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术视域中的客家文化研究及其思考

2013-08-15 00:47
天府新论 2013年1期
关键词:客家话族谱家谱

马 强

近100年是客家文化研究从奠基到曲折探索进而到今天迅速发展的时代,特别是文革后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广东、广西、四川、湖北、江西、湖南、陕西等省的客家文化研究或恢复、或开拓,一个共同的可喜现象就是客家文化研究生逢其时,成果卓著。如四川的客家文化研究起步较晚,但经过陈世松、孙晓芬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艰苦开拓,撰写出版了一批具有拓荒意义的客家文化研究论著如《大迁徙: “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 《四川客家》、《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等,不仅使四川的客家文化研究从无到有,而且使成都迅速成为客家文化研究重镇,并且还成功地打造了洛带镇,使其从默默无闻封闭乡村到闻名遐迩的成都客家旅游经济强镇。客家文化是中国地域文化颇具特色而且有着强烈现实意义的文化分支,客家文化研究学术史过程并不算长,如果从黄遵宪、罗香林等人的开拓算起,也差不多就是近百年时间,但目前呈现的方兴未艾、且日趋热烈的态势令人瞩目。客家文化研究与我国现代诸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已经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在现代人文社科学术研究中具有特殊意义。笔者在此不揣浅陋,对此作以简要梳理,并将自己近年若干理论与现实思考并入,以抛砖引玉,请教方家。

一、客家文化与汉语史及现代中国方言研究

客家方言通称客家话,是我国现存七大方言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闽西、赣南、粤东北韶关等山地,其中以粤东北的梅州、兴宁、大埔、五华等县最为集中。而在今日之湖南、四川、重庆、陕西、贵州则分布有若干客家方言孤岛。客家文化以客家话最为引人注目,其特殊的古代汉语意义早已被学者所看重。客家人有珍爱自己民系语言的传统,是客家人保持自己文化特色、维系家族生存壮大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纽带。“宁卖祖宗田,不改祖宗言”,不仅是客家人世代传承的古训,更是这一民系对华夏民族语言文化价值的集体珍重。〔1〕客家话蕴含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许多学者包括早期王力、罗香林等大家皆认为,客家语言保留了诸多元明以前乃至周秦时期关陕、河洛地区的上古方言因子,保留着大量古代音韵学、语言民俗学资料,这对于研究语言这一极其活跃的文化现象意义非同一般。方言现象也是一种典型的文化地理现象。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方言风俗的差异。目前客家文化语言学研究已经深入到各个方面,出现若干新动向,一是客家方言与先秦历史文献学的互证,如有学者继承王力先生未竞的学术遗愿,从音韵学角度将客家语言与周代诗歌总集《诗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若干相同或相似的发音现象。而且用广东客家语调诵读《诗经》居然朗朗上口,自然押韵。二是深入中华文化发源地区的关陕、河洛地区进行现代田野民俗语言调查,对客家语言追根溯源,同样发现若干可联系特征,①谢留文:《客家方言古入声次浊声母字的分化》,《中国语文》1995年和1期;田志军:《客家方言中的中古汉语语词考略》,《嘉应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温美姬、温昌衍:《南方方言保留鱼部古读的几个本字——从客家方言说起》,《语言科学》2010年第4期。结果也令人欣喜。同时,学界对客家文化中的“语言孤岛”现象也开始给予特别重视,如重庆荣昌盘龙镇、四川南充仪陇县朱德元帅故乡马鞍镇、成都龙泉洛带镇、地处陕南深山中的“罗家湾客家村”等。重庆荣昌县盘龙镇是川东地区著名的客家语言孤岛,系清初“湖广填四川”时湖广移民入川的第一站和集散之地。今日盘龙镇全镇人口7.8万人,能讲客家方言的人就多达4万人。据荣昌学者黄石声先生调查研究,盘龙镇人讲的客家方言与广东粤东客家方言十分接近,语调上多送气音,全浊声母。有6个声调,平声入声分阴阳。词汇中有不少古汉语词和一些方言特色词。盘龙镇人在家讲“广东话”,对外讲“湖广话”(四川话),客家老一辈对维护方言要求自觉而强烈,经常能听到长辈在晚辈不讲客家话时训斥其“卖祖宗”。②黄石声:《精心打造和开发重庆客家第一镇》,载荣昌县汇编《移民与客家文化研究文集》,第386页,内部出版。这一现象已经引起语言学者的关注和兴趣。2012年春,笔者应邀参加荣昌首届客家文化研讨会期间,曾结识西南大学文学院评议语言学博士生孙鸿举,他当时正在盘龙镇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荣昌客家方言的社会调研,为自己的博士论文搜集客家方言第一手资料。

