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灿
(三亚学院 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如今,数字技术的飞跃发展给传媒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介融合的趋势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因此,传媒业正在热议的一个话题便是“如何打造全媒体以满足人们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
“全媒体”一词最早是由美国一家名为“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的家政公司在1999年提出的。他们旨在倡导为家庭主妇们提高生活品质而提供独特的观念、资讯以及相关产品。
伴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加速,“全媒体”的概念从生活服务领域迅速拓展到传媒领域。目前,学界对其定义各有不同。但笔者倾向于把“全媒体”理解为:“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全方位、立体的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进行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1]需要指出的是,“全媒体”这一概念并不是媒体类型的简单集合,它是新技术条件下各种媒介实现深度融合的结果。
从国内外传媒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在国外,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报业集团为应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它们已经开始向全媒体平台转型。而我国的南方报业集团也开始行动,以《南方都市报》为先锋,全力打造“南都全媒体集群”,努力将原来独具优势的平面传播变得立体起来。此外,国内的广播电视也在快速跟进,台网联动的势头在进一步加强。可以说,传媒业正处在一场激荡的新旧力量抗衡、转型、融合的阶段。这也给我们高校的新闻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表征一:办学过热、供过于求的局面早已存在。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点已达877 个,[2]在校本科生规模已达到十几万。教育规模大大超过了社会需求,也超过了高校的办学能力,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学生找工作面临不少难题。
事实上,学新闻的学生不进媒体工作无可厚非。因为媒体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但如果新闻学专业的本科生大部分毕业后都不到媒体工作的话就显得有些不合理了,这无疑是对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
表征二:高校新闻人才培养明显落后于全媒体时代的人才要求。目前,媒体更需要的不再是分工明确的记者、编辑、摄影、摄像、后期剪辑等,而是能胜任不同媒体岗位的综合型人才。如媒体经营管理人才、采编播交叉型人才、一专多能人才等。但现实情况是,如今新闻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结构松散、文化底蕴不足、综合实践能力不强、抗压能力弱等问题。一些学生甚至连消息最基本的倒金字塔结构都不知道怎么写。
作为高校教师,笔者认为,除了后面我们将要谈到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条件及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有着直接影响外,当下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这是因为,目前国内高校在读的新闻学专业的本科生基本上都是“90 后”。可以说,他们是伴随着数字化媒体长大并直接受益的一代。这一群体在接受新鲜事物、掌握新科技等方面上手比较快。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是那些原本为填充人们零碎时间而诞生的如微博、微信、人人网等社交媒体,却最终把很多大学生完整的时间切割得支离破碎。加上大学生常处在网络这一虚拟的空间,他们从中获得的往往是一些不成体系、碎片化的信息,“浅阅读”习惯盛行,这些或多或少会影响其与外界真实世界的沟通,并降低他们分析判断以及文字表达的能力。
表征三:新闻本科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我国新闻教育的模式与美国相类似,主要在高校进行,大体形成了通才型、复合型、应用型等人才培养模式,并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但从积极应对全媒体时代的人才需求角度来看,高校的新闻学专业改革力度不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教学理念更新慢、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条件及手段不够先进。现在国内不少高校的新闻本科教育还是采用老一套的方法,重自身轻市场、重理论轻实践,“全媒体”、媒介融合意识不够,课程设置也体现不出时代特色,尤其在应对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时,很多高校被牵着鼻子走,缺乏前瞻性。此外,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少新闻学专业的教学条件和手段远远赶不上传媒业的发展要求,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亟待提高。
其次,教师教研水平参差不齐。现在,随着国家对新闻学科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我们的师资队伍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是,本专业教师梯队建设还存在着由“院校到院校”的学院派培养模式。一些老师知识结构陈旧,对互联网、社交媒体、微信等涉及新媒体领域的知识储备明显不够。此外,不少教师普遍缺乏新闻实战的第一手经验,容易对传媒业产生雾里看花的状况,甚至还出现过媒体报道“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这样令人费解的事情。
最后,高校新闻本科教育与产业对接水平不高。虽然现在国内许多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大都与一些媒体单位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与媒体的合作很多是短期行为,甚至有的只是走形式挂了块牌子,真正能让大多数学生到媒体机构接受全面系统实习的机会并不多。
举措一:适度控制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目前,我国高校的新闻本科教育规模已经明显呈现出供过于求的局面。因此,我们要注意招生数量与媒体人才需求之间保持合适的比例。新闻本科教育也到了调整节奏、走内涵建设发展的时候了。
此外,基于“全媒体时代”传媒业用人“门槛”不断提升的现实考虑,我们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着力调整课程板块,重点培养具有多种媒体综合运用能力和受众意识的新闻人才。如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在夯实学生新闻学科基础功底的同时,我们要依据传媒领域的发展动态适时开设一些如手机新媒体、媒介融合、全能型记者素质训练等新课程,并要继续强化新闻职业道德教育、人文及社会批判意识教育。
需要说明的是,以往我们过于强调让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做“杂家”,最后却导致他们成为了什么都懂一点、但什么都不精通的“万金油”。现在,我们提倡学知识也要有“根据地”,学生在掌握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最好能选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好好扎下去,并以此拓宽,努力实现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让他们真正成为“厚基础、宽口径”的优秀新闻人才。
举措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复合型教师团队。高校要加大引进跨新闻学科的高学历人才,改变原有教师队伍单一化学科结构的状况,使之逐步形成兼具人文、社会、经济管理、自然等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另外,我们还应积极创造条件引进高职称的媒体从业人员加入我们的教师队伍,或聘请一些实践经验丰富、懂经济、懂管理的记者、编辑、摄影摄像师、广告经营人员定期到高校讲学,形成高校与媒体双向交流的长效机制。此外,我们要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多吸收一些跨学科的理论,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走出高校,利用假期进入媒体蹲点,参与到媒体具体的采编、策划及制作工作中去,积累实战经验。
举措三: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实习、实训制度。目前国家对高校新闻本科教育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强。但是,单靠政府的投人远远不够,我们要开拓办学思路,可以联合办学,也可以主动出击寻求各级项目,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实验室建设,以不断适应传媒业日新月异的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高校的扩招使得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获得媒体实习的机会越来越难。为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各高校可以加强自身校园媒体的建设,并可以成立传媒工作室,按照媒体机构的实际运作模式进行实践教学;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积极与各级媒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扩大实习平台。如与当地媒体机构、广告传媒公司互换资源,让老师以工作室负责人的身份带领学生参与媒体实践,也可以邀请一些知名媒体在高校设立记者站,以节省他们的人力、物力。另外,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高校还可以与媒体一起制订相关课程、编写教材、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或设计等,共同开创新闻人才培养的新格局。
[1]罗鑫.什么是“全媒体”[J].中国记者,2010(3).
[2]刘磊.新闻传播学生培养应更重基础素养[N].中国教育报,2012-1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