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菊 张叶翠 孔翠翠 赵春颖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途径。目前,“90后”学生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的主力军,如何把握“90后”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而改进和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水平,成为摆在思政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基于此,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德育教学部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情况调查,并对调查结果深入研究,进而进行深入的探索与思考。
此次调查是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管理、外部环境四个维度,深入了解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实际,掌握珍贵的一手资料,并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新问题、新特点,进行有益的探索和思考,从而确定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水平的方式方法。
此次调查对象的范围覆盖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各个年级、各个专业,调查方式是抽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实收问卷600份。
调查内容依据不同维度分4个部分,共31个问题。
1.教师教学部分
教师教学部分共有11个问题,分别就教师素养、教学方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影响教学因素、教学中存在问题、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2.学生学习部分
学生学习部分共有12个问题,分别就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学习感受、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3.教学管理部分
教学管理部分共有5个问题,分别就课堂管理情况、成绩考核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4.外部环境部分
外部环境部分共有2个问题,就外部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并设置了开放性问题就外部环境营造征询了学生的意见。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个人修养成为吸引学生学习的重点;教学方式、手段及内容成为亟待改革的难点;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成为学生关注的亮点。
1.教师的个人修养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个人修养已经成为吸引学生学习的重点。在“影响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因素”一题的统计结果中,“教师的言谈举止、个人修养”选项有175名学生选择,占该题全部参与学生比重为31%,仅次于“与学生关系的融洽程度”选项(221名学生选择,比重为39%),而与学生关系的融洽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建立在教师个人修养上的,可以说,教师个人修养已经成为吸引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
在“教师个人修养”一题的统计结果中,道德风尚、幽默风趣、智慧思想成为学生最为关注的要素,选择的人数分别是161人、135人、121人,所占比重分别是27%、23%、20%;而学术知识、实践技能却退居次要位置,选择人数分别是75人、101人,所占比重分别是13%、17%。
2.教学方式、手段及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教学方式、手段及内容成为亟待改革的难点。
教学方式陈旧是老问题了。在“思政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最主要原因”一题的统计结果中,“教学方式陈旧、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项,有178名学生选择,占比重最高的24%。
在教学手段方面,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在“思政课老师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效果”一题的统计结果中,“非常满意”“满意”选项分别有125人和221人选择,所占比重分别是23%和41%。
教学内容方面,与实际相关的内容得到学生的青睐。在“思政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最主要原因”一题的统计结果中,“讲授内容与社会现实脱节,照本宣科”共有124人选择,所占比重为16%。在“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亟待采取的措施”一题的统计结果中,“理论联系实际,解答大家关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选项,共有190名学生选择,所占比重为31%。
3.实践教学环节
调查结果显示,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成为学生关注的亮点。
在“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亟待采取的措施”一题的统计结果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选项共有163名学生选择,所占比重为22%。在“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效果”一题的统计结果中,“非常好”“比较好”选择的人数分别是132人、180人,所占比重分别是29%、40%。而在“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形式”一题的统计结果中,“听报告看录像”成为学生的首选,共有265人选择,所占比重为52%。
调查结果显示,学习兴趣匮乏,成为教学开展的重要牵绊;学习目的有着明显的功利化因素;学习态度呈现出两极分化倾向。
1.学习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学习兴趣匮乏成为教学开展的重要牵绊。在“思政课学习兴趣”一题的统计结果中,“有点反感”选项,有152人选择,占比重最高的32%。在“思政课学习中碰到的最大问题”一题的统计结果中,“学习动力不足”选项,有176人选择,占比重最高的36%。在“思政课学生逃课主要原因”一题的统计结果中,“对思政课不感兴趣”选项,有176人选择,占比重最高的36%。
2.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显示,学习目的有着明显的功利化因素。在“学习好思政课的主要原因”一题的统计结果中,“遵守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和“应付考试拿学分”选项有276人选择,占比重最高的46%。
3.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学习态度呈现出两极分化倾向。在“思政课课堂中,面对老师的提问,学生的感觉和行为”一题的统计结果中,“非常感兴趣,愿意去思考”选项,有153人选择,占比重最高的34%,“没去思考,等其他同学或老师自己回答”选项,有156人选择,占比重最高的35%。
调查结果显示,课堂管理情况良好但交流不够;课堂组织与课堂氛围有新要求;考核重点从知识考核迁移到素质考核。
1.课堂管理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课堂管理情况良好但交流不够。在“思政课教师课堂考勤情况”一题的统计结果中,“每堂课交代由考勤班长清查人数”选项,有156名学生选择,所占比重为27%;“平均抽查5次以上”选项,有131名学生选择,所占比重为21%。但在“其他老师到课堂听课的情况”一题的统计结果中,“没有”与“偶尔有老师听课”两个选项,共有431名学生选择,所占比重为78%.
