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亮
(太原警官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提高人们思想觉悟的工作。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是全部公安工作的生命线。近年来,伴随着公安事业的发展和需要,一大批“80后”、“90后”优秀青年通过公务员考试、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等方式进入了公安队伍。他们的加入增强了公安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同时也给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日益艰巨繁重的社会管理和维稳任务,“80后”、“90后”民警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履职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教育和培养年轻新民警,如何引导他们从思想入警、行动入警,并在较短时间内适应警察岗位、有效履行职责,成为各级公安机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重视的一个现实问题。
“80后”、“90后”民警指出生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政法及铁道、海关、航空、森林、水运等系统担任人民警察职务的人员。他们生活在社会转型时期,经历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互联网普及、国家日益强大、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多种利益相互交织、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大环境变化。“习俗移性、安久移质”,改革创新的时代背景使“80后”、“90后”民警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
大多数“80后”、“90后”民警是独生子女,天然地成为了家里或家族关注的中心,自然也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他们的法制观念、权利意识比以往有了很大提高,他们更注重生命发展、弘扬个性,独立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法律意识、公民意识更强,他们思想活跃,敢于改变现状,在工作中敢想、敢说、敢干。面对新的工作和事物,他们总是喜欢从新的角度来看待,甚至做出自己的“自选动作”。然而,警察是纪律队伍,不仅需要严格的条令条例规定来约束,更需要互相尊重、团结合作、虚心请教的团队精神。“80后”、“90后”民警突出的个性会迸发无限的激情,也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个人英雄主义,容易走弯路、走极端,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和及时的保护、肯定,极容易对他们造成大的打击,挫伤进取心和积极性,所谓“者易折,佼佼者易污”。
“80后”、“90后”民警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又是通过严格考试,“过五关斩六将”才进入公安队伍。他们视野开阔,学习模仿能力强,对待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新装备有着很强的接受和领悟能力。但是,公安工作面对的工作对象是老百姓,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这就要求民警必须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然而,大多数的“80后”、“90后”民警才刚刚完成从学生到民警的程序性角色转换,远未真正进入民警角色。他们社会经验少,缺乏必要的社会历练,对色彩斑斓的社会现象和观念容易良莠不辨,再加上工作中的为难情绪和挫败感,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和思想观念剧烈变化。
许多“80后”、“90后”民警怀着儿时从警做英雄的梦想走进了警营,因为工作的需要,大部分民警没有机会“轰轰烈烈”,更多的是调解小纠纷、化解小矛盾、排除小隐患,此外,民警实际薪酬与外界猜测偏差大,而民警同样面对着高房价、高价医疗、教育等生存问题,想象当中的警察和现实中自己的工作、待遇存在巨大的落差,因而造成心理上的落差,由此引发职业倦怠,对警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逐渐走低,甚至产生负面情绪、心理问题。许多民警为了“摆脱”现状,要么违纪违法,要么想办法调离公安机关,甚至有辞职的现象出现,队伍流动性渐渐增大。
公安工作是一种高应激、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特别是在社会转型转轨、各类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的当下,公安机关所担负的职责任务更加艰巨繁重,新增的公安编制尚不足以满足公安工作实际需求,基层公安机关依然是警力紧缺,基层民警的工作量非常大。此外,许多“80后”、“90后”民警的成长过程中本身就没有经过艰苦环境的锻炼和吃苦耐劳的意识,因此,当他们一开始进入公安队伍,就会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涵括了对公安工作氛围、工作强度、履职履责及个人因素等方面,表现为少数新警产生了怕苦怕累、拈轻怕重的思想,缺乏奉献牺牲的实干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公安民警接触的人员多而杂,面对的各种诱惑、影响较常人都要多,极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的问题。部分民警对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等认同感不强,服务意识有待强化,工作中挑肥拣瘦。此外,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等原因,“80后”、“90后”民警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就是“小皇帝”,近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个性较强,而主动意识、团结意识、换位思考意识相对会薄弱一些。
人际关系是机关单位运转的润滑剂,人际关系处理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单位的工作效率和个人发展前途。良好的沟通会让你变得更有亲和力,会让很多复杂问题变得简单,所以对于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80后”、“90后”民警来讲,学会处理社会关系成为一门职业必修课。一个民警要处理的关系来自多个方面,在单位既有领导又有同事;工作中既有当事人又有监督者;家庭中既有父母长辈又有伴侣与家庭。但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不少新民警疏于对关系的“打理”,不谙人情世故,有些问题考虑得过于简单,处理得非常草率,再加上加班多、压力大,对家人长期处于一种歉疚的心理,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工作。
刚刚参加工作的“80后”、“90后”民警,正值谈婚论嫁的年龄,然而由于工作,许多一线青年民警面对婚姻恋爱问题时产生了困惑。许多民警抱怨自己压力大、收入低,找不到合适的伴侣;值班多、圈子小、常加班,陪伴男(女)朋友的时间少,感情不稳定。
“80后”、“90后”民警的问题表面看是个人的问题,但如果引导不好,会对一个基层单位的工作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公安队伍的长久发展。为此,公安机关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首先从政治上肯定和信任他们,正视他们的群体特征,把握他们的成长规律,采取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措施,引导教育他们真正成为公安队伍中一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主力军,在公安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指人民警察对自身存在意义、价值追求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决定着人民警察行为的目标和方向。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培育警察核心价值观是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也是民警坚定信念、经受考验、战胜困难的重要保证。忠诚是民警的第一政治品质,是公安队伍不变的警魂。要不断强化忠诚教育,筑牢人民警察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思想根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需求分为不同的等次,公安民警通过自身的努力,足以满足自身的生存及安全需求,社交需求也基本不会缺乏,而更高层次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常常是困扰他们的一个大问题。他们渴望被尊重,渴望被理解,渴望被信任,渴望被接纳,对此,应当认同、宽容、理解。因此,公安机关应该努力营造既严肃又活泼、既整齐划一又尊重个性的警营文化,比如根据民警不同的需求设立一些民警图书室、活动室、健身房,定期开展谈心交心、家访活动,落实从优待警等。同时,要做好“传帮带”工作,加强业务能力培养,努力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
胜任工作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过程,如果没有民警的个体主动意识,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发展。任何教育只有转化为自我教育,才能真正收到教育的效果。任何工作都需要一份事业心,要像捍卫自己的生命一样捍卫事业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积极正面地看待和认识问题,戒急用忍,遇事常思考、多静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常思己过,常怀修德之心,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在工作之余,要培育健康的兴趣爱好,多读书、多学习,防止沾染上不良风气,提升自我心理净化能力,增强干事业的决心和毅力。“80后”、“90后”民警作为一名普通公务员,要做的不是埋怨,而是抓紧时间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准备迎接日益公平且残酷的竞争,最终实现个人价值,让普通变得不普通。
[1]李明鹏.“80后”民警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0,(4).
[2]田建国.正确把握当代青年学生成长规律[N].中国教育报,201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