对客家语言的研究是紧迫的抢救性研究,在现代社会文化语言过度趋同化、网络化和急功近利化的态势面前,诸多客家文化孤岛正在日益萎缩、乃至处于渐渐消亡的危险状态,令人堪忧。四川、陕南的客家年青人近年来大量外出打工,客家语除了自己老乡间偶尔应用外,一般已经不再在人际交流中使用;年轻夫妇所育子女的语言选择往往以洋化与时代化为价值取向,许多客家年轻父母在子女教育中已经不大重视客家语言的传承。这种对自身民系语言的漠视和放弃,必然导致客家方言的“失语”甚至断绝。如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黑龙口镇罗家湾村全村人一直说客家话,但1949年之后的50年来,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很多人外迁,年轻一代也基本上不用客家话进行人际交流,所以,有学者感叹,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的罗家湾是最后的罗家湾。在2008年西安举行的世界客属第二十二届恳亲大会上,许多学者对客家语言的生存现状表示担忧,“现在陕西会讲客家话的客家人越来越少了”。郑州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崔灿在考察客家话保留较完整的罗湾村时,发现这里只有60岁以上的老人才说客家话,一些中青年和客家人交际说客家话,但和当地人交际时说商州话,而且客家方言的独立性渐渐模糊,一部分常用的客家用词已经同当地商州话非常接近。陕西客家研究学者陈良学也坦言,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普通话开始普及,城镇里的客家人说客家话的愈来愈少,语言习惯随着交通、通讯的发展,文化、教育的普及而转移,逐步趋向大众化,只是偶尔会流露出客家话的韵味或字眼来。〔2〕语言作为一个族群古老的人际交流文化形式,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一旦失传就很难恢复。正如现代许多少数民族的服饰、语言风俗正在消亡一样,客家话的渐趋萎缩已经日渐明显,使用人群的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好在当代保存民俗语言的科技条件较为先进优越,用现代化电子音像录制、储存手段进行抢救性挖掘和保存并非难事。问题是,目前这一问题尚未引起有关政府与学术机构的应有重视,从事客家语言保护、储存方面的工作者很少,而且呈现各自为战的零散自发状态,这对于许多亟待抢救保护的客家方言尤其是客家孤岛方言是十分不利的。

二、客家文化研究与现代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以研究历史时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环境形成、变迁及其规律为宗旨,核心是研究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从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等角度考察,客家文化与现代历史地理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至少与历史地理学中分支学科历史人口地理、历史移民地理、历史方言地理、历史交通地理、历史风俗地理、历史聚落地理等有天然不可分割的关联。客家文化首先是一种人口文化与移民文化,是我国华夏民族中一种特殊的人口分布与迁徙而形成的移民文化。客家文化研究的基本问题如客家人的原居住地区环境、迁徙交通路线、迁徙指向、迁入地的前后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客家人与土著人的冲突与融合、客家人的环境意识 (包括对山水林木的崇拜观念和勘舆风水观念)等,同样是现代历史地理学必然涉及的重要课题。周建新教授《客家族谱中风水书写与文化解读》一文认为,客家族谱有一个共同的突出特点:即大量存在风水方面的记载和描写。〔3〕透过客家族谱里的风水记载的分析,不仅可以分析客家宗族的活动以及隐藏其背后的父系理念和历史意识,而且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客家传统社会文化。风水学进入历史地理研究视野已经有年,北京大学于希贤教授曾经进行过系列研究。客家族谱中大量的勘舆风水记载和风水观念折射了一个特殊人群的地理观念,无疑是中国地理学思想史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从早期的秦代大量军队征发岭南屯守戍边、晋永嘉之乱中州士女避难南迁、唐朝安史之乱后中原人口南迁、北宋靖康之难后宋、汴、河、洛民众仓皇南逃、明成化以后不绝如缕的流民西迁秦巴山地、清初声势浩大的“湖广填四川”,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向来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范围,也与客家文化研究同源而异流。不过,历史地理学偏重于研究这些重大历史社会现象的地理环境成因及其影响,而客家文化则更加关注人口大迁徙中的始发地、家族构成、迁徙过程、人口繁衍、支脉旁系、家族文化传统、迁徙人口的生存现状、语言文化的延续与变异等。如果我们能更多地运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视角进行客家文化研究,注重田野实地考察,历史文化人类学的考察、注重从地方志、家谱、族谱考察,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能够推动客家文化研究向更加科学化发展,从而增强其现代科学属性,强化现实关怀意识。而客家文化研究中的许多个案反过来又是对现代历史地理学的重要补充与丰富。如明清时期的“湖广填四川”、明清客家移民与秦岭大巴山地区的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近来一直是西南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蓝勇教授领衔编著出版的《“湖广填四川”与清代四川社会》、《西三角历史溯源》,四川省社科院客家文化研究中心陈世松先生的《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孙晓芬女士的《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陕西安康学者陈良学撰著的《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贵州师大严奇岩博士《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等都是对这一历史问题研究的重要的代表性成果。不难看出,客家研究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相互交叉,互为倚重,并驾齐驱,两个学科愈走愈近,但目前历史地理学者介入客家文化研究的仍然尚少,应该引起注意。