2.课堂组织与课堂氛围
调查结果显示,课堂组织与课堂氛围有新要求。在“课堂组织形式比较好的情况”一题的统计结果中,“师生互动型”选项,共有372名学生选择,所占比重为65%。在“课堂氛围情况”一题的统计结果中,“轻松型”和“活跃型”两个选项,共有439名学生选择,所占比重为78%。
3.考核重点
调查结果显示,考核重点从知识考核迁移到素质考核。在“思政课的考核侧重点”一题的统计结果中,“思想道德素质”选项,共有291名学生选择,远超“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选项的181人,所占比重为40%。
调查结果显示,专业课对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影响最大;学校和院系的重视程度不容低估;增加实习与实践机会成为改善外部环境的新亮点。
1.专业课教学
调查结果显示,专业课教学对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影响最大。在“影响我院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最大的外部因素”一题的统计结果中,“专业课教学”选项,有243名学生选择,所占比重为43%。
2.学校和院系的重视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和院系的重视程度不容低估。在“影响我院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最大的外部因素”一题的统计结果中,“学校和院系的重视程度”选项,有142名学生选择,所占比重为25%。
3.增加实习与实践机会
调查结果显示,增加实习与实践机会成为改善外部环境的新亮点。在问及“你认为应该怎样营造有利于我院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外部环境”时,多数同学提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想更多地接触社会,通过实习或者实践,来加强思政课的学习。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改革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1.做有影响力的教师
高职院校的青年学生热情、有朝气,所以,往往对深奥的理论有距离感。教师应该加强个人修养,用自身的言行去影响学生,用精辟的理论去点拨学生,用鲜活的实例去感染学生,唯有此,才能使思政课教学一改呆板、枯燥、难懂的印象,换句话说,要想让学生接受这门课,必须要让学生接受教师这个人,正所谓“言传身教”,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施加影响的过程,施加影响者必须被学生所接受,教育活动才得以顺利进行。
教师的执教风格因人而异,但幽默风趣、智慧思想、具有一定道德水准的教师总会受到广泛的欢迎,而照本宣科、呆板木讷,言行不够严谨的教师往往被诟病。思政课之所以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不仅仅是思政课所传授的知识,更是思政课所带来的对学生一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恒久影响。因此,教师应该雕琢自己的执教风格,使之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影响学生。
总地来说,做有影响力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
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思政课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实践环节都有不同程度的疑问和期待。
就目前来说,课堂教学、讲授式教学依然是目前主要是授课手段和方式。和“90后”高职院校学生的追求个性、张扬青春的普遍观念相比较,的确显得落伍了。青年学生对单纯的说教一般持排斥态度甚至是逆反态度,因此,改变以往的教学手段及方式,无疑是目前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点。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思政课应该进一步引进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增加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
在教学内容方面,应该从学生关注的、身边的热点入手,把实际与理论牢牢结合起来。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没有理论的实践是冲动的。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最大程度释放教育功能。而最现实的途径,就是将理论知识具体化、个性化、形象化,让学生感受到理论知识就在身边,只有这样,理论才能被学生认可、接受。
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是近年来思政课教学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实践的形式呈现多样化、实践的内涵也愈加丰富,而且实践教学受欢迎的程度也逐渐增加。我们应该进一步挖掘资源,在课内外充分开展实践教学,通过班级讨论、参观、听报告、看录像、辩论赛、知识竞赛等多种模式,来深入开展实践教学环节。
总地来说,思政课全面改革,就是从以往的“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化的过程,就是从以往“曲高和寡”到“接地气“的过程。
就学生学习维度来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1.提高兴趣:功夫或在教学外
提高学生的兴趣,单单靠提高教授知识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课是讲给学生听的,因此,必须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关注的是什么。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当教师知道学生的关注点后,就要对症下药。将思政课的知识与学生的关注点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讲授、可以评论,夹叙夹议,旁征博引,自然会激发学生对上课的浓厚的兴趣。
当然,如前所述,如果辅以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就会有更强的吸引力,取得更好的效果。
2.端正态度:除去功利修自身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思政课是为了修学分,不挂科,自身并没有对思政课产生的教育效果有足够的认识,这也是造成学习态度不端正、逃课率高、到课率低的根源。
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让学生认识到思政课学习的重要性。要花更多的时间、更大的气力让学生知道学习思政课的价值与意义,才能唤醒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热情。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鲜活的实例来加深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摈弃以往对思政课敷衍了事的错误想法。否则,学生抱着无所谓的学习态度,学了也不知为何而学的状态,是无法端正学习态度的。
就教学管理维度来说,单纯的教学管理问题不大,但教学交流和教学评价却需要进一步加强。
1.教学交流需加强
目前,高职院校内外思政课教学虽有一定的教学交流,但还远远不够,部分教师对取长补短、精益求精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思政课的交流,通过交流来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要搭建平台,就具有共性的教学问题进行研讨;要多创造机会互相听课,通过教学实践的交流来共同成长。
2.评价体系须创新
思政课与其他课程有很大的不同,单纯的理论知识考试既不能准确地反应学习的真实情况,又难以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功能。
因此,要创新评价体系,要将理论知识学习、思想政治素质修养、实践活动等内容纳入评价体系,让评价贴近学习的真实性,并且释放促进成长的教育功能,知道和帮助学生进一步成长。
就外部环境维度来说,协调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开发校外实践资源是目前工作的重点。
1.与专业课并行
此次调查中,专业课教学成为影响思政课教学的重大外部因素。事实上,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高职院校学生属于应用型人才,专业课对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将学习中心放在专业课上也无可厚非。
但问题是,思政课与专业课并不矛盾,并不存在着博弈,相反,思政课与专业课具有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特点。思政课里面的很多内容可以放到专业课里去实践,而未来职业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需要思政课的知识来解决。因此,要准确定位和协调好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
2.里应外合促教学
思政课教学除了学校和院系的重视之外,还需要积极开发校外资源。
学校的教学资源毕竟有限,尤其是实践环节的教学资源。我们可以积极开发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实践,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因此,扩大思政课教学的外延,让思政课课内学习与课外时间双轨并行,做到“里应外合”,更好地释放思政课的教学功能。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了解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呈现出的新特点、新趋势,并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新趋势、新特点,力求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管理、外部环境四个维度上有新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