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视角下地方高校专业设置问题研究

2013-08-15 00:49徐俏琳
铜仁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设置专业

徐俏琳

( 丽水学院 招生就业处,浙江 丽水 323000 )

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阶段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数量从 2000年的107 万骤增到2012年的680 万,十年间增长了近七倍。高等教育事业空前发展,但随之问题亦逐渐出现。比如,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呈现出日益突出的结构性矛盾。

就业难并不是因为总量的绝对过剩而是结构性过剩。结构性矛盾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方面。造成结构性失业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在于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培养出的人才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地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专业建设,是促进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高校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

专业是高等教育的根基。专业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高校办学水平的高低。专业设置与就业的关系,本质上就是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关系。一方面,高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市场需求成为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及专业结构优化的“指挥棒”。近年来,浙江省大力发展信息科学、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等产业,浙江省内各高校对这些工科类专业布点数迅速增长,新增专业数中,工科类专业占了总增加量的41%。以丽水学院和台州学院为例,丽水学院在2004年升本时,仅有2 个工学类本科专业,到2011年增加到8 个,占到本科专业总数的28%;台州学院在2002年升本时,仅有3 个工学类专业,到2010年增加到13 个,占本科专业总数的35%。另一方面,专业设置与就业又是对立的。高校专业设置既要满足职业岗位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同时又要满足知识系统传授和科研向纵深发展的要求,两者很难同时兼顾[1]。由于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主要由国家行政力量和学科自身发展逻辑所主导,高校专业设置是较为典型的“计划供给”模式。另外,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及教学实验设备等也制约着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因此,高校专业一经设置,不会轻易改变。而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是不断变化与提高,瞬息万变的市场特性与专业结构的稳定性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也不可避免的。而且,专业设置的效果也需要等四年后以当年该专业毕业生实际就业状况来检验。由于高校没有专业设置和调整的自主权,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矛盾时,往往难以及时调整专业,须层层上报,通过行政力量来才能解决这一矛盾。

二、高校专业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1998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设置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进行调整,普通高校的专业设置种数已从1998年的779 种降低到2007年的641 种。专业设置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的意识日趋提高,并逐步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了专业适应性。以工学专业为例,工学的专业总数由1998年的381 种减少至2007年的206 种,而工学类的专业布点数由1998年的8080 个增至2006年的18145 个,同时积极开拓有广阔前景的新兴专业,增设了新兴、边缘专业如管理学、电子信息、旅游管理等[2]。尽管近年来高校专业设置的变革值得肯定,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设置趋同现象日益严重

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以及毕业生数迅猛发展,而学科专业调整后我国高校的专业种数却在快速下降。这就造成相同专业在不同学校间重复设置,同一专业学生数急剧增加,超出社会供需的平衡点。专业设置趋同不仅造成国家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更会导致部分专业培养的人才过剩,引发相关专业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当前各高校专业设置的雷同专业以文科类、管理类为主,2005年我国高校本科招生最多的专业是英语专业,招生人数为11.8 万人,英语专业的布点数为590 个,占本科院校比例为 84.17%。招生第二大专业为计算机专业,招生人数为9.3 万人,计算机专业的布点数为555 个,占本科院校比例为79.17%[3]。形成了校校办“英语”,校校办“计算机”的专业局面。此外,法学、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类等管理类专业的重复度也都居高不下。因此,根据自身办学定位、突出特色,避免专业设置趋同化是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的当务之急。

(二)专业设置缺乏科学论证,呈现出盲目性和无序性的特点

高校专业设置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决定着学校资源的配置、人才培养方向等关键环节,需要严谨的科学论证。但事实上,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带有无序性和盲从性。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很多高校不顾自身的办学条件,在没有深入的前期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的情况下,一味追求学科专业“大”而“全”,盲目跟风开设所谓“热门”专业。开办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已经成了高校间抢夺优秀生源的重要武器,没有开设热门专业的就想尽办法抓紧申办,有些高校为了抢上新专业,完全不考虑自身学科支撑,甚至师资与教学实验设备都尚未到位,就匆忙开始招生。已经开设了热门专业的高校又不断扩招,如此的恶性竞争,最终导致类似专业的毕业生总供给量远超社会需求总量,出现招生挤破门、就业遇冷门的局面。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分析,前几年非常热门的英语和计算机类专业,就业形势已开始走下坡,招生的一志愿率也随之下降。仅以丽水学院为例,英语专业初次签约率从2009年的84%下降到2011年的76%,招生一志愿录取率虽然还有99%,但前几年一志愿填报率200%的火爆场景已不复存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初次签约率从2008年的89%下降到2010年的70%,招生一志愿录取率从2009年起,都仅维持在30%左右,“热门”早已变“冷门”。

