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丽
论高师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文化建设维度及考核办法
□王燕丽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班主任是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先锋,在辅导员、班主任的引领下加快班级文化建设的步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阐述了高师班级文化建设现状、文化建设维度以及相应的考核办法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文化建设;维度;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高师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指导职责,是学生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是联系各科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的核心力量。高师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展开,是班级精神面貌的直接反映,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对提高学生道德修养、文化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部分辅导员、班主任通常以学习成绩和纪律来衡量学生的好与差。班级管理也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其管理手段具有“管得严、看得紧”的特点,从而导致学生只会读书不会思考,集体意识不强、社会实践能力差。
我们常说“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班级是学校管理系统中的基本单位,是老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最基础的单元,作为学校管理层中最基础的细胞,班级有其独立的组织结构和生长发展过程,想要改变目前高校大学生的这种现状,必须要加快班级文化建设的步伐。
辅导员、班主任应当尽量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舒适、整洁、融洽的学习环境。要充分利用教室的有限空间,使每一面墙都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1.物质环境。(1)班训区域。班训即班级口号,应当张贴在教室前方位置,学生抬头就能看到,久而久之内化为自己的信念,激励学生勤奋学习。(2)校规班规区域。将校规班规装裱并悬挂于侧墙。(3)黑板报区域。黑板报内容可以根据每月活动编排。(4)阅读区域。设立阅读区域,便于学生们在课余翻阅各种书籍,扩大阅读面,增长知识。如,教室可以设立一个报纸角,将每日的新闻报纸和学习报纸分类摆放;也可设立一个图书角,鼓励学生分享阅读,比如鼓励学生捐赠图书放置在图书角。(5)光荣榜区域。展示班级和个人获奖荣誉。包括学习学术奖励、技能比赛奖励、班级奖励、校外奖励等,激励全班同学奋发向上,共同进步。(6)公告栏区域。设立公告栏,公告各类通知,便于学生及时了解学校、班级安排的各项工作。
2.精神环境。如规范学生文明用语、行为与举止,以便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健全的班级制度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逐渐地由“他律”发展为“自律”,让学生们终身受益。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包括纪律、学习、生活三方面。纪律管理制度包括上课、会议、活动等考勤制度,是学生素质学分的评定依据。学习管理制度是指建立学期成绩档案表,将每学期学生各科成绩入档,公布学生成绩上升和下降的幅度,时刻提醒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生活管理制度包括建立教室和寝室及周边环境卫生监督评比制度,使同学养成爱劳动、讲卫生的好习惯。
2.班干选举制度。班干选举制度包括全班选举制度和班长推举制。这种方式具有民主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班长推举制便于班级形成以班长为核心的班委会,有利于班委会的团结和稳定,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
3.班级评优奖励制度。班级评优制度包括学习评优制度、纪律评优制度、班干评优制度、能力评优制度。学习评优制度是指建立总分排名、单科成绩排名、无挂科排名制度。总分排名前十者、单科排名第一者、无挂科者分别给予“学习优胜者”、“学习标兵”、“学习能手”的称号。纪律评优制度是指在一学期中没有任何违纪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嘉奖,每学年评选两次。班干评优制度是指每位班干由全班投票,按照得票数排出前三名给予表扬和嘉奖。能力评优制度是指各种竞技比赛获得成绩者给予表扬和嘉奖。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应特别注重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树立班级凝聚力。⑴树立明确的班级目标。班级目标是指班集体共同追求的理想,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在班级成长过程中,既要有远期目标,又要有近期目标。近期目标要符合实际,让学生容易实现,只有实现了近期目标,才能引导学生实现远大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奋斗。⑵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领头羊”作用。首先要理解宽容学生、尊重爱护学生、关心帮助学生,要在学习、生活中为学生们树立榜样,用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其次是要有因人而异的教育方式,及时发现和处理好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⑶建立一支得力的班干队伍。在辅导员、班主任的带领下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班干队伍,可以有效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提升班级的凝聚力。首先要选好班干,其次要用好班干。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已经接近成人,因此应该发挥班干的主观能动性,辅导员、班主任不能“事事管”、也不能“全放手”,必须要掌握一个度,既要注重发挥他们各自的能力,又要把控好大的方向,发挥班干工作的积极性,使班干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与班级的中坚力量。
2.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⑴辅导员、班主任要有创新意识。辅导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用创新精神感染学生。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班级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鼓励学生对学习、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的方法,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⑵开展特色班会。组织开展特色主题班会,班会的内容除了常规事务的进展情况外,还要增加新的主题内容,如关于安全主题班会、法律主题班会、励志主题班会、社会公信力主题班会等,通过一些实例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⑶组织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加强社会公德意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搭建一座桥梁。活动内容可以分为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围绕共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社区,开展各种公益活动。
班级文化建设考核办法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考核办法可以有效地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考核办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班级环境的考核。班级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指的是班级卫生、班级布局布置等。精神环境指的是班级整体精神面貌,包括穿着、语言、举止等。
2.班级制度考核。班级制度包括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监督制度。组织制度指的是班委会、团支部、学生代表三支队伍的建设。管理制度指的是班级班规、学生测评细则。监督制度指的是教师学生互评机制。
3.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考核。此项内容的考核难度系数较大,精神文化建设不像前面两项有硬性指标,很难用量去评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其本身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之下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考核要以前两项的考核结果作为参照标准,优化环境、完善制度,加快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步伐。
1.学校考核。校学工处成立考核小组提出考核目标、定期检查和抽查系部和班主任工作,每学期期末根据统计数据进行考核,评出最优班级,对不达标班级提出改进建议。
2.系部考核。系办公室制定考核目标,不同的考核内容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如:班级环境考核每周进行;制度考核在新学期开始进行,每学期一次;精神文化建设考核目标应倾向于班级在各项活动中的参与度,不能仅凭获奖多少作为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创造发明、作品创作等具有创新精神的参与行为也要给予奖励。
3.班级考核。辅导员、班主任与班级考核小组制定考核目标,针对班级出现的情况作出客观准确地评价,并给出相关意见。班级是学校中最小的单位,但是却承担着重要的考核工作角色,考核工作做得好,可以调动班级同学的积极性,有力推动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
1.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每一级组织进行班级考评都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让学生们真正能在考核结果中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发扬优点,改善不足。
2.注重个体差异,坚持分层考核原则。学校在制定考核目标时必须考虑到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如大一的考核内容与大二的考核内容应该有所不同,考核目标也不相同。
[1]符红艳.班级文化建设修炼[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
[2]周勇.是怎样建设班级文化的[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3]陆海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4]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5]郑永廷.大学生自主创新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王燕丽(1962-),女,江西宜丰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师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文化建设维度及考核办法”(项目编号:JY1133)研究成果之一。
G715
A
1001-7518(2013)26-0093-02
责任编辑 何颖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