三、客家文化研究与现代民俗学

现代民俗学经过我国老一代著名学者钟敬文、乌丙安等近一个世纪的开拓培育,已经成为我国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中十分活跃的分支学科,且因其紧密贴近人民大众社会日常生活,而日益为人们所看重。客家文化的特色之一是其独特而丰富的民俗传统和文化,客家人多处闭塞贫困的山区,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俗语,非艰苦奋斗无以生存。在长期的迁移中,客家人养成一种刻苦耐劳,自立自强建设家园的淳朴民风。同时,又因为在历史上的多次迁移中,都是整个家族集体迁徙,以封闭式的生活为主,因而家族观念特别强固,保持着较多的从中原到江南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形成了富于特色的客家民俗。

客家人的风俗民情具有强烈的传统性与浓厚的乡土气息。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客家人形成了自己富于特色的风尚习俗,一方面,与内地汉民族的风俗有较大的相同性,但另一方面,也形成若干有特色的风俗现象。从语言民俗到婚嫁丧葬,从衣食住行到岁时节庆、从生育庆寿到祭祖祖先等,皆有重要的民俗学研究价值。从语言民俗上说,客家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是以唐宋走向中原汉语为基础,以百越土语为辅助的一种语言共同体,也是客家文化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其中公认以梅州方言最为正宗标准。由客家方言演唱的客家民歌 (山歌)种类繁多,主要由情歌、斗歌、即席演唱三大精华部分组成,此外还有习俗山歌、述事山歌、尾驳尾山歌等等。常用比兴、直叙、比喻、双关等手法,吸收了梅州当地的原瑶、畲民族的民歌表现手法,显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4〕此外,闽西、贺州客家民歌、赣南客家民歌、陕南紫阳客家民歌都是富于地方特色、具有丰富的社会生活气息、反映客家人质朴热情的性格精神,为当地人民喜闻乐见。〔5〕客家语言的古老性与顽强的传承性是客家文化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当然也是中国民俗语言学值得重视的研究对象之一。

客家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外,还存在一些地方性的神社祭会、农事会,如观音诞、伯公诞、灶君节,以及天穿节、立秋节等。客家人的婚姻礼俗有“六礼”,即“说亲、送定、报日子和送聘金、盘嫁妆、接亲与送亲、拜堂与吃面碗鸡”。实际上与《周礼》所言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十分相似,是儒家婚礼古制的民间延续;客家节庆喜宴中的酒俗也颇有礼节,客家人喜欢使用四方桌,俗称“八仙桌”,讲究尊贵长幼排座,按尊卑长幼次序先后斟酒,尊老敬老意识十分突出。客家人丧葬之俗尤其隆重,做得十分周到,甚至过于繁文缛节。客家人祖先崇拜意识很浓,对慎终追远的事,十分重视。一般丧葬仪可分为葬前、埋葬和葬后三个阶段。客家民俗中的“捡骨葬”实际上是中国古代葬礼中“二次葬”的反映,据谢重光教授研究,这一习俗在美洲和北美洲等地也都存在。如此则客家“捡骨葬”民俗对于研究古代世界丧葬民俗无疑有重要参考价值。所以,客家民俗中保留了不少我国中古时期传统民俗的历史因素,是研究汉民族中古时期风俗文化的重要活化石。

