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艺术审美素养形成的多重维度①

2013-08-15 00:51杨振宇朱玉珠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素养艺术大学生

姜 媛,杨振宇,朱玉珠

(佳木斯大学a.人文学院;b.人事处;c.组织部,黑龙江 佳木斯154007)

实施素质教育是高校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一根本目标的基本保证。而艺术审美素养,就是一把开启培养与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之门的“钥匙”。1994 年国家教委颁发相关文件,明确提出:“给在校大学生补上艺术教育课”。尽管如此,当代大学生艺术审美素养缺失,特别是在人格建构、心理健康、思想品德等方面暴露出的种种问题还是引发了全社会的普遍忧虑。进而“创新精神缺乏”与“综合素质不高”至今依然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广遭诟病的两个基本理由。

也不能说国人不热爱艺术,艺术人才的被追捧与百姓舞台的受青睐都是当代文化现象的突出表征;也不能说国人不重视艺术教育,中小学生的课外学习有相当一部分与艺术有关,而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修课学分中,艺术类课程也有明确的学分要求。然而当代大学生对艺术传统的无知、对高雅艺术的漠视、对低俗文化的热衷还是暴露出了艺术审美素养缺失这一不争的事实。

正如思想品德的提高不是开设思想品德课程就能完成的任务一样,艺术审美素的缺失也不是只有加强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就能完成的任务,相反,没有专门接受过艺术教育的人也不见得就一定艺术审美素养不高。我们认为,一个人某种素养的形成并不等同于某种知识结构的形成,它的形成特点也不能是教者传授、学者掌握这样一个单纯的过程,而是一种“无心插柳”“润物无声”的“意外”收获,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本文试图从人文环境、课程教学、时尚文化三个不同维度来探索大学生艺术审美素养形成的相关途径与培养策略。

一、人文环境维度

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除教师、学生、课程外,还有一个环境要素。对于艺术审美素养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的一个因素是高校的人文环境。这种被泛指为学校意识形态观念和校园的学术、文化氛围的要素相比较于课程教学的显在性而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特征,也因此有人称之为“隐性课程” 。在中国古代典籍《易经》中,“人文”与“天文”作为一对范畴,分别指向天道自然(天文)和社会人伦,所谓人文更多取精神教化之意。按现代人的理解:人文环境就是某一社会系统内部共同体形成的对社会人生的态度、观念、认识与信仰系统。人文环境出了问题,社会的精神层面就会出现问题。近几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出现的经济发展与道德缺失,社会富裕与精神真空,城市繁荣与心理焦虑等一系列二律背反的现象,纠其原因就是因为人文精神的缺失。

在我国现在的高校体制中,人文环境的薄弱已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知名大学以培养出众多官员与富豪为荣,教学大楼被某商业品牌冠上名字,都曾是广受热议的社会话题。在高校学校管理者忙于上级部门的检查评估,教师苦于项目申请与职称评聘,而学生则迫于考试压力与更加巨大的就业压力。量化的考核标准与简单平面化的评价体系,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与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都充满了极强的功利目的。有多少名师具有人格魅力? 有多少课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少课堂打动了学生的心灵? 就连一向受到大学生喜欢的校园文艺社团现在都苦于招不到新人。有人力资源专家认为:大学生在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时,都已将自己的未来求职与就业规划纳入其中。如此“功利”也就与兴趣爱好、艺术审美及心灵自由越来越远。

艺术是人类审美创造的结晶,艺术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方式。在人类生活活动过程与对象世界构成的诸种关系中,审美的关系状态被定义为“诗意的情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超越了与对象世界的物质的、功利的、有目的的关系,从而体现出人与对象世界的更加平等、自由的关系。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才可以成为人的最终归宿“诗意的栖居”,这是艺术存在的理由,也是人类特有的人性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不从根本上撼动目前高校已有的价值体系,而仅仅开设几门艺术类课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二、课程教学维度

