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建筑中的人文关怀——以南京大学杜厦图书馆为例

2013-08-15 00:49
图书馆 2013年4期
关键词:人文图书馆建筑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3)

1 图书馆建筑与人文关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我意识的显著提高,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诸如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等越来越多的显现于各行各业中。而图书馆从诞生伊始,就凝集着特有的人文气息,人文属性是图书馆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因此,图书馆的建筑也应更倾向于人性化和情感化,将以人为本融入到建筑所在的位置、外观造型、内外环境、采光照明、色彩色调以及读者服务等与读者有关的各个方面。良好的图书馆建筑内外部环境,对读者的心理和生理方面,是一种物质效应对精神效应的积极作用,可以激发读者的美感情趣。〔1〕图书馆建筑中的人文关怀使读者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上产生和谐舒适的感觉,在精神上给人以宁静致远的审美境界,从而使读者更加强烈地感受到来自图书馆的人文关怀氛围。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图书馆建筑在结构设计和审美情趣上不断进步和发展,体现出一种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艺术理念,通过各种组合、比例、尺度、质感、色调、功能等建筑手法造就出一大批具备人文意境的图书馆。我国图书馆建筑在上世纪50-70年代一般将书库和阅览室相分离,整体外形单调,缺乏艺术美感,内部功能单一,体现出一种藏阅分离的建筑思想。改革开放后至90年代末,图书馆建筑中逐渐将书库和阅览室合二为一,采用一种大开间式的房间布局,开始注重外观的美术设计,在采光、通风、功能等方面改善了很多,体现出一种藏阅结合的建筑思想。进入21世纪以来,图书馆在建设时体现出尊重读者个性化需求的布局格式,设计出融合多功能的复合式建筑单元,方便读者的信息资源共享,在细节的建构上增加了许多高科技服务技术,外形设计更加具有象征意味,不再是一种无声的建筑符号,体现出藏阅管相结合的建筑思想。我国图书馆的建筑趋势体现出功能多样化、布局人文化、外形典雅化的特征,建筑格局更具灵活性,建筑单元开放友善,全方位地体现着读者至上的人文关怀理念。

2 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外观环境建设

2.1 馆址选择

读书是一种心灵交流的活动,其前提不仅仅是要求拥有一个单纯安静的环境,而且要有一个能使人产生愉悦感的审美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人读书的情趣似乎较之现代人更胜一筹,因为古代的藏书楼、书院往往置于优美的园景或山林之间。然而现代图书馆在城市化的作用下,其选址大都处于城市的中心区或人流量较大的街区,固然优雅的景区环境十分重要,但图书馆在具体选址时要首先考虑到读者和馆员来往的方便,如果图书馆选址不当,远离了读者群,将可能导致自身门可罗雀的后果。试想在现代信息社会,人们拥有多种获取信息的渠道,并且时间观念较强,一般轻易不会为看几本书而在交通上花费数小时。国家建设部1999年颁布的《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中对图书馆选址做出了说明:“充分考虑交通方便、环境安静、符合安全和环境保护标准。”为此图书馆在选址时应当着重考虑地理位置的方便和周围环境的优雅。

回归自然,亲和自然,实现建筑与自然共生的绿色生态建筑渐渐深入人心,成为21世纪建筑的主题。〔2〕现代图书馆的选址已不具备古时的那种地理优势,但还是应尽量置于园林绿化的优美环境中,可以充分利用“人化自然”的美景来选取馆址。例如南京大学仙林国际化校区杜厦图书馆,在选址上十分重视读者往来的方便性,并且注重与周围景观的搭配与映衬,地处校区心脏地带,位于校园礼仪大道北端,正对校区主入口,依山傍水,是仙林国际化校区的标志性工程。与周围的公共教学楼、基础实验楼、国际学院、行政楼、综合体育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共同构成校园核心景观区,各个方位的读者可以方便地沿着四通八达的校道前往,十分快捷。此外站在图书馆较高的楼层远眺,可以隐约看到威严壮观的群山,读者饱尝秀色,久读而不知疲倦,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选址。

2.2 外观设计

建筑物外观最能直接刺激感官,给人留下鲜明印象。美观的图书馆建筑造型,看起来赏心悦目,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吸引读者并提高图书馆利用率的有力手段。〔3〕图书馆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不仅要给读者文化享受,还要带给读者文化熏陶,因此图书馆在外观设计上要遵从美学要求,通过运用各种建筑美学手段,把图书馆建成独具特色的艺术品。但应尽量避免把图书馆建成高大雄伟、金碧辉煌看似神庙般严肃的外观,而应将其外观定位在平易近人、温文尔雅、更富有生活气息,同时又不失掉图书馆的文化殿堂底蕴。图书馆建筑的外观设计有别于其他建筑的表征和内涵,其应用建筑语言来表达图书馆对自身角色的定位和诠释,对读者的责任和义务。图书馆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形象取悦读者、感染读者,给读者以审美的享受。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在外形设计上也要考虑到自身的服务对象。例如,大学图书馆应表现出浓厚的学术气息;公共图书馆应体现出大众性;少儿图书馆则要反映出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特征。一座设计典雅独具特色的图书馆建筑,在标志性和艺术性方面和谐统一,在外观上会带给读者一种坚定的进取信念和励志鼓舞,使读者充分品味其中蕴藏的人文内涵。