四、客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华夏民族为主经过数千年的创造与积累、升华形成的优秀主体文化。中国传统不仅仅是儒、道、释及其先秦诸子百家这些纯粹“雅”层面的哲学思想文化,更应该是已经积淀到中国民间社会并且日益成为中国普通大众所接受、所自学践履、并且发展的“集体无意识”行为。客家作为汉民族一支数量庞大的迁徙民系,在中古时期不断南迁过程中,不仅向祖国南方边远地区带去了北方中原地区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也在艰苦严峻的生存发展环境中保留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价值的传统人文精神。这一方面保证了客家人在迁入地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与陌生的人文环境时,要维系自身团体的凝聚力,同时,也作为精神纽带和精神信仰在客家人中生生不息,代代传承,形成了客家人优良的传统文化精神。这主要有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强者精神,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开拓精神,敬老尊长、慎终追远的孝道精神,崇谦好礼、崇文重教的礼教精神,笃实宽厚、诚信知报的道德品行,团结互助、关爱邻里的友爱精神等,这些优秀的传统儒家文化在唐宋以后民间化过程中,在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体现,而在客家人中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延续。余秋雨先生认为,客家文化强化了中华文化中的四个特点:天下意识、亲情意识、文教意识、忧患意识;①客家老练:《余秋雨谈客家文化》,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2f5a500100eqg9.html。陈世松先生则认为客家人精神层面上始终有一种强烈的自我认同,这个自我认同在过去传统社会里主要表现在定居的时候族群的聚居、对宗族的怀念、对宗族的慎终追远,以及客家语言的保留。在现代社会里,有一些虽然在今天世界一体化或多元化竞争中一些表层的东西有了变化,比如可能居住环境不同、家乡话不能讲了,但是,他的心始终未变,所以,他的精神就是对国家对民族、对地方社会的深深热爱,在处理族群关系上是一种开放的、融合的、包容的心态,再加上坚忍不拔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在各地客家都是共同的,这些精神永远不会过时。②北海电视网《高端访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移民与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世松访谈录”,2011-12-09)。上述著名学者所言无疑是对客家文化精神的精辟概括,但笔者个人认为,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地进行凝炼界定,客家文化的精神实质恰好就是儒家所一直强调的自强不息、仁者博爱、重人伦亲情、崇文重教的人文精神。

千百年来迁入闽、粤、赣、湘、川、陕等地以及海外世界的客家人之所以能够以若干“孤岛”形式顽强生存并繁衍壮大,与上述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密不可分。这其中,客家人流传下来家谱或者祖辈口授的乡规民约、族训家规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蕴藏着客家人修身齐家、保持家族兴旺的“遗传密码”。从这一角度而言,客家文化研究也是中国传经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客家人古往今来大量艰苦创业获得成功的实例、诸多客家“孤岛文化”村镇都是值得重点研究的个案。

五、客家文化与谱谍学

客家文化与谱谍学关系甚大。由于我国历代官修正史中客家人的资料文献相对偏少,地方志中的记载虽然较多,但也支离破碎,不成体系。好在大部分客家人有编修家谱的优良传统,留下了十分珍贵的家谱、族谱资料,成为今天研究客家学、谱谍学最为重要的一手文献。从研究学者队伍看,客家文化学者大多系早先从事文史工作者,而以史学学者居多,如罗香林、钟文典、谢重光、陈世松等著名客家学者,学术转型前均为曾经在唐、宋、元史领域长期耕耘的学者,谢重光、陈世松更是在改革开放后致力于客家研究并卓有建树者。