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主战场。高校的课程教学因为与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专门业务岗位相衔接而自有其特殊性。但任何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达到对人才的全面培养。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等著作中提出:学生在学校可同时受到两种教育,获得两种知识:“一种是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一种是无意识地学到的知识””。以高校人文社会科这的课程教学为例,课程的体系虽然比较庞大,外部延展性也比较强,但在教学中这些都已被分解成具体的知识教学目标、学理阐述内容与能力训练项目,这些教学任务的实现又由一定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师的课堂讲授与课程考试作为保障;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联系、理论阐述与实践运用、课程教学对学生情感心理与个性品格的影响却因为没有量化的考核标与存在的较为隐蔽而往往不被重视,甚至很难被纳入到教学与考评的体系之中。显在的和有目的的学习任务是掌握知识网络,提升认识水平;而隐在的和无目的的学习任务是增加感知、丰富情感、形成对人生和世界的观念。如果关注到了这些隐性的教学内容,艺术审美素养等相关素质教育才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完成。

有“现代教育之父”之称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教育科学著作《大教学论》中,既奠定了现代教育学基本体系,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美育思想。他的“美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论述中。一是教学艺术化的论述;二是直观教学的论述;三是艺术教育的论述。”[1]由此,对学生进行美育,不只是美学家关心的问题,也是教育家关注的对象。事实证明,注入了审美元素的课程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快乐教学与兴趣教学。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理论课程教学为例,如果教师只是满足于对知识内容的介绍与对理论内容的阐述,那就难免枯燥乏味,甚至艰深晦涩。其实,知识谱系与学术理论的形成也来自于对感性生活的提炼与概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毛泽东思想理论的构成中,都少不了人类艺术活动的身影,而这些理论创立者的美学观念、艺术修养与诗人气质更是让他们的理论创见闪耀着美学光茫。这为课程教学活动中实施美育内容提供了极大方便。教师应当以课程教学为体,在完成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用感性、情感的形式来教育学生,而且对学生的感性、情感本身进行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去体验审美对象,感受艺术品,增强趣味性和愉悦性,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观。”[2]所以,对大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是极为重大的,他们围绕课程展开的教学活动,不仅发挥着审美导向、调控和组织的作用,而且会引导大学生走向健康向上的审美境界,“美育”的职责不只在承担了艺术类课程教学的教师身上。

三、时尚文化维度

在媒体全面介入我们的生活以后,大学校园对于各种时尚文化已经丧失了抵抗的能力。图像占据了文化的中心地位,它所建构的主体更趋向于感性的经历,“读图”替代了对文字艺术的全面体味,导致了“读者”思想的贫乏肤浅和对世界理性认识的缺失。“读图时代”人们赫然更喜欢当下直接的快感和满足,而影像和图像就是提供这种直接的快感和满足的符号。因此,当人们不再阅读文字,或者不再能阅和理解传统的文学、艺术、哲学、美学中艰深的思想,人们便有理由怀疑人类的文化水准和文化传承终将会成为一个问题。

与此同时,大众文化大行其道,充满时尚意味的文化类型充斥着大学校园。受时尚文化的影响,大学生在审美取向上也呈现出低俗化、商业化、技术化的趋向。充满时尚意味的当代审美文化消解了文化的神圣性,为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时尚文化不惜解构经典、放弃美学追求、丧失精英主义的立场。受此影响,一方面是大学生本身审美素养不高对各种世俗文化、低俗艺术缺少抵御能力;另一方面时尚文化的大举进入又加速了大学生审美素养的缺失进程,这种恶性循环如不得到根本的改变,受到伤害的则不仅是教育的尊严,还有民族精神的构建。

据2009 年某网站对大学生阅读现状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近半数的受访学生表示,业余时间“一般不阅读” 。“快餐文化”成为阅读类型的首选。学生自己收藏的书籍,多是英语四六级、计算机、教材教辅书,真正意义上的课外书很少。这样的阅读内容与这样的阅读方式,是必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与价值观念: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对功利目的的实现、对感观刺激的满足使他们无暇去发现理性之光与艺术之美。

任何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对人的培养,而“审美”既是一个健全人的心理需求,也是一种心理能力。美学家尤◦鲍列夫说:“如果说社会意识的其它形式的教育具有局部性质的话,那么艺术则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影响,艺术的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任何一个角落,艺术造就完整的个性”[3]鉴于此,大学生艺术审美素养的缺失与形成策略就不能不是一个需要高校教育者应当引起关注并采取教育活动的一个领域。我们认为这个领域具有多重维度,因此需要各个教育环节与教育主体形成合力,并通过对人文环境的净化、对课程教学的设计及对时尚文化的引领来逐步形成。

[1] 朱立元.美学[M] .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75.

[2] 杨恩寰.美学引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尤◦鲍列夫.美学[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164.

猜你喜欢
素养艺术大学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纸的艺术
大学生之歌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