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素质教育为基点完善体育教师素质

2013-08-15 00:49王彦斌1李娟娟2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素质教育素质

王彦斌1,李娟娟2

(1.山西省实验中学,山西 太原030002;2.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以素质教育为基点完善体育教师素质

王彦斌1,李娟娟2

(1.山西省实验中学,山西 太原030002;2.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师自身素养具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研究认为,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包括政治素养、思想教育能力、广博的基础文化知识、精深的体育专业知识、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教学能力。体育教师要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工作。

体育教师;素质教育;教育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从教育思想到教育制度的深刻变革。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体育科学不断发展,学校体育工作日臻完善,体育教师必须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完善和提高自身素质。

二、对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理解

(一)对素质的理解

有学者认为,素质的概念应该分为狭义、中义和广义三层意义。狭义的素质是指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概念中,把素质界定为“人的心理上的原来的特点”,重视人或事物原本的特点或原有的基础,强调人的遗传因素。中义的素质是指未来人发展的主体性和可能性,重视人的潜能开发。广义的素质是指在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的共同作用下,人的总体发展水平,是整个主体的现实性。也就是说,素质是表现在人的智力和体力上的基本品质,或者说是从事某种职业应有的基本品质。

也有学者认为,素质是个体在身体、政治、思想、道德、专业和心理方面的一系列基本特点和品质的综合体现。素质是人具有的特质所规定的活动能力及状态,由身体、智力、心理(人格)、道德和社会角色五个层面构成。身体素质,是生命活动能力,包括人的体力、经历、耐力、毅力等生命指标,是素质的本源和基础。智力素质是科学文化技术素质,是后天习得的一种知识能力。人格素质,是推动个体和群体乃至民族向正能量发展的内驱力。道德素质,也是指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包含道德倾向、道德责任、道德气质和道德风气。有学者将身体素质和智力素质称之为基础素质,将人格素质、道德素质和角色素质称之为深层素质,认为基础素质相对较为客观,随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与之相适应的可变性;而深层素质则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在变化过程中则出现复杂性、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教育要注重对深层素质的培养,树立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的素质决定人的政治倾向、生活态度和行为规范,并具有长期、稳定、相互影响的作用。人民的整体素质水平,决定着国家的命运与前途;国家的命运与前途,又关联着个人的发展和幸福。

(二)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素质是先天与后天结合的产物,它的形成与诱发必须与教育相联系。教育在素质的培养中起着主导性作用,是有目的的教育培养的结果。人通过先天获得身体和心理条件。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社会适应。可以说,素质教育是提高人的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的一种教育。通过科学的、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地、系统地、极大地发展和完善人与生俱有的素质,使人的先天潜能和后天个性获得最大程度的完善与发展,从而形成社会和国家所需要的不同素质与品格。

素质教育是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方针,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基础教育。它着眼于全体学生的长远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促进学生的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开发,强调人的发展。

(三)素质教育的深远意义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就在不断地改革与发展。我国的教育改革先后提出了加强双基教育、智能教育、非智力因素、教书育人、成功教育、快乐教育、和谐教育的口号,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在不断地调整与改进。当前的素质教育方针,深化了我国教育的目的,符合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基本潮流,促进了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规律。

三、素质教育的基本性质

(一)全面化

素质教育强调要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统一起来,遵循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生动地、活泼地全面发展。

(二)全体化

素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着眼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运用多种教育方法与手段,以全体学生为前提,保障全体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三)个性化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把体育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很好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能力化

素质教育要为学生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体育教学中不但要教会学生如何做动作,更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能力,即锻炼身体、自测、自调、自评的能力。

(五)发展化

素质教育强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六)职业能力化

素质教育要培养社会、生活、劳动需要的实践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灵活地运用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劳动、未来从事的职业中。

四、中学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

(一)政治素养

体育教师要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教师要以正确的政治方向、人生价值取向、高尚的思想情操去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拥有高尚的师德,才会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工作。因为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二)思想教育能力

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深入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教学中善于抓住教育契机,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广博的基础文化知识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虽然目前能够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但教师是学生知识来源的主渠道,学生更愿意聆听来自教师的传授。广博的知识是教师驾驭课堂的基础。

(四)精深的体育专业知识

体育教师要具备坚实、系统的体育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精深的体育专业知识是指导学生运动技能,培养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保证。

(五)创新能力

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学科,学科的发展因此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体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塑造体育学者形象,为体育教师自身的发展和体育学科的发展开创创造性的局面。

(六)科研能力

当前,体育学科的发展对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术科能力,还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评价体育教师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科研能力是改进体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自身水平的关键。

(七)健康的心理素质

体育教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善于自我调控,培养稳定乐观的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作为育人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心理素质显得格外重要。

(八)教学能力

1.处理教材的能力

教师要具备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突出重点和难点,巧妙地联系各个教学环节。

2.课堂组织能力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合理地确定练习密度和强度,做到内容丰富,方法灵活,手段科学。

3.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的讲解要简明扼要,清楚准确,生动形象,并具有艺术幽默感。加之生动活泼的表情、眼神、手势,为语言艺术再度添彩。

4.示范能力

教师不但要掌握运动技术,还要有将其正确、优美、协调地展现出来,示范给学生。生动具体的动作表象有利于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接受教师传达的信息。

5.观察分析能力

教师要具有观察学生学习行为的能力,及时地做出准确判断,调整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出最佳教学方案。观察和听取学生的反映,调整教学难度,使教与学达到动态的平衡。

[1]沙莲香.中国人素质研究[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2]卢元镇.论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J].体育科研,2002,(2).

[3]卢元镇.体育运动的社会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4]胡飞燕.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4).

[5]张景生.现代教育中的教师信息素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l,(3).

G64

A

1673-0046(2013)7-0130-02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素质教育素质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