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才
(南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本研究对江西省内5所高校就读的学生进行调查,其中3所公办高校(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与江西中医学院),2所民办高校(蓝天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科大专修学院)。公办高校学生为1299人,民办高校学生为325人,共计1624人。调查设计了44件大学生可能面临的压力事件,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每个事件对自己产生压力的程度。
在全部压力事件中,平均压力最大的十项为:(1)感到竞争激烈;(2)择业困难;(3)考试不过关;(4)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5)自己的工作成效不如别人;(6)理想与现实有差距;(7)精神空虚,无所事事;(8)难以将理论运用于实践;(9)面临考试;(10)隐私被别人发现。调查显示,这十个方面所涉及的因素主要有:①目标因素。包括竞争、择业、考试、期望等(即1,2,3,4,7、9);②能力与手段因素。包括工作成效、实践能力(即 5、8);③目标与手段之间的落差因素。如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即6),是大学生对社会环境适应程度的具体体现。压力,是个体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它是导致个体内在心理系统失去平衡的重要因素。通过以上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和分析,从一个现实的视角,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行为管理提供了许多新的启示。
学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引导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角色定位缺乏准确的认识,引导效果未能达到预期。首先,应确定将人格的社会化作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即主体意识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其次,是解决心理问题。高校应角色定位在大学生与社会环境的中间,充当两者之间的沟通者和桥梁。一是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在此基础上确立合理的目标系统,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减少目标与手段之间的落差,使压力在可控范围内;二是帮助大学生塑造社会化人格,在自我与社会环境之间建构协调的互动关系模式。
针对性教育主要表现在普遍性教育与个性化教育。在进行普遍性教育时,我们必须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时重点把握普遍存在的现实性心理压力,如竞争压力、择业压力、考试压力、父母期望压力等就具有代表性。这些代表性问题,应该首先得到重视。在个性化教育中,应该针对学生不同的家庭背景、教育状况和生活经历进行。调查中显示,个人背景不同,心理素质现状也不同。调查显示,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感到竞争激烈,择业困难,理想与现实有差距,难以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等五项压力与专业满意度有显著相关。而面临考试,考试不过关,隐私被人发现等三项与之有相关(P<0.05)。
调查显示,当前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中主要存在个性素质问题(包括心里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问题、思维学习的问题、人生观问题。这些问题都会使大学生发生困惑和烦恼,从而影响学业,影响到其今后的前途与就业。大学生本身是心理素质教育的承受主体,教育是起到引导和指向的作用。学校可以在教学课程设置、课堂讲解的内容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设置。教师可以指定理论书籍、文章作为参考资料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和消化。最后这些问题的解决和提高,需要依靠的是大学生们自己的学习和锻炼;需要的是意志与毅力,需要的是一定的时间。大学生应该认真对待和分析自己问题的症结所在和其危害性。
大学生行为管理必须充分重视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正是通过心理压力起作用的。所以,大学生行为管理不仅要以其现实的心理压力作为依据,作为出发点,而且应该把缓解过大的心理压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最终归宿。
第一,缓解心理压力,是当今大学生迫切的内在需要,是大学生有效管理自身行为的前提条件。虽然,高校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大学生的内在行为管理,如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其实质就是注重大学生的内在行为管理。但是,效果却往往不那么理想,主要原因是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忽略了大学生迫切感受到的现实压力,更忽略了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在强调大学生内在行为管理的时候,要强调大学生的需要,尤其是大学生缓解环境压力的迫切需要,这是大学生有效管理自身行为的前提条件。
第二,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既有其历史背景又有其环境根源。此次调查的对特质性应对分析中,积极应对显著高于消极应对。这说明,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时,特质上更倾向于选择积极的应对策略。在分析中发现,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多采取积极应对(t=2.005,p<.05),更少采取消极应对(t=-2.456,p<.05),说明心态是否积极与其是否独生子女显著相关。一方面,大部分独生子女的日常生活多由家长安排和照顾,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一旦离开家庭和亲人,来到校园这个全新的环境,必须独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难免会感受到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非独生子女在其他方面却比独生子女感受到更多的压力,如经济压力、学习压力和人际交往压力等,当压力达到一定的限度而又无法缓解时,从而陷入某种心理困境,甚至于产生一些消极的应对行为。
第三,大学生要进行有效的内在行为管理,主要还受到个性特点、知觉、态度和价值观念、大学生与社会环境的顺利沟通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动机的强烈程度,是大学生有效管理自身行为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第一,要加强高校对大学生外在行为管理的引导功能。第二,高校对大学生外在行为管理应该有一定的弹性和多样性。第三,高校对大学生的行为管理应该是动态和发展的,这是由高校的角色定位所决定的。
[1]郑瞻培,徐声汉.如何摆脱心理困惑[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