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维 (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图书馆 天津 300450)
目前,我国传播科普知识的网站类型种类较多,既有政府及其下属单位主办的公益性科普网站,又有门户网站、大众媒体等开设的商业性网站;既有科研、科普机构等组织主办的科技网站和论坛等,又有个人或者兴趣小组开设的传播科普知识的网站或博客。我国众多科普网站的主办单位包括中科院等科研单位、各级科协以及政府相关机构(如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开设的中国地震信息网)。这些科普网站中,既包括综合性的科普网站(如中国科普网、中国科普博览等),也有某些领域的专业科普网站(如化石网)。以中科院主办的“中国科普博览”为例,是我国最早启动的大型综合性科普网站之一,是最早以虚拟博物馆这一形式传播科学知识的网站。中国科普博览依托中国科学院的科普资源,系统地提供各领域的科学资讯与科普知识。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有44.5%的网民访问过科普网站、科技类报刊杂志网站、科研机构和科普场馆官方网站、门户网站科技频道、科技论坛/BBS、科技博客等6类网站中的至少一类,这些网民属于广义的科普用户。同时,考虑到科普媒体的专业性,重点关注科普网站、科技类报刊杂志网站、科普博客这三类网络科普形式,并将它们的用户界定为狭义的网络科普用户,这些用户占网民总数的比例为30.9%。根据CNNIC第27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4.57亿。由此得出,我国网络科普用户数量约为1.4亿人。这些都说明,已经有相当数量的网民将互联网作为获取科普知识的途径之一,网络科普用户具备了一定规模。
根据图书馆科普网站统计,网络科普用户中以10~30岁的年轻人群体为主,其中19岁及以下占20.9%,20~29岁占28.1%。这一年龄段的人群求知欲较强,对科技方面知识更感兴趣,同时由于成长在网络时代,更善于利用网络寻找科普知识。虽然图书馆科普宣传工作是面向社会上的每位公民,但是实践证明,网络科普的用户目前仍然以高学历为主,这类人群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更高、求知欲更强。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我国民众越来越关注生活和健康方面的信息,网络科普用户所关注的知识类型也呈现出这样的特征。超过一半的网络科普用户会关注与生活常识相关的科普信息,其次有一部分网络科普用户关注的是医学方面的科普知识。此外,约1/3网络科普用户会通过网络关注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类知识,这类知识获取门槛较低,相比之下更加大众化。
公共图书馆在提高国民素质,普及科学文化中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其社会职能涵盖了科普教育的范畴,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普及法》在第十六条第二款中明确规定了图书馆科普教育的作用,使图书馆参与科普工作成为一种社会责任。
2.1.1 公共图书馆是文献资料的存贮机构 公共图书馆是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是传播文献信息资源的枢纽。图书馆通过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加工、整理、分析、综合、指引,形成有秩序、有规律、源源不断的信息流,利用科学的方法管理使用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源,通过广泛地交流与传递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奠定科学普及的“沃土”。
2.1.2 公共图书馆是面向大众免费开放的场所 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和信息资源对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开放并对弱势群体、特殊人群提供特殊服务,有利于提高弱势人群的社会竞争能力,促进特殊人群为社会做出特殊贡献。同时,公共图书馆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公开、安全、自由的阅读空间。在互联网复杂的大环境中,家长并不放心让孩子独自使用网络,这是网络科普在家长和中小学学生中普及遇到的最大障碍。所以,在学生中开展网络科普推广的首要条件在于确保网络环境的健康。
由于图书馆在普及科学知识、提高民族素质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发达国家的公共图书馆网络遍布全国,并引以为豪。我国将图书馆建设纳入到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规划之中,形成了国家、省、市(县)、乡镇四级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各级地方政府从科教兴国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大力加强图书馆的网络建设。公共图书馆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人才优势,采用建分馆或联合办馆的形式,在乡镇、街道、社区、大型企事业单位、驻地部队等增设服务网点,使国民能自由方便地利用图书馆,接受以图书文献为中心的普及教育。以塘沽地区为例:塘沽图书馆借助“全国信息共享工程”构建的三级网络,将大量科普优秀信息传送到11个街、镇和109个居、(村)委会基层接收点,从而达到了科普信息资源的公知、共建、共享。
图书馆以其丰富、多样化、多载体的文献信息为物质基础,为人们积累和更新知识提供了最大的便利条件。这种广博的知识信息贮藏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功能是任何一种教育机构所不具备的。凭借图书馆的职能优势,图书馆对网络内容的增添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塘沽图书馆增加了科普类图书、科普期刊、科普类声像资料等等。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如利用“读书周”宣传科普知识,征集科普类文章和图片进行评奖;举办科普知识展览,利用馆藏科普文献资源,配合当前科普工作的重点和热点,有针对性地举办科普知识展览;开辟科普文献信息橱窗,进行科普知识专题报道等。
一年来,我们依靠政府资金投入正在逐步完善科普基地建设,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需要千方百计加大科普文献的投资力度,要着重采购普及性、适应性、时效性强、知识对口、技术含量高、信息丰富的农业科技书刊,馆藏要突出特色,满足科普基地建设的需要,以形成科普的文献资源优势。
网络科普用户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其中青少年对科普知识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重视对青少年的宣传方式,更多地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他们对科普图书的阅读兴趣,丰富科普类文献。介于互联网大环境的复杂性,大多数家长不放心让孩子上网浏览网页,担心网上不健康的信息使孩子受到影响。因此,图书馆网络监管和维护尤为重要,确保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提供健康学习场所是网络科普在学生中推广的首要前提。
图书馆科普基地建设对科普工作的长远发展和大众科学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图书馆科普基地建设的督促检查,及时总结经验,解决存在问题,真正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确保图书馆科普基地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总之,我们还要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还要进行不断探索和实践,尤其是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和运作机制。为此,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二是总结经验,形成制度;三是加强引导,落实措施;四是强化技术支撑与保障,只有这样图书馆科普基地建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1]陶丽君.关于公共图书馆搞好科普工作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01(1):41-42.
[2]吴佳.图书馆应加强科普宣传教育[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1(3):44-45.
[3]孙传范,王喆.我国农村科普工作的发展状况与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5):76-79.
[4]刘昆雄.图书馆应加强科普文献信息的开发与服务[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3,21(3):83-84.
[5]陈柏.简述公共图书馆在科学普及工作中的地位[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