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围绕市场需求培养实用型旅游人才探析

2013-08-15 00:49:04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实用型职业院校岗位

王 霞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旅游业作为一项很重要的产业在我国发展很快,这也使旅游实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良好的旅游市场发展前景给旅游业人员就业和发展带来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作为职业院校的旅游专业来说,应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培养大量的实用型旅游人才,以更好地适应旅游业的发展。

一、围绕市场需求培养实用型旅游人才的实践意义

所谓实用型人才是针对市场需要发展而言的,在旅游市场中主要是指满足旅游企业具体工作岗位需要的技能型、操作型人才和初中级管理人才。从当前情况来看,旅游类职业院校培养输送的毕业生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用人需要,毕业生可以说供不应求,实用型旅游人才紧缺。

旅游企业在未来的旅游市场中要获得更大的发展,而实用型人才是企业首先需要的。目前,虽然我们也在不断健全完善劳动限入制,大力推广旅游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但是,由于旅游企业或从业人员追求人力资源成本最低化等多种因素,致使旅游从业人员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较多从业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此外,国外旅游市场的涌入对旅游人才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特别是对涉外导游、旅游营销、会展旅游、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型实用旅游人才需求量更是不断加大,需要职业院校满足市场需求,不断培养实用型旅游人才。

旅游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是一个带动力和拉动力很强的产业,它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旅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很多吸引力较强的旅游地方大多位于交通不便的老、少、边、穷地区。这些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基础教育条件不好,当地的旅游从业者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导致旅游服务质量偏低,旅游人才的培养速度严重落后于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进而会拖累旅游经济发展的后腿。要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必须围绕市场需求培养实用型旅游人才。反过来说,围绕着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适用人才,也会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实用型旅游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创新

当前,作为职业院校来说,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过于因循守旧,创新不足,仍然是沿袭过去一种较为封闭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就会导致在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上脱节,供需错位。很多职业旅游院校只专注于按学科需求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在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上下的工夫较大,没有对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进行充分调研,更有甚者,一些企业与旅游企、事业单位几乎没有任何的联系,这样就会导致教学和科研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整个的办学呈现封闭式状态,不够开放。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一些职业院校的旅游教育越来越远离实际,培养出来的学生不适合当前飞速发展的旅游形势的需要,学生因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不受欢迎。

(二)旅游课程建设实践性有待加强

各职业院校旅游专业开设课程没有自己的特色,从内容上看,大都是大同小异,整个的旅游课程从名称上看,也是十分混乱。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缺少理论深度,课程体系建设不够系统,造成课程之间内在联系性差、系统性差,教学内容重复现象十分严重。课程体系缺乏严格的科学性,一方面仍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另一方面课程开设先后的逻辑性不强,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课程建设过分注重管理课程,忽视了服务实践和管理实践,不能适应行业需求。

(三)实践时间有待增多

学时不足,较多旅游职业院校实习期多为二至三个月,最多半年,学生实践时间短。盲目办学,缺乏基本的服务技能模拟实训室。学生到企业实习更多的是充当劳动力的顶岗实习,无法进行换岗实习和管理实习。毕业实习多是流于形式,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因忙于写论文、找工作,根本无心实习。

(四)教师队伍水平有待提高

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我国75%的职业院校的教师存在知识滞后、实践经验缺乏、教学能力不足的现象。职业院校的旅游专业教师数量不少,但半路出家的多,新出校门的多,普遍缺少从事旅游实际工作的经验,实践素质的缺乏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从行业聘请的兼职教师虽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和专业技能,但同时又存在不了解学生和教学方法不够科学等问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五)教学手段、实训设备有待强化

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的职业院校旅游专业课堂组织形式没有创新,特别是教师与学生组织的课堂媒介来说,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课本和黑板。在授课模式上,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在这样的教学情况下,很难说有效激发出学生的主动性。专业课教学中需要体现学生动手参与,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更是无从谈起。

有些职业院校没有配备适应市场需要的提高旅游技能的教室,如在旅游专业所要涉及到的模拟导游室、模拟旅行社、标准客房、标准中西餐厅等。这样,职业学校的学生就难以通过更多的实践来巩固好书本知识,提高旅游实践技能。有的职业院校注意加强硬件建设,即使建造了实训室,也没有进行有效利用,成为一个摆设,特别是一些招生数量多的职业院校,由于实训基地的实训设备及相应消耗品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操作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参与实训的学生亲自实操的机会并不多,大部分学生只能观看,甚至无所事事,造成实习效率低下。特别是学校缺乏调研,学生在学校内所学习到的技能与工作岗位的要求产生距离,学生参加工作之后就会暴露出眼高手低、岗位适应能力不强的弱点,难以满足旅游行业市场需求发展的变化。