(三)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调整幅度加大,但是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明显落后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仍受学科自身发展逻辑所主导,以学科自身发展逻辑为基础,有什么样的师资条件,就开什么样的专业,较少参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就业市场相脱节。另外专业结构调整又受内部因素的制约。近年来,一些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量少的“冷门”专业,由于开办时间长,师资及教学实验设备齐全,要撤销或者压缩招生规模,必然牵涉到很多人的既得利益。所以,无论学校还是教师,对专业结构调整都缺乏主动,存在“惰性”,专业整改雷声大,雨点小,最后只有不了了之。这一点在以培养地方人才为主的地方高校上显得尤为突出。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专业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缺乏,职业适应性差,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因此,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注重创造性、复合型的人才培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新要求,是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改进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几点建议

(一)给予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政策

由于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目前高校可自主调节学科专业的余地非常有限。全国只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 7 所高校有本科专业自主设置权,其他学校特别是地方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计划的权力都掌握在行政主管部门手中,高校没有办学自主权。这种政府控制专业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这方面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美国高校拥有很高的办学自主权,高校通过社会调查和毕业生就业反馈信息,检验学科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对学科专业可以进行灵活的调整,或合并,或取消,或建设新专业,使其培养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4]。英国、日本等国家高等教育成功的经验启示我们,高校专业设置自主化能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资源和师资优势,调动高校专业设置调整的积极性,形成学科专业设置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的运行机制。当然,学科专业结构不能完全靠学校主动调整,政府在下放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的同时,也要加强宏观调控职能,利用行政手段进行科学的人才预测,协助学校做好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的优化工作,以保证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接轨。

(二)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高等教育结构要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准确把握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合理设置学科专业,是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对地方高校来说,这显得更为重要。地方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学校的发展依赖于地方经济发展,其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必须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为导向,走“面向地方,依据市场、走近行业”之路。高校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类型,重视技能培养,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探索“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等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把企业的实验室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引入学校,也要把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建在企业,充分利用合作单位的实验场地、设备等优质资源。要吸引、聘请合作单位的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参与实践基地管理和实践教学指导,同时选派学校教师参与合作单位的岗位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创造条件。另外,加大专业特色的培育,在错位发展上下功夫,也是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重要方面。高校专业设置不仅要考虑当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要依据学校自身的学科优势,扬长避短,努力培育和形成自身特色的品牌专业,并力争将学校的优势品牌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才能牢牢占据就业市场,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

(三)优化专业结构,建立健全专业质量评估机制

为了保障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要建立起专业结构优化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有效评估机制。我国的专业评估发展历程只有二十来年,专业评估还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因此,建立专业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案,完善专业质量监控体系,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水平,对地方高校来说,刻不容缓。专业评估要全面性、科学性和导向性。评估主体除了政府以外,还有用人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并将评估指标作为专业设置和调整的重要依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年度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率适度挂钩,对专业定位明确、培养模式有特色、培养方案切实可行、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专业积极扶持。对有一定传统优势的老专业,通过更新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实现专业升级,使其重新焕发活力[5]。对于那些专业条件差,内容陈旧、市场需求低的专业,果断调整,淘汰出局,促进高校专业设置朝优胜劣汰方向发展。

[1] 吴跃乐,王伟伟,董葵.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的相关性研究—以地方性高校为例[J].科技传播,2009,(11).

[2] 关瑾,周海玲,孙绍荣.就业视角中高校专业设置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2).

[3] 杜才平.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现状、问题及对其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1,(4).

[4] 贾万刚.大学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相协调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5,(8).

[5] 包镕.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原则与措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猜你喜欢
设置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专业降噪很简单!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专业修脚店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