杜厦图书馆的外观设计古朴典雅,集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于一体,体现了一种浓厚的学术气息,使读者很容易在各种校园建筑群中识别出来,特别是图书馆在外观的色彩搭配上很随和,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纵览整座图书馆,富有特色的建筑外观给读者以力量,明晰的建筑线条使读者心旷神怡,幽静的环境使读者兴致勃勃,使人置身其中如进入知识神殿之美感。

3 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内部环境建设

3.1 馆舍布局

图书馆建筑内部不仅需要有借阅、藏书、办公、服务的空间,而且还要有一些方便读者的便利设施空间,如寄存处、打印室、开水房、休息室等,这就需要协调好各个功能空间的关系。由于每所图书馆的建筑规模不尽相同,只有充分考虑读者各种可能的需求,才能恰到好处的布置馆舍。可以把普通报刊浏览室设在底层,学习研究室设在较高的楼层,在每一层都设置相应的服务空间,处理好共享空间和私密空间的关系,读者在共享空间中体会到物质和精神双重休闲满足感,在私密空间里放心安全地感受图书馆默默无闻地人性化服务。图书馆建筑设计在功能划分与平面布局上要充分考虑综合布线的适应性,使之兼具人本型、智能型、节能型、环保型、开放型。〔4〕图书馆馆舍布局,不单单具备藏书、借书、阅览的功能,而应成为富有人性化的场所,与人文思想相交融,成为读者受教育和文化娱乐的中心。

大学图书馆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历程中,更应该弘扬人本精神。2002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第十九条规定:“高等学校应保护读者合法、公平地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应为残疾人等特殊读者利用图书馆提供便利。”具体而言,馆舍在细节安排布置时,应体现出无障碍的布局理念,也就是说图书馆应为读者,特别是那些老年人、伤病人、残疾人、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相应配套的服务设施。但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图书馆建筑基本上是以健全人的标准为依据进行设计的,这对于上述特殊群体而言,存在诸多不便之处,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重视。首先,在入口设计时应考虑到坐轮椅和老年人读者的实际情况,在设计阶梯时要保持其平缓,便于攀登,同时要增设坡道供轮椅通过。若在门口安装有防盗检测仪的话,应保持其通道的宽度满足轮椅通行。其次,图书馆开架书库中书架之间的间距应不少于一定数值,以满足一辆轮椅和一个人并行,以及轮椅的转动方向。在每个阅览室应设立老弱病残读者专座,专座的周围空间略大于普通阅览桌,以方便各种行动不便者活动。第三,要加大对卫生间的改造力度,装配残疾人专用卫生设施,并要保持干净整洁,特别是对盲人读者来说,更应设置相应的盲道指引,必要时辅之以人工指引,以便盲人读者更好的利用图书馆。

杜厦图书馆在馆舍布局方面科学合理,显现出一种人文关怀理念。整座图书馆内各种指示性标示详尽,馆内设施齐全,为方便行动不便的读者,图书馆在各个楼层设置快捷通道和简易使用设备,并且馆内各种台阶设计平缓,数量也较少,同时配有宽敞的电梯使用。在借阅室的设计分类上,划分为新书借阅室、旧书借阅室、总书库、报纸期刊阅览室以及电子阅览室,可以让读者方便快速的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馆内设置了很多专用的知识共享空间,为各类读者开设有针对性的学习场地。此外书架之间的距离设计合理,空间较大,为了便于读者看书,每个借阅室都配备了复印设施和大量的桌椅,并且拥有一定数量的上网端口。对于卫生间位置的设计也十分恰当,其数量也合理,并且保洁工作的质量很高,带给读者许多方便。

3.2 室内装潢

读者走进图书馆,期待呈入眼帘的是一派井然有序的景象,如果看到的是杂乱无章的陈设,尘土飞扬的阅览环境,其情绪会受到很大影响。图书馆室内设计应体现出宽松、整洁、典雅的主题,保持良好的通风与照明,在布局装饰上避免拥挤、压抑和呆板。此外,研究表明:在图书馆一定空间内,如果二氧化碳的比例超过空间容量的百分之一,人就会感到不舒服。〔5〕因此,图书馆可在适当位置添置盆景,读者在图书馆阅读获取知识的同时,身心得到放松与净化,缓解疲劳,舒缓心境。