我国现代客家学与谱谍学几乎同时诞生,二者有天然的共生促进关系。我国客家学重要奠基人之一的罗香林先生也是现代谱谍学的开拓者,罗香林早年以客家族谱为主干材料,先后撰就了《客家研究导论》、《客家源流考》、《客家史料汇编》三部扛鼎之作,一举奠定了客家学的基础。后来,又在对大量客家人家谱搜集整理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家谱族碟中客家之源流》、《中国族谱研究》等重要的谱谍学著作,同时也开创了现代中国谱谍学的先河。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对中国民间家族社会研究的看重,作为对传统史学文献的重要补充,谱谍资料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不少学者呼吁应该加强对幸存至今的家谱、族谱文献的抢救和整理,而对这一问题最早的理论阐释是前陕西师大历史系教授、曾经任陕西省副省长的老一代史学家孙达人先生。孙达人曾经在辞职复学后发表《中国农民变迁论》等一系列论著,强调民间家谱、族谱及其乡规民约石刻历史资料于现代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他认为,族谱是民间的历史,虽也有文饰的地方,但它不仅信息丰富,更因立足于下层农民,能更真实反映社会主体的经济、文化、心理等情况。发掘并研究这一宝库,对农民史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孙达人在其农民与乡村社会研究中大量使用明清家谱、族谱资料。他1997年在为陈良学研究陕南客家移民的专著《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所撰写的序言中,之所以高度评价陈书,是因为感于作者在安康工作期间历尽艰辛,在安康、商洛地区乡村搜集了大量客家移民族谱、家谱、碑文,并且在书中作了引用,认为陕南客家族谱、家谱应该是这一著作的主要支撑性史料,当然也坦诚地批评此书对搜集而来的族谱、家谱运用不够,没有尽用其材。〔6〕福建著名客家研究学者谢重光先生近年来著述甚丰,连接出版《客家文化述论》、 《客家文化与妇女生活—12至20世纪客家妇女研究》、《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畲族与客家福佬关系史略》 《客家源流新探讨》等十八部客家研究专著,所依据的资料也主要是作者搜集整理的大量闽、粤客家人保存的家谱、族谱、碑刻资料文献。目前除了福建、广东、江西、四川等省的客家家谱、族谱得到政府重视保存较好外,陕西、贵州、云南等地的客家家谱、族谱基本上还处于农民家庭尘封之中,有的正在不断毁坏、消亡之中。如陈良学在《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曾经提及汉阴南山吴氏这支湖南长沙移民家族,其《渤海堂星沙善邑吴氏族谱》在九十年代已经“鼠咬虫蛀的情景令人扼腕叹息不已。幸亏发现及时,否则,再有两三年的‘珍藏’,很可能只是一堆霉烂的纸屑了”!应该肯定地说,陈良学所言绝非个别情况。目前对客家谱谍资料的重视与呼吁仍然局限于学术界层面,在我国广大的客家散居乡村,经历历代战乱及其文革浩劫幸存下来的家谱、族谱,在今天却因为人们的漠视而加速自然消失,其保护状况令人堪忧。

客家人谱谍不仅是史学工作者研究中国社会史、家族史、民俗史所要依据的重要史料,对客家文化研究而言,其重要意义更是不言而喻。笔者认为,目前各客家人聚居较多的地方应该提出规划,集中人力、财力抢救尚在民间尘封的客家家谱,加紧搜集、整理、出版客家文献资料丛书,为当代为后世保存这批重要的历史文献。学术乃天下之公器,要打破客家谱谍集中于少数学者手中“垄断”局面,真正使这批珍贵文献资料的使用价值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

〔1〕严奇岩.“宁卖祖宗田,不改祖宗言”的文化解读——以四川客家话为考察对象〔J〕.天府新论,2007,(2).

〔2〕“路隔三五里 地同音不同”:陕西客家话亟须传承保护〔N〕.西安日报,2008-08-18.

〔3〕周建新.客家族谱中风水书写与文化解读〔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1).

〔4〕蓝雪菲.畲族民歌与客家民歌的比较研究〔J〕.中国音乐,2000,(1).

〔5〕衡晓丽.赣南客家民俗与民歌的相互依存关系探析〔J〕.农业考古,2008,(3);程天健.从紫阳民歌看紫阳民俗〔J〕.黄钟· (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1).

〔6〕陈良学.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序〔M〕.三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客家话族谱家谱
家即是国,钩沉史海乐为舟——“家谱文化的传扬者”朱炳国
广西客家话持续体标记的主要类型及历史演变
半张族谱:台湾三兄妹的寻根之路
有趣的客家话
石板滩客家话与成都话的对比
浅谈广东惠州客家方言的变调
家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吴有春
族谱撰修与宗祧承继——以祁门高塘王氏为中心
二战后新加坡华人族谱编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