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仁 史文浩
(吉林省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松原138000)
魏志孝老中医骨伤病临证经验初探
李富仁 史文浩
(吉林省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松原138000)
魏志孝老中医从事骨伤科工作近三十年,运用中医四诊八纲,辩证与辨病相结合,对各种骨伤科常见病都能够处理得得心应手,药到病除。尤其对于骨折迟延愈合、不愈合;各种伤口不愈合;老年骨折的治疗经验丰富。在此作初步总结,以便于进一步学习和提高。欢迎同道交流、批评、指正。
魏志孝;骨伤病经验;总结
魏志孝老中医是我院及松原市名医,从医近三十年,中医基础深厚、扎实。临证时思路既灵活多变又掌握一定的原则,思想缜密深邃,善于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切中病机,用药中肯,不分贵贱,丝丝入扣。理法方药,层次清晰,井然有序。教学严格,态度和蔼,循循善诱。对不容易理解的问题,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清晰。跟师学习虽然时间不长,却使我们大受裨益。现将魏老治疗骨伤疾病的部分思想归纳如下。
骨折迟延愈合和不愈合的主要原因有骨折局部的原因和病人全身状况两个方面。骨折局部生理状态遭受破坏的程度与原始损伤和手术损伤有关。如果原始损伤与手术损伤二者叠加,就会使局部正常状况遭受严重破坏。“有诸内必形诸外”,这种局部的恶劣状况必然在病人的舌象、脉象、饮食、二便等方面有所体现。骨折迟延愈合、不愈合的轻症可以局部调整治疗,重者就要从全局出发,治疗时间稍长。这时病人和医生都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全身状况传佳,才能针对局部进行祛瘀、温经通脉、化痰散结、软坚散结等治疗。所以要重视中焦脾胃功能,就是因为中焦是气血生化之源,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可以将精微物质输送到骨折部位的唯一运输途径。
肾主骨生髓。骨折的愈合有赖于肾精的充足与否。肾精充足则骨折愈合顺利,肾精不足则无力生新骨而致骨折迟延愈合甚至不愈合。肾精的充足与否,又有赖于气血的盛衰,“精血同源。”气血充足则精气旺盛。“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此对于骨折不愈合和骨折迟延愈合者,要重视调理脾胃,从而做到“不治骨而治骨”。骨折早期可因创伤造成气、血、津、液俱伤,肝脾肾俱损,肢损于外而脏伤于内,又失于调理,脾胃中焦化气生血无力,正气不足则无力祛邪外出,而致淤血内留,滞而为害,强调在治疗本病时,要从整体着眼,对于脾胃虚弱者,更不能忽视,只有脾胃功能强健,才能有良好的消化吸收,才能源源不断地供应骨折愈合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输送到骨折局部,从而达到促进骨折愈合的目的。
用药以熟地黄为主,滋阴养胃,填精补髓,山药补肺脾肾之气,茯苓健脾,山茱萸固精,香附、桔皮理气、健脾作为舟车之用,少佐川芎、当归、赤芍活血化瘀,祛除宿血,以生新血。
桡骨远端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锁骨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常见、多发骨折,对老年人的骨折,补肝肾,强筋骨,是常用治则。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治疗此种骨折,补肝肾与强脾胃并举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对老年骨折的治疗也要遵循三期分治的原则。在活血的基础上,首先补气、行气。老年骨折后的瘀血吸收,主要依靠气的推动,这时活血散瘀应处于次要地位。在补气、行气、助阳化湿、祛痰的基础上少佐活血之品。
后期治疗侧重补益肝肾兼顾脾胃。年老肾气衰弱,元阳不足,正气亏虚,一旦损伤,更是雪上加霜,元气大伤,无力祛除淤血以生新血。这个阶段存在气虚、血瘀,时间稍长就会加重气滞血瘀,因此要补气行气并用,化瘀为辅,药物组成上也要遵循此原则。中后期为了促进骨折尽快愈合,使用中药的原则是:补肾填精与健脾益气等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之本的充养,老年人肾之阴阳俱衰,补肝肾强筋骨不应着重大量的滋腻之品,用药要动静结合,助阳之品必不可少,阴得阳之温煦推动才能化为精微二不壅滞。气血足则肾精旺盛,才能主骨生髓;脾胃强健升华有源,正气渐充,渐旺,才可以具有去瘀生新之力。所以,治疗老年骨折,补益肝肾,填精补髓应放在从属地位,重中之重是顾护脾胃,建立和保证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使肝肾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后天之气的充养,肝血得充,肾精得养,正常发挥肝主筋,肾主骨的功能,使骨折正常愈合。