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图书馆建筑不但要讲究质量,更要融入文化,展示文化脉络,这样才有恒久的吸引力。因而图书馆可在适当位置放置一些雕塑,悬挂一些与图书馆风格相符的壁画及名人名言,尽量使图书馆的文化气息充溢到各个角落,增加图书馆室内陈设的文化底蕴,以此来激励读者去博览、探索、汲取知识的营养,达到启迪人们心灵的作用。

杜厦图书馆在室内装潢上独具匠心,整体给人一种清晰明快的感觉,在各个楼层都放置了大量的盆景植物,使读者置身于绿色空间。为了保证室内采光充足,馆舍内安装了阶梯状采光窗,并辅之以高新技术对自然光线进行调控,一方面可以提高室内的亮度,另一方面也使读者免受太阳辐射。值得一提的是,馆内在不同的借阅室及走廊分别根据其使用目的的不同悬挂了不同主题内容的壁画及励志哲言,给人一种振奋精神但又不重复的良好感觉。

3.3 色彩环境

和谐的色彩能提升室内环境的品质。色彩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情感诱导,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故色彩的搭配对图书馆内部环境来说显得十分重要。图书馆是供人学习研究的文化场所,为了烘托出这种文化氛围,在实际应用中首先要确定空间色彩的主色调。图书馆应尽量避免色彩反差很大的搭配,否则会加速读者眼部疲劳。一般来说,冷色调给人以镇定清雅之感,故图书馆应采用浅灰、淡绿、淡青等冷色调来点缀色彩环境,以减轻读者视觉疲劳,提高阅读效率。图书馆也可尝试针对不同的读者分设不同的阅览环境,并配置以相应的色调,从而更好的配合读者的阅读。例如,针对儿童读者活泼好动的特点,可在其专属阅览区布置大量冷色调,帮助其静下心来阅读;对于老年读者而言,可为其提供一种暖色调的阅读环境,这有助于克服其孤独感;对于中年读者,鉴于其压力较大,可为其提供一些天真烂漫的色彩环境,避免出现深暗色的搭配,这样有助于缓释其心理压力。

杜厦图书馆的主色调是象牙色,这带给人一种平静祥和之感,使读者很容易在视觉上接受并喜欢,此外所有的桌椅为胡桃木色,显得十分正式,但又不使人烦躁。

4 结语

杜厦图书馆外部造型展现出青春活力,风格鲜明动感,局部又跳动着引人注目的“音符”;建筑共分五层,以阅览空间和书库为主,同时配套设置目录厅、出纳厅等设备和办公辅助用房,整体布局紧凑合理;采用大流通、大阅览的服务模式,设有3个服务区,45个研究小间,3个音乐鉴赏室;采用人性化设计的馆内水平和垂直通道将各类用房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科学安排编 、藏、阅之间的运行路线,读者、工作人员、书刊运输路线便捷通畅、互不干扰,形成高效的整体;馆舍初步具备了办公自动化系统(Q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和馆舍建筑自动化系统(BAS),呈现出智能化的特征。上述这些建筑布局既为图书馆的未来发展预留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又凸显国际化校区图书馆多功能、现代化、休闲化和个性化服务的人文理念。

一个蕴含人文关怀的图书馆,会给读者一个温馨、恬静、优雅、和谐、奋发向上的精神空间,也会给读者提供一个舒适、便利、快捷的现代信息利用环境,提高了读者的使用效率。图书馆应当从馆舍建筑及馆员两方面来营造一种充满人文理念的氛围,让读者不仅看到而且体会到来自图书馆的人文关怀。图书馆建筑中的人文关怀,是把人文关怀的情感注入到冷硬的钢筋水泥之中,赋予了图书馆建筑人化的生命活力。诚然,一座布局合理、格调优雅、装饰美观大方、馆员服务热情周到的图书馆不但突显出图书馆知识殿堂的人文环境美,而且蕴含着一股浓厚的文化韵味,使广大读者在利用图书馆时,心灵上得到最大的愉悦,并对图书馆流连忘返,这不仅使图书馆的价值得到最大实现,而且升华了读者的人文修养。众所周知,环境能够熏陶人,环境也能重塑人,图书馆要以人为本,以环境美为映衬,突出艺术感染效应,创造和谐美,营造一种亲和的人文环境氛围,让所有的读者能够尽情的享受知识的甘露,这对图书馆和读者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谢萱.环境艺术在图书馆建筑空间上的美育效应.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4):16-18

2.陈虹涛.绿色生态的图书馆建筑.图书馆建设,2007(1):19-21

3.刘星.图书馆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构想.图书馆学刊,2008(3):57-59

4.吴庆珍.论图书馆空间布局的发展趋势.图书馆论坛,2011,31(1):38-40

5.应长兴.现代图书馆建筑中读者关怀意识的落实.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5):65-67

猜你喜欢
人文图书馆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图书馆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