三、职业院校围绕市场需求培养实用型旅游人才的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观

职业院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围绕市场需求培养实用型旅游人才。职业院校中的旅游专业要培养适合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首先就是要更新教学观念,牢固树立起科学的职业教育观。具体而言,就是在教学中不能从本本出发,要树立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学育才观,在教学中做到以生为本,注重实践能力培养。要树立起“不求所有,但求有用”、“人人都能成才”的人才观,以培养更多的实用型旅游人才。

职业旅游院校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只有坚持人人都能成才,坚持文化知识良好、服务技艺娴熟和职业道德优良兼备的人才培养方针,才可以培养好实用型旅游人才。同时,在旅游实践教学中要注重人文建设、人性化管理方法,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大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合理配置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旅游业应用型人才,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实施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1.着力突出实践教学特色

职业旅游院校应有效地发挥旅游专业模拟实验室和信息系统实验室的作用,使学生在模拟环境训练中掌握服务操作标准和管理经验,有效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运用能力;在职业院校不具备完善的实践教学环境和设施的情况下,应注意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学生自律严谨的作风,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和生活习惯。要注意加强专业实习这一重要教学环节的管理,将专业实习作为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教学活动。为此,职业院校应积极建立和维护与旅游实习基地的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践机会,缩短行业适应期,以更好地提高就业率。

2.着力进行课程模式改革

课程模式是人们对课程本质、属性、功能、目的、规律、结构、原理和法则等问题的程序性思考,并从一定时期的实践中得到完善的课程方案。一些职业院校提出的“活基础、强岗位”课程模式研究是成功的,它不仅有别于基础教育,也有别于职业培训。

所谓活基础,是指旅游基础课程设置要坚持围绕强岗位课程而给学生以基础知识与能力,即在围绕岗位素质使之灵活而适用的基础之上,更重视突出旅游课程的岗位素质目标;所谓强岗位,是指旅游课程设置要突出岗位知识与岗位能力的强化、岗位素质的凸显。

3.着力进行教材改革

为了满足旅游行业发展的需要,以及体现职业教育的岗位能力培训的特征,职业院校的旅游教材的选择应突出本土化、前瞻性、职业性的特点。同时,应加强校本教材开发,职业院校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改革教材内容,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三)着力推进合作办学

1.校际联合,走集团化发展道路

现在我国大旅游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职业院校的旅游教育逐步走向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之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教育集团应运而生。为了实现职业院校旅游教育的高效益,旅游教育集团化的道路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和探索,这样才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发挥综合实力,形成整体优势,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为旅游业提供专业知识丰富、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应用型旅游人才。各职业院校应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进行资源组合,实现强强联手,积极推进职业院校的旅游教育走集团化、合作化之路,培养更多的实用型旅游人才。

2.校企联合,走一体化发展道路

职业院校要培养更多的实用型旅游人才,就要以合作办学为主导思想,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为此,应在与地方旅游企业广泛合作的基础上树立“零距离培养”理念,实行企业化管理的运行机制,建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兼顾科研、旅游产品和项目开发、销售和售后服务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基地。此外,应积极建立以职业院校为中心的“行业——企业——院校——培训机构——校区”联动机制,从各方力量都加强对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使得各种因素有效融合、相互合作,从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实用型旅游人才。

(四)着力推进评价标准的改革

过去职业院校旅游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几乎是比照普通教育模式制定的,这样就很难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与特点,应当进行改正。

1.做好对办学条件的评估

对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评估既要考虑办学条件,又不能完全依据办学条件。而现实的策略是充分利用社会教学资源、行业教学资源、企业教学资源,将实习基地、岗位模拟以及情景操作建立在旅游场所,则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在各种类型的旅游场所建立实习基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途径。

2.做好对教学内容的评估

具体应根据社会对劳动力人才的需要,确定职业与岗位,再根据岗位素质与能力来评价职业院校旅游教学内容的性质、内涵、深浅、范围等方面的适应性,作为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取舍决策的依据。

3.做好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估

评估教师授课质量的标准应该是教师是否为双师型或多师型;是否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实践能力;能否将旅游专业内不同工作岗位的基本素质与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这些内容。

4.做好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估

一是评估成绩优劣不能仅仅以理论考试的卷面分数为标准,更重要的是要以岗位知识与技能为标准。二是评估成绩优劣还要以考取多少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准。三是评估成绩的优劣要以学生的特长和特质的多少和水平为标准。

[1]谢礼珊.谈旅游企业员工合理培训和个人发展[J].广东旅游,2009,(7).

[2]曹流.职业院校导游专业建设探析[J].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

[3]姚宝荣,杨红英.架起课堂教学到旅游实践的桥梁[J].旅游学刊,2009,(1).

[4]李伟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8,(9).

[5]邢辉等.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J]职教论坛,2009,(2).

猜你喜欢
实用型职业院校岗位
转动式中频电磁脉处理焊接应力方法及实用型装置研究
电子制作(2019年22期)2020-01-14 03:16:24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12
建立网络信息安全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4:06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 18:22:28
创新教育下高校大学生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商论(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55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18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