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炳伟 耿成义
农村职业教育是我国农村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其发展与我国农村社会的变革密切相关。建国后,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职业教育在办学形式上也相应地经过了多次调整。本文旨在通过对建国后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形式的梳理及分析,以期对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农村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对农村广大求业人员所进行的种植、养殖、加工、运输、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教育。[1]事实上,农村职业教育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其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丰富,仅从其名称变化上便可窥见一斑。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使用“乡村职业教育”替代“农村职业教育”,认为其更能体现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趋势,也是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的一个新标志。[2]2011年10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使用了“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一词,并指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包括办在农村的职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和为农村建设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3]尽管“乡村职业教育”与“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在表述上不尽相同,但两者均是从农村职业教育不断丰富的内涵的角度出发,以期更加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农村社会。
建国后我国农村职业学校办学形式不断演变,其内涵在不同时期也有所不同。本文在写作中将其定义为:办在农村地区,以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村求业人员为教育对象,进行有关农业及非农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各项事业逐渐恢复,职业教育也获得一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职业技术教育主要以三种办学形式为主:中等专业学校、师范学校和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以培养中等专业干部为主要目标;师范学校以培养为人民教育事业服务的师资为主要目标;技工学校以培养四级技工为目标。从培养目标中可以看出,三种学校均是为城市的发展培养各类人才,虽然农业中专和部分中师也面向农村,但并非是专门为农村培养人才。从地域角度来看,三种学校均设在城市,农村地区还未出现职业技术学校。所以,此时既没有专门为农村发展培养人才的职业学校,也没有办在农村地区的职业学校。李蔺田对这一时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评价是“农村职业学校可以说是近乎空白。”[4]或许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空白,才为下一时期农业中学的快速发展积攒了强大的需求动力。
农业中学,可以说是建国后农村职业教育第一次以正规学校的形式出现在农村地区。它是一种半耕半读的半日制学校,通常由公社兴办,设在农村。195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向江苏省委提出了创办农业中学的倡议。随后,这种办学形式在人民群众中引起了极大的办学热情,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兴办农业中学。据统计,至1965年全国农业中学已发展到54,332所,在校生达316.7万人。[5]
农业中学之所以产生并获得如此大规模的发展是有其缘由的。经过建国后近十年的发展,我国小学普及程度逐渐提高,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对初级中学进行普及还很困难,为满足毕业生(特别是农村地区高小毕业生)继续接受教育的需求,农业中学应运而生。而农业中学的半耕半读形式,也更易于为农民子弟所接受,既可以就近获得继续学习的机会,学习时间灵活,还能够利用半日的时间到地里进行劳作,减轻学费负担。所以,农业中学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农业中学属于农村初级职业教育。主要招收高小毕业生,学制为三年,以培养初级农业技术干部为主要目标。教育部并没有统一规定教学与生产劳动的时间,通常由各校自行安排,较为灵活,在课程开设上,一般包括政治、语文、数学和农业知识。农业中学本着勤俭办学、自力更生的精神创办,一方面可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另一方面,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农业中学的创办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路。[6]
文化大革命时期,农业中学因受到否定被迫停办,虽然农业中学仅存在了8年时间,但是它的创办却是在农村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的一种大胆探索。
“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教育事业遭受了巨大挫折,职业教育成了重灾区,而农村职业教育受到的破坏更大、更持久。
此时期以批判所谓“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和“两种教育制度”为借口,曾一度把职业中学、农业中学全部砍光。[7]农业中学先前多由普通中学改办而来,这一时期大都又重新改成了普通中学。1970年,国家开始对教育进行整顿,各项教育事业逐渐恢复,中等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和技工学校也有了恢复,并超过了“文化大革命”之前的规模。但是,职业中学、农业中学在这一时期却还未得到恢复。农业中学作为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在 “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对农村职业教育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的破坏,它的恢复较之城市职业学校也更为困难,直到1980年才艰难恢复,中断15年之久。[8]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教育改革得以持续进行,农村职业教育在办学形式上,结合时代特点,进行了多种探索,其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农村初级职业中学。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约为20%,即80%的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继续学习,而他们又无一技之长,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此,广大农村地区有了迫切进行初级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要试办农村初级职业中学,以满足农村地区对初级技术人才的需要。这些初等职业技术学校,大部分设在农村地区,相当于初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制一般为3-4年,文化课与职业技术课大致按3:1的比例安排,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初级技术人才。
2.农业高中。20世纪80年代初,为适应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以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如1980年《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和1983年《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文件出台后,各地加速发展农业高中。据统计,至1988年,全国职业中学8954所,在校生279.37万人,其中农村职业中学6642所,在校生187.81万人,分别占学校总数的74%和在校生总数的67%。[9]
农业高中多数是由普通高中改制而来,一般学制三年,以培养中级农业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专业设置上以“农”为主。毕业生主要回农村参加工作,也可对口升学。尽管不同学校在名称上不尽相同,有的称为农业高中,也有的直接称作农业中学,但均是职业高中的性质。
3.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这是一种为农村培养所需各类中等专业人才的一种远距离教育形式。1980年后开始大量兴办,为农民就近接受教育提供了可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学制通常为两年,课程以讲解基础性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为主,相当于中等农业学校水平。这些学员毕业后可以被录用为县乡两级技术和管理干部。因此,受到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的欢迎。[10]据统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1980年至1995年累计招生262万人,共为社会输送了100.6万名毕业生。[11]
4.县办农民技术学校 。1982年教育部颁发了《县办农民技术学校暂行办法》:县办农民技术学校属于农业中等专业教育性质的学校,主要以农村成人为招收对象,招收具有初中毕业以上实际文化程度的社队管理干部、技术员、有一定生产经验的农村青年和农民教育的教师。通过2-3年比较系统的农业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使学生成为掌握中等农业科技水平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国家不负责分配工作,学生从哪里来回哪里去。[12]通过几年的发展,县办农民技术学校为农村地区培养了大批中等农业人才。
