活动第一要义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物质条件在社会历史中处于基础性和决定性的地位。
人的生命存在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创造的物质条件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现实基础。人作为有生命的存在物是自然的,具有客观物质性,每个人出生时都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家庭以及父母,只能以遗传的方式从父母哪里得到人作为生物个体的遗传因素,所以遗传的先天因素是个人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出发点。但是遗传不是人发展的唯一决定条件,后天的环境因素对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马克思指出的:“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的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8](P368)物质生产水平决定人的自由发展程度,社会生产力及其创造社会的物质条件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动力,而且是人发展的前提和动力。“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然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1](P39)所以必须发展生产力和提高生产力的水平,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人类若要由必然王国的“此岸”达到“彼岸”必须发展生产力,最大限度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创造更多的自由时间。只有物质生产高度发展,人类用于物质生产劳动时间的缩减,才能够腾出大量的自由时间,才能达到必然王国的彼岸——自由王国。这就是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自然和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前提和条件,物质条件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基础条件。
文化的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社会发展活的灵魂,文化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中处于枢纽性地位。因此,必须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首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社会公民,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以高尚的道德标准要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其次,加强科学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水平。科学文化建设主要在于开展教育、科学、文学等事业的发展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娱乐和健康锻炼活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各类的物质资本,更重要的取决于所掌握的科技、信息等文化资本,因此必须发展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但是必须明确一点,文化的发展必须以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为前提,只有社会用于物质劳动时间不断缩减,社会才有大量的自由时间用于科学和文化艺术等发展。
在这里,主要说明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发展,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较高层面。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政治应该是自主政治,因为社会主义使“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与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9](P441)为了确保人民真正的主人翁地位必须加强政治文明建设。首先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关键在于加强制度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制度建设主要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党领导人民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为实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奠定制度基础。同时,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体制,不断促进民主制度科学化。其次,建立和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十六大报告更明确提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通过对政治权力实行有效监督,来遏制政治权力的滥用和腐败,从而树立政治权力主体良好形象,增强公众对政治体系的认同乃至支持,进而提高全民族的凝聚力,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再次,加强政治协商建设,丰富民主的形式,广开言路,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涉及大政方针的重大政治理论和实践问题必须协商和讨论,这有助于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有助于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
总之,只有尊重和保护人权,保证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才能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激发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建设国家。政治文明建设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政治条件和政治保障。同时,也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升华。
社会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载体,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共同建设和谐社会”,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社会条件。首先,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有效保护、珍惜和利用各种资源、生态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这是促进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其次,正确处理社会利益关系,“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①这有利于营造社会主义和谐氛围,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社会条件为人自身的发展提供社会保障和前提,使每一代人都能从自然和社会中获得自由全面发展,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体现。
总之,这四个条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条件是基础,文化条件是精神动力,政治条件是保障,社会条件是物质、政治和文化条件的载体。这四方面同时存在并相互制约,协调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坚定的条件和基础。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基于物质、文化、政治和社会条件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人发展目标的预言,是根据历史发展规律作出的科学论断。在当下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社会的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彻底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全面发展等,这些条件只有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才具有,同时这也是共产主义的特征,所以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提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所以这必将增强人们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信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一定能够实现。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然与共产主义社会联系在一起。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最基本原则概括为:在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马克思哪里,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是同一语,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邓小平在总结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到达共同繁荣。”[10](P373)我们从中可以领悟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发展生产力,创造丰富物质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的基础。”[11](P649)这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质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处级阶段距离共产主义还很遥远,社会主义的本质不可能在当下生活中充分展现。因此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一个发展过程,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必将日益完善。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仅是为了提高物质生产水平,更是为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但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创造富裕的财富,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活需要。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必须把人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正如江泽民所说:“我们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的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2]在这一理想目标指引下,我们党制定的科学发展观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可见,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2]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