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行觅“中国梦”—— 海外华文媒体甘肃参访纪行

2013-08-15 00:48陈斌华
统一论坛 2013年4期
关键词:参访团甘南藏传佛教

■ 陈斌华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虽然写尽戍边之苦、征战之繁,却洋溢着豪迈旷达的情怀。

凉州位于今天的甘肃。7月8日至15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邀请12家海外华文媒体组团到甘肃参访。参访团风尘仆仆,行至甘南、兰州、嘉峪关、敦煌等地,了解藏胞生活和藏区实情、藏传佛教与藏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目睹这个中国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发展与变化。

所见所闻,让这些海外媒体人一新耳目,感慨良多。南非《非洲时报》常务副社长梁铨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不仅是对国内各界的号召,也是让我们海外华侨华人激动不已的目标。一路走来,我感受到甘肃各地的进取与热情,更加坚信‘中国梦’绝不会是一场空梦。”

“甘南之行的一个感受就是真实”

甘南是参访团此行的第一站。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黄金通道,而今是中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

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的拉卜楞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安多藏区的宗教信仰中心。该寺下设六大学院,分别为闻思学院(属于显宗)、时轮学院、医学院、喜金刚学院、续部上院、续部下院,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经学制度严格,历代人才辈出,被誉为“世界藏学府”。

7月9日,参访团来到拉卜楞寺。庄严雄伟、古朴典雅的寺庙建筑,让记者们纷纷拿出相机、摄像机拍摄。包括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原著在内、多达8万余部的经卷和精美的塑像、唐卡,让他们叹为观止。傍晚时分,寺里的喇嘛陆陆续续步入经堂,准备参加辩经大会,再度引发他们的关注。

在与拉卜楞寺寺管会交流时,《英国侨报》记者魏秧子询问喇嘛“如何了解外部世界”。正在就读大学四年级的年轻喇嘛嘉欢回答说,他们平时会看《参考消息》,也会上上网。“我们会借助高科技平台来看看世界发生了什么事,看到生灵涂炭,我们就会为他们念念经,祈祷众生平安。”他说:“作为佛教徒,我们不会成为高科技的奴隶,而是利用高科技来了解世界,增进修行。”

拉卜楞寺的属寺总称108寺,郎木寺是其中最为知名的寺庙之一。10日,参访团乘车数百公里来到因寺成镇的碌曲县郎木寺镇。多年以来,位于甘、青、川三省交界的郎木寺镇,一直是海外游客尤其是西欧国家游客青睐的旅游胜地。

位于山腰的郎木寺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在淡淡的暮色中分外耀眼。山下塔板民居错落有致,清澈的白龙江蜿蜒流淌,周边山坡林木葱郁,景致空灵。面对如斯美景,来自欧洲的一些记者赞不绝口,说真不愧“东方小瑞士”之誉。但他们对郎木寺寺管会主任洛桑的提问,却带着些许“火药味”。

来自德国的《欧洲新报》总编辑范轩问:“我刚才听介绍说,郎木寺这些年没有僧人自焚,也没人参与打砸抢烧,还被评为‘平安寺院’。请问作为一名藏传佛教僧人,您如何理解‘爱国爱教’这四个字?”洛桑回答说:“活佛、僧人或许各有各的想法,但国有国法、寺有寺规,我们佛教强调大慈大悲,做什么事都要对照这个标准,不能出格。”

在甘南,参访团还到碌曲县藏医院、甘南日报社、甘肃华羚酪蛋白股份有限公司采访、交流,并探访了桑科草原、尕海湖边的两处牧民定居点。他们走进一户藏胞家中,看到整洁的屋里摆放着高档电器、家具,一家人生活富足。有些人不免怀疑这是刻意安排的“宣传样板”,可当中有人为了上厕所闯进后院,无意中却发现主人不露富故意“雪藏”的两部轿车。

“这次甘南之行的一个感受就是真实,藏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活保障的改善进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对这里的了解不再仅限于书本和电影、电视节目。”魏秧子在参访结束后说。她说:“在与寺院负责人的交流中,我不仅认识了藏传佛教,也了解了藏区宗教界对爱国爱教的定义,证实真正的藏传佛教与达赖宣扬的言论不能混为一谈。”

“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地方”

结束甘南之行后,参访团回到兰州。12日上午,他们来到位于兰州北部秦王川盆地的兰州新区——中国西部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

2012年8月28日,国务院批准兰州新区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处于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规划面积821平方公里,其战略定位是: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按照国务院的批复,兰州新区将在2020年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集聚、服务配套、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新区。

沉睡千年的千里沃野,一夜之间成为西部投资热土。

截至5月,兰州新区累计引进12个项目,总投资1110.75亿元,吉利汽车、三一重工、中航工业等21家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已落户新区;核心区80平方公里的基础配套设施已基本完成,周边四通八达的路网正在加紧建设;核心区及周边已完成造林绿化8.5万亩,中心广场绿树红花、湖光潋滟……

观看裸眼4D新区规划简介影片,听取新区负责人有关开发建设进展介绍,目睹新区优美的环境,感受新区人只争朝夕的工作激情,参访团为这样的“中国速度”所深深感染。新西兰华人电视台执行董事王丹娣、《美国侨报》记者洪明宇、芬兰《环球时代》高级编辑吕惠英等来自南、北半球十几个国家的记者,就开发建设进展、招商引资政策、如何落实环保等问题,对新区工委副书记郭智强连连发问,把原定半小时的情况介绍会,变成了一次长时间的集体采访。

“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地方!”新西兰华人电视台执行董事王丹娣说。她表示,“在新西兰听不到兰州的声音”,希望所在媒体能与兰州电视台合作,让更多新西兰人了解兰州、了解新区,也希望能牵线搭桥,促成新西兰工商界到兰州新区投资。

时隔20年再到兰州,范轩以“翻天覆地”来形容这块土地上的变化。他说,甘肃不是经济发达省份,但兰州新区坚持教育、科技先行,注重保护环境,这当中反映出中国执政党执政理念、执政水平的提高,“这是最让我感慨的”。

“我们要把真实的中国告诉外国人”

参访结束时,这些媒体人思考最多的是如何担负起海外华文媒体的责任,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了解藏区。

欧洲是达赖喇嘛经常“窜访”、“藏独”较受支持的地区。在欧洲生活多年的范轩且行且思,一路神情严肃。“藏区不是我们在国外听到的那样。”他说,回去后将在自己的报纸专版介绍甘南,把所见所闻告诉《欧洲新报》发行国家的人民,让他们了解真实的藏区。而为了帮助藏区媒体人开阔眼界,范轩在与甘南日报社交流时还慨然承诺,每年将邀请一名该报记者到德国、欧盟去参加培训、交流。

比利时维他命文化传媒负责人刘杨在行程结束后,继续留在甘肃采访,希望能了解到更多的情况。其他团员则希望中国有关单位今后能组织更多类似活动,并多到海外宣传、推介,让外国民众和华侨华人有更多机会了解、见证中国的进步。

“希望此类活动今后还能再次、多次开展。中国的肌理、血肉和声音,需要同宗同源的华人传播。我相信,这将是一种正义,也是一条正道。”洪明宇说。

原籍山东的梁铨定居南非10年,他说:“作为海外华文媒体,我们的根在中国。我们不只要介绍中国的真实情况,更要成为中国与外国沟通的桥梁,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参访团甘南藏传佛教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甘南走读
甘南九章
甘南记
《去甘南》
“江苏侨务新闻参访团”走进宝岛台湾
王华主任随江苏新闻文化参访团赴台访问圆满成功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思考
现代藏传佛教系统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