5.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农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培养目标起初只是培养农业干部,毕业生实行“统包统分”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地区普遍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推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的快速发展也对农业各类专业人才有了较大需求。1983年中央开始推行中专学校试招一部分农村学生的试点,毕业后不包分配,仍回农村从事生产劳动。1988年,农牧渔业部等八部门推出了《关于农业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农村青年不包分配班的若干规定》,进而推进了这项改革。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中等专业学校逐渐面向市场办学,不断进行调整,改革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6.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县级职教中心是在县一级设立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它对本地区的职业教育资源进行协调统筹。2005年,为支持农村和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工作,促进“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的实施,教育部开展了“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随后,县级职教中心获得了极大发展。县级职教中心除承担对学生进行必须的学历教育外,还承担着对当地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教育、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就业与再就业培训的任务。目前,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已成为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形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不断演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的要求。生产力对教育的发展有影响和制约作用,职业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相比其他类型的教育更为密切。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那种传统的家庭内传授种植经验的方式已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以农业中学为代表的学校形式传授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职业教育应运而生。
2.科技进步的促进。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使得农民有了学习新技术、新理念的需要,这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普及,也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更灵活的上课形式。
3.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 《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法制建设等均提出了要求。相应地,在职业教育方面也有新的调整,农村职业教育不再是单纯的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的教育,为适应农民外出务工这一现象,农村职业教育逐渐强调技术培训,与此相适应,突出知识学习与技术培训双重职能的职教中心应运而生。
建国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形式不断发生变化,从这些演变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趋势:
1.办学形式更加灵活。建国后,农村职业教育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空白,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中学的一枝独秀,再到改革开放后农业高中、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县办农民技术学校、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县级职业教育中心等多种形式并存,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更加灵活的趋势。今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科技的运用,农村职业教育会不断调整以适应农村社会的发展,办学形式将更加灵活和丰富。
2.技术培训职能在演变之中得到加强。从办学形式的演变中我们可以发现,从最初的单纯传授农业科学知识的农业中学到现在兼顾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县级职教中心,农村职业教育的技术培训职能正在逐渐加强。2008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等职业学校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紧急通知》中提出“以县级职教中心为主要基地,充分发挥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普通中学及其他培训机构的作用。在返乡农民工集中的地区,根据需要确定一批中等职业学校,组织返乡农民工就近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返乡农民工可以集中在县(市、区)职业学校学习,也可以依托有条件的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普通中学等场所组织教学。”[13]可以看出,随着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这一现象的出现,农村职业教育在技术培训方面的职能正在不断加强。
1.坚定不移地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多、土地少是我国的一个真实现状,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而在这一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现在许多农民进城务工,农村职业教育担负起了对其进行技能培训的职能,让农民学习一技之长,从而改善其就业环境并提高收入。可以说,农村职业教育对于提高农民劳动效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坚定不移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2.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应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建国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出现过多种办学形式,仔细研究可以发现,每一种办学形式的出现均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相适应,通过不断调整以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例如,职教中心是为了适应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而出现的一种新形式,增加了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职能。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应不断调整办学形式,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永葆生机。
3.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只有瞄准农村职业教育,才能具有强大生命力。农村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还属于薄弱环节。其在办学设施、师资力量以及对学生的吸引力方面,仍然不够完善。然而,在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的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作为面向广大农民的教育与培训,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是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的重要领域。所以,只有农村职业教育获得良好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才能彰显其强大生命力。
[1]刘春生,王虹.农村职业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
[2]徐长发.新乡村职业教育发展预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3.
[3]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EB/OL].[2011年10月25日].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226/201111/xxgk_126266.html.
[4][6][8][9][10]李蔺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94,296,341-345,358,406.
[5]徐健.建国初期农业中学发展的回顾[J].教育与职业,1999(10):56-57.
[7]吴玉琦.职业技术教育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77.
[11]关于进一步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意见[EB/OL].[1996年4月29日].http://www.chinalawedu.com/f alvfagui/fg22598/56862.shtml.
[12]中国教育年鉴(1982-1984)[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246.
[1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等职业学校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紧急通知[EB/OL].[2008年11月24日].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 e/s3074/201001/xxgk_79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