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化工集团公司 吴福堂
“孩子会打酱油了”是我们铜陵这一带的俚语,意为孩子会帮父母干活了。我会 “打酱油”的时候,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那个年代,家用酱油基本是散装的。每当母亲做饭发现灶台上的酱油瓶空了的时候,就会扯开嗓子把在门口玩耍的我叫回来,递给我一角钱,吩咐我去离家不远的副食品商店打一斤酱油回来。五六岁时的我,刚识数,也刚认识钱,对打酱油这种有技术含量的活颇有积极性。每每接差,我都表现出高涨的热情。
街上卖酱油的那家店,据说解放前就有了。原是私人铺子,解放后公私合营,我们都称它为“合作化”。 “合作化”里的营业员不少是上海下放知青抽调进城的。唯有站在打酱油柜台的是一名沉默寡言的小老太。听大人说,她是个 “东洋婆子”,其父母在战争中死了。抗战结束后,她作为遗孤留在了中国,后来找了一名搬运工做老公。她的命运,有点像电视连续剧 《小姨多鹤》里的主人公。
母亲烧菜口味重,费酱油,我隔一个多星期就去 “东洋婆子”的柜台打一次酱油。柜台很高,我每次都要踮着脚才能把酱油瓶递给她。她一声不吭,默默地用一个木制的吊勺从酱油缸里勾上一勺。直到把酱油瓶递给我后,才抚抚我的头发,露出不易察觉的一笑。那意思仿佛告诉我,路上小心,别把酱油瓶打碎了。后来中日恢复邦交,她带着几个孩子去了日本,从此杳如黄鹤。如今,几十年过去,我不知道 “东洋婆子”是否健在。只是她当年把酱油瓶递给时,那不易察觉的一笑,至今令我难忘。
童年的我,是个 “好吃佬”。馋瘾发作的时候,酱油也可以当“零食”。酱油瓶的瓶口小, “东洋婆子”举木吊勺往瓶里灌的时候,经常有点偏差,手稍有抖动,就会有一点酱油侧溢到瓶外壁上。我接到手上时,总要先伸出舌头把它舔净。回家的路上,有时还顾不上齁,像老酒鬼一样狠狠 “沽”上一口。
母亲为了教我学识数,经常有意给票额大一点的钱让我去买东西。记得母亲曾经给我出过这样一道题:一斤盐售价一角四分钱,而有一个聪明的人只花一角钱就买到了一斤,问,他是怎么买回来的?这个问题,直到后来读书学了四舍五入后,我才知道答案。原来那个人化整为零,一两一两买的。买一两盐,一分四厘钱,四舍五入,只用付一分钱就可以。如此来十次即可。这种“聪明”的买盐法,我一直不敢试。我不知道,当年如果我尝试用这种方法买盐,会不会被营业员轰出去。
我们童年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唱一首 “打酱油”的童谣: “一个小老头,上街打酱油,酱油没打到,帽子弄掉了。前找后找,帽子找到了。”唱这个童谣时,要配以手上的动作才更有趣:把大拇指竖起来,在拇指的上端用笔画上老头脸谱的样子,然后再把一个纸折的三角套在拇指上,充当小老头的帽子。唱的时候,大拇指同时晃动。唱到 “帽子弄掉了”时,要把那纸三角帽快速地藏到掌心去,等最后唱到 “帽子找到了”时,要像变戏法一样,迅速地把掌心藏着的三角帽戴回到拇指上。
关于打酱油,小时候还听母亲讲过这样一个笑话:说有个小傻蛋,他妈妈递给他一只 “蓝边碗”,要他上街打酱油去。到了商店,营业员用木吊勺给他舀了一斤,但小傻蛋带的碗小了点,勺里还有一点盛不下。营业员问小傻蛋怎么办。小傻蛋说,不要紧,这边还可以装。于是他把碗倒扣了过来,指着碗底的槽,让营业员把剩余的酱油装进去。碗正面的酱油全都泼掉了。营业员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把剩余的酱油装进了小傻蛋的碗底槽内。小傻蛋捧着这点酱油,小心翼翼回到家。他妈问,叫你打一斤,你怎么就带回这么点?小傻蛋说,不用急,这反面还有呢。说着,就把碗又反转了过来。这下可好,底槽内的那点酱油,也让他泼掉了。
关于 “打酱油”的记忆是那么深刻,就像发生在昨日一样,历历在目。每当回忆过往,总是那么温馨,那么让人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