3.1 感染引起的伤口不愈合 无论哪一种感染,究其主要原因,仍旧是创伤(包括初始损伤和二次手术损伤)导致气血两伤,正气耗损,无力抵御邪毒侵袭,正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血壅滞,发为痈肿。及时发现感染,阳证体质壮实者,则以五味消毒饮为主,将新起之邪毒消灭在萌芽之中,勿使其泛滥。清热解毒的基础上,佐以补气,补阳,滋阴,补血之品,做到“攻邪而不伤正”,帮助机体正气祛邪外出。
感染隐匿者,多为阴症,气血两虚或兼阳虚,很难
成脓,或成脓难溃,或溃而不畅,发现较晚,臃肿弥漫以消散为主。溃者适当扩大创口,使脓出顺畅,未溃者选择切开排脓。中药治疗以顾护中焦脾胃为主,资气血生化之源,培补中焦之气,加强机体的自卫和反击能力,此时不可急于求成,要按部就班,步步为营,随时观察病情,细心辩证以加减药物,同时以无毒的食物保护脾胃,帮助药物,协同作战。
感染痊愈后要节情志,慎起居,更要注意饮食禁忌。重的疮痈肿毒都能够伤阴耗液,损伤机体的正气,此时体内可能仍有邪毒残存,此时虽不需要药物支持,但也要注意饮食调理,大鱼大肉,味厚甘温,可蕴生热毒,使感染复发。即所谓“食肉则复,多食则遗”。以清淡之饮食保护中焦脾胃,平心静气,缓缓行之,使强壮之气健生,完全脱离不健康的状态。谨记“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主要治则:健脾益气、健脾除湿、化湿散寒,寒重者,温胃散寒,气郁者,开郁散结,加强情志护理。脾肾阳虚者,温煦肾阳,振奋脾肾之阳气,疏理肝脾等等。
3.2 伤口没有感染迹象 局部皮肤苍白 按规定时间拆线后伤口开裂,均责之阳虚、气虚、血虚,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仍就以健脾养胃为主,佐以补气补血之品,稍加鼓舞阳气药物,气血充足其疮自愈。
病案举例:某男,27岁,住院号:130021。因左股骨干骨折术后12天,切口流出淡黄色液体2天于2012年12月29日入院。病人因左股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于12天前在某医院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术后一周病情稳定,回家休养。2天前左大腿伤口中部溢出少量淡黄色液体,以后渗液逐渐增加,家人为求进一步治疗而来我院住院。现证:病人状态良好,骨折部位无疼痛,无发热。切口中部渗液处轻度压痛,中度肿胀,皮色正常。大便无力,3~7天一行。夜尿2~3次。食欲差。肢倦懒言,面白稍黄,唇淡,脉沉无力,舌体胖润色淡,边有齿痕,苔白腻稍厚。辩证分析:病人虽系青壮年,但因骨折和两次手术创伤使气血大伤,气随血脱,气虚即阳虚,肾阳为一身阳气之主,元气之根。外伤和手术造成病人元气大伤,肾阳虚脱,失去温养、温运气虚津液、四肢百骸的功能,而出现面白、唇淡、懒言、无力等症。治宜温肾阳健运脾气,稍佐益气补血之品,阳气旺盛水湿自去。证候:脾肾阳虚,气血两伤。治则:温肾健脾、益气补血。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方中重用白术,骨碎补、补骨脂,佐贝母、花粉、丹参、党参、茯苓,引用牛膝。每日一剂,水煎取汁400毫升分早午晚各一次饭前30分钟口服。入院次日将切口渗液处稍加扩大以利引流,在扩创时发现大腿外侧已形成一个较大空腔,纵向长约15.0cm,深约8.0cm,前后长约8.0cm,肌肉与股骨分离。扩创术中引出淡黄色稍粘稠液体约260mg,术毕放置引流。嘱其患肢严格制动。用药一周后,病人自诉饮食增加,全身有力,疲惫感消失,精神振奋,排便有力顺畅,每日一次。查:舌体稍见变小,舌色转红,苔变薄。伤口渗液明显减少。效不更方。在原方的基础上加黄芪、白芷,益气敛疮。一周后,患肢完全消肿,渗出液消失,创口愈合。嘱病人继续患肢制动10天,口服中药汤剂10副,方药同前,剂量减少至原来的三分至二,服药次数改为一剂水煎取汁300毫升左右,早晚各服一次。10天后病人要求出院,查患肢无肿胀,无压痛,无波动感,无漂浮感,肤色正常,已部分恢复弹性。病情痊愈出院。
总之,要追根溯源,抓住主要矛盾,把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5.074
1672-2779(2013)-15-0110-02
杨 杰
2013-06-30)