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清华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学生管理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心理塑造的重要方法。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一方面体现着高校的教育质量和教育理念,同时也是高校现代化教育水平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深化,新的教育形式提出具体的教育要求,对传统的高校管理理念如果采取一味的按部就班,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衡量标准。为了加快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必须要脱离以往的教育思想的束缚,对学生管理思路不断创新,提高我国高校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以人为本”最早是在哲学思想论述中提出的,由于人类具有社会属性,是社会主体的总和,因此需要从个人的角度去激发人的创造能力,以人的视野去满足社会的需求。以人为本在教育中主要体现出对于学生价值观塑造标准:以学生为教育教学的基础,以学生的兴趣为学习的动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目标。以人为本价值观在于强调在学生管理以及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个性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从学生所需求的方面去启发学生,学生的个性发展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对学生的地位予以肯定,肯定个人对于社会的价值,把学生的理想与自身价值进行结合,想方设法在实现自身价值飞跃的过程中达到理想目标的实现。
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认为是对学生在校内外的学习、生活、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的总称,活动的主体是高校教育,学生只是接受管理和服从管理规定,完成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任务,而学生的发展方向以及学习计划一般由高校进行全盘制定,培养出高校“期望”的学生。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要求以学生为高校教学和管理的本质,在教学课程、生活规划中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处处体现出“人性化”的教育特点,实现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切实需要。从具体上说,就是要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一定的创造性思维,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其本质是要求高校为学生创造独立发展和全面提高的学习生活条件,在教育中加强对学习自我教育、自理能力的培养。
在进入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背景下,高校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严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很难满足社会对于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
首先,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点出现偏差,学生管理是一项量化性系统工程,管理工作的中心体现出管理水平。在目前我国高校的管理中,普遍是对学生学籍、行为、日常事务这三个方面开展管理工作,在教学活动中更看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服从纪律的情况,如考试成绩,课堂考勤,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性评比,同时一些学习还把管理强化到“管”的方面,制定严整规范的考勤纪律,宿舍管理方案,学习成绩标准等,这种“管理”的层次也仅仅局限于表面,并且给高校学生过多过重的学习、生活负担,使学生逐渐失去自己的目标,培养人才向着“千篇一律”的方面畸形化发展。
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管理方式过于死板,缺乏创新。管理不仅仅只是规则和监督,管理是一门高深的社会科学。高校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对于管理方法往往使用不当,更注重学校制度化建设,把各种管理规定条款当作是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有些高校的制度“海纳百川”,无所不包,涉及高校生活的各个方面,成千上百条管理规定密不透风,这就是传统管理模式的标准化体现,高校要求学生严格规范自己,只注重管控,让学校制度“无懈可击”。这种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挫败了学生对于学习、生活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按照规定来执行,大有“赶鸭子上架”的表现。一些高校的管理领导以及任课老师对学生的管理过于简单,追求过于片面,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优点,使师生关系变得紧张。
高校对于学生管理环境的不重视,学生管理不仅仅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还需要各方面有效环境进行配合,具体的说,就是需要学校领导、教师、校工等为学生的管理工作共同谋划,共同努力,形成高校管理的合力。这方面取决于高校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管理意识的增强,才能逐渐形成人性化管理氛围。否则,仅仅依靠单方面管理人员的努力,对高校学生的管理只是杯水车薪。
高校始终把教育教学作为工作重点,这是任何时期都必须坚持的,“德高为师”,教师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表率。然而一些教师认为学生还在成长期,没有充分的社会阅历,生活经验缺乏,难以信任,不敢把学生当作教学中的主体来看待,学生只能无条件服从教师制定的教学任务目标,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于是便很容易出现学校教育教学被教师一手包办,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不到适当的训练,由此造成的学生能力弱化,社会适应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退化等现象,这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未来就业的发展。
关于高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不是一种弊病,而是我国国情比较复杂,一方面所有高校的师资力量明显参差不齐,学生的素质差距也比较大,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不能在所有高校的教育改革中做到齐头并进,对于高校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还需要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需要高校管理者从观念上充分接受,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完成观念的创新,把学生当作高校管理的主体部分,才能切实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形成以人为本的新型教学环境。高校管理者必须具备充分的服务理念,坚持人性化办学,坚持从学生的切实需求出发,维护学生的权益,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教师积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的特长发挥;学校管理要坚持民主化原则,学生作为高校管理的对象,同时也是管理的主体,在管理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人发展,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人价值;管理者要不断深化教学理论的学习,从自身意识的提高来带动以人为本学生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应用。
科学谋划高校管理的制度建设,在学校制度中充分体现人性化的发展要求,在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切实维护教学生活秩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在制度的制定和修改中,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给予学生更多的建议权和发言权,制度落实中要做到信息的公开透明,防止主观人为管理的出现。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坚持民主化、公平化的发展方针,校园生活要以学生为基础,创建平等、和谐的校园环境,这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培养尤为重要,通过学校制度管理和教学,体现出人人平等的原则,不搞特权主义,在教学工作中尤其注意教师对于自身素质的约束,学生该履行的义务,教师也必须做到,学校中不会有特权群体的存在,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以公正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事情,也为和谐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高校学生管理必须以学生为管理主体,以社会的人才需求标准为学生的发展目标,这就要求高校管理人员需要对高校管理方法不断改进和创新,使学生的培养与社会人才的需求相辅相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校园环境,加强高校信息化数字网络的建设,以学生的兴趣为学习契机,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做好引导学生的教育工作。
总而言之,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构建以人为本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需要根据新时期的具体特点以及通过长期不懈努力才能做好,与此同时还需要学校管理工作者认真总结经验,对管理工作予以努力改进,这样才能开创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为构建以人文本的地方高校管理模式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1]董庸昌.浅析“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2]彭丽娟.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探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9,(4).
[3]李岩民.“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4]李红卫.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经济研究导刊,2009,(2).
[5]张忠.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应以人为本.辽宁高职学报,2008,10(4).
[6]丁建.以人为本理念与学生管理工作.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2).
[7]王双,李斌,邢丹.试论以人为本的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成功(教育版),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