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氵帝
(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作为正式学习前的启蒙阶段,学前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有其一定的规律性,既有自身的特性,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任何学前教育的开展都应该充分了解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具体来说,学前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以下的特点:(1)身心发展迅速,机体动作和心理反应等一切功能都在加速发展;(2)发育不成熟,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构造尚未发育完全,易受周遭环境影响;(3)思维形成以直接观察为主,已形成对事物的基本知觉;(4)对外界反应敏感,模仿性强,可塑性强。只有根据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利用其可塑性强、发育不成熟的特点科学地开展学前音乐教育,才能取得相应的教学成果。
学前音乐教育是指在学前教育阶段以音乐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教授学生基本音乐技能与技巧,使学生具备基本的音乐常识和音乐意识。由于学前儿童的特殊性,学前音乐教育应该融音乐性、娱乐性、知识性与技能性于一体,既要关注学生音乐技能与知识的培养,又要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促进儿童的全发展,为后天音乐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学前音乐教育具有以下特点:(1)学前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应该注意教学方式,使学生在音乐中领悟美的内涵,在音乐课堂上获得审美体验;(2)学前音乐教育是一种全面性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将音乐性与知识性结合起来,既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又要关注学生音乐基本技能的培养,从而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3)学前音乐教育是一种开放性教育,应该遵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音乐教育不应该拘泥于条条框框,而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性。
学前音乐教育既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的需要,具体来说,开展学前音乐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1)有助于养成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道德取向。针对学前儿童的特点,学前音乐教育内容一般积极向上、健康活泼。学前音乐通过宣扬健康积极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儿童易吸收其中的积极部分。(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意识。学前音乐教育本来就是一种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发现美的眼睛”。(3)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音乐教育不只是单纯的音乐教育,而是一种融自然、社会、情感于一体的全面性教育,儿童通过音乐教育有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4)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发展。学前儿童的音色是最美的,也是塑造的好时期,开展学前音乐教育有助于开发儿童音乐天赋,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学前音乐教育的课堂不应该仅仅是音乐课堂,而应该融知识性、技能性、音乐性、审美性于一体,这就要求课堂形式多样,教学手段丰富。然而在当前的学前音乐教育中,教师过多地重视考试,仅立足于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前儿童的特点和学前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教学形式过于单一,缺乏新意,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忽视,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
不同于一般的学前教育,学前音乐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极其严格,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幼师技能,还要具有专业的音乐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师既要有基本的音乐素养,又要多才多艺,还要对儿童具有耐心和爱心。然而,目前很多农村的学前音乐教育的师资水平较落后,很多教师不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甚至有些音乐教师身兼数职,仅仅教学生几首儿歌就完成教学任务了,这就完全违背学前音乐教育的本质,学生不仅不能获得相应的审美体验,更无法养成相应的音乐素养。
音乐考试的级别本来只是一种标准,只是为音乐课余教学的规范。然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很多家长和教师走入盲目考级的误区,很多家长不停地给学生报各种乐器班、声乐班等,刻意地追求学生的音乐考试级别,严重影响了儿童兴趣的发展和身心的健康发展。盲目追求考级也使得学前音乐教育的课堂功利性太强,违背了音乐教育的本质,不利于音乐教育意义的实现。
一方面,在很多地区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度还不够,很多家长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开始于小学;另一方面,即使对儿童进行学前教育,也忽视了对学生的音乐教育,这就使得学前音乐教育的改革很难在大范围内进行。要探求科学的学前音乐教育模式,首先必须使广大家长和教师转变观点,认识到学前音乐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观念上接受并重视学前音乐教育,使音乐学前教育的意识像素质教育一样深入人心。
音乐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前教育,它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体验的过程,音乐素养的形成是在课堂中产生的,这就对音乐学前教学活动的教学过程安排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大多数学前教育机构教学过于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学生的体验感受,教学过程安排不合理,没有体现儿童的主体性。合理的教学安排应该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使幼儿成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其大胆表现,从而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要提高学前音乐教育的师资水平,首先各教育机构必须配备专业的音乐教师,音乐教师自身还要注意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其次还要加大与高校的合作,在幼师专业加入音乐教育专业以培养专门的音乐幼师。
一方面,在观念上加强对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视度,必须使广大家长和教师转变观点,认识到学前音乐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观念上接受并重视学前音乐教育;另一方面,在投入力度上加强对学前音乐教育的支持,加大物力、财力和人力的投入力度,为学前教育机构配备先进的教学和音乐器材,从而使音乐课堂任务顺利完成。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前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深入学生当中了解每一个学生,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使幼儿成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其大胆表现,从而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学前音乐教育的课堂不应该仅仅是音乐课堂,而应该融知识性、技能性、音乐性、审美性于一体,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多元灵活的教学活动,以满足儿童的不同发展需求。学前音乐教学更应该具有娱乐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到相应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进而培养儿童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
作为学前阶段的儿童,对外界的接触主要表现在直观感受上。所以要启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就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积极运用电教媒,通过乐器的演奏、音乐的欣赏、电影片段赏析、录音的评析等等手段开展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融入到课堂中来,在体验中获得音乐知识和审美体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素养也越来越成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音乐教育不仅成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也将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性情培养产生不容忽视的作用。从培养学生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学前音乐教育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意义巨大。如何很好地开展学前音乐实践教学,已成为学前教育的关键环节。全文在学前音乐实践教学的框架下,根据学前音乐与教育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当前学前音乐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学前音乐实践教学的模式探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王懿颍.学前音乐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5-30.
[2]于洋.对学前音乐教育研究的探索[J].大众文艺,2011,(2).
[3]李亚秋.学前音乐教育改革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2009,(5).
[4]爱丽.谈幼儿音乐教育[J].学前课程研究,2009,(5):55.
[5]林春菲.我国学前音乐教育发展探析[J].文史博览,2011,(8).
[6]于洋.试述学前音乐教育的作用及教学原则[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6).
[7]张君.我国学前音乐教育现状分析[J].科